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刘刚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切除术, 开腹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结果:对于术中相关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虽然较对照组长,但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除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对于术后镇痛和排气时间,观察组均远短于对照组,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手术出血量低、淋巴结清除量多、安全性高,且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70例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平均体位摆放的误差.结果:实验组患者在X轴、Y轴以及Z轴中平均体位摆放误差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体位摆放的误差情况,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姚祖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居民对于公共卫生的预防保健需求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居民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需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进行样本采集,抽取本区2016.1~2017.4年间1120例成年居民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使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居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需求,并对影响居民预防保健需求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居民预防保健影响因素.结果:我区基层医改基线调查统计中居民需求较高为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以及体检,分别占总人数71.3%、70.0%.结论:应当完善相关卫生预防保健项目开展,并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其社区居民需求以及健康知识提高起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健;王莉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室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干预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价值

    目的:探究手术室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干预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实施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甲组行常规护理,乙组行细节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甲组,且护理满意度相比较甲组更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且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钟敏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文拉法辛、米氮平、氟西汀对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氟西汀、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的干预效果.方法:A组文拉法辛、B组米氮平、C组氟西汀,三组抑郁症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记录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三组用药前HAMD量表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A组、B组HAMD量表评分下降幅度高于C组(P<0.05),但A组、B组之间对比P>0.05;用药期间A组、B组、C组药物相关副反应对比P>0.05.结论:利用米氮平、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可使其快感缺失情况获得显著改善.

    作者:钟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苏醒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效果及术后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进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对照组给予麻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苏醒期专项护理,比较两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睁眼、自主呼吸及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8.33%),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自主呼吸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术患者实施苏醒期专项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术后睁眼、自主呼吸及拔管时间,提高麻醉安全性,改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孟晨星;曾形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盐酸胺碘酮治疗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以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做以观察和总结.方法:随机在2014年6月到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当中择期200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实验组行以盐酸胺碘酮治疗干预,对参照组则行以比索洛尔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症状好转概率、红细胞聚集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ET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做以对照.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对照可得P<0.05,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患有快速性非窦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择取盐酸胺碘酮展开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状态,缓解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等,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还能够保证安全稳定性,可以进行实践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肠结核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肠结核患者中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68例肠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为5%,对比对照组15%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肠结核患者的诊断较复杂,在临床中医生需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之后再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但该方法较常规治疗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可有效提高其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宁中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基层疾控机构健康教育工作

    目的:基层疾控健康教育工作是疾控中心疾病控制和预防的关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基层疾控机构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唐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措施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这一阶段在我院治疗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相应的保健措施,对比两组复发和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复发率为9.4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实施保健措施,有利于控制疾病传播,降低复发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罗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胃炎58例临床疗效观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引起慢性胃炎的第二大原因,是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胆汁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损害继而引发胃黏膜发生炎症、出血及糜烂等各种病理改变.我科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对5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血压以及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在血压控制方面,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更好(P<0.05);在24h尿蛋白定量方面,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效果更好(P<0.05).结论:缬沙坦应用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瑞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产妇的实际麻醉效果,探讨该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剖宫产的足月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其中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肌松效果、麻醉平面节段及麻醉药用量.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肌松效果、麻醉平面节段及麻醉药量方面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术中麻醉,显著提升了麻醉效果,降低了术中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分析探讨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院治疗的7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传统西药治疗,实验组38例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治疗效率能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郭昌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强化病案复印工作管理防范医疗纠纷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病案管理的优化措施,为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提供帮助.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归档病案复印共计17787份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患者或患者家属等所填写的患者病案复印申请单的具体申请对象以及用途等开展了分类与统计.结果:申请复印的病案所涉及到的人员以及部门比较广泛和复杂,病案复印用途中新农合报销多,其次分别是医保报销、就诊分析以及司法办案和单位报销,因此病案复印工作量进一步增大,病案复印审核的难度也相应增加.结论:强化病案复印管理,是维护患者和医院利益的必要措施,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四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389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而乙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予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后,患者的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均优于甲组;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运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娇娇;高志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咀嚼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了解二氧化锆修复体对口腔的修复作用和对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口腔科口腔修复患者中随机抽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修复口腔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材料是合金修复体;观察组是二氧化锆修复体.观察两组咀嚼能力、牙龈情况、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咀嚼能力、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知道,用二氧化锆修复体修复口腔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咀嚼能力,降低牙龈指数和出血指数,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作者:文红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两种口腔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82颗)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牙科治疗的符合标准的患者的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42颗)和对照组34例(40颗),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5.24%)优于对照组(85.00%),差异明显(P<0.05);在咬合力以及咀嚼效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有着极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在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方面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运用厄贝沙坦实施救治对其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展开治疗,观察组应用厄贝沙坦展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含量及空腹胰岛素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舒张压及收缩压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显著改善趋势,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运用厄贝沙坦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降低血糖及血压效果显著,同时对患者肾功能的实现过程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作者:曾刘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3年11月-2017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开展本次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分组,奇数49例为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偶数49例为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以发现,研究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发现,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且手术操作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寻舒适护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7年90例ICU患者为研究主题,探究其舒适护理干预后的慢性健康状况与急性生理变迁.结果:ICU患者通过舒适护理干预,其慢性健康状况提高了70.69%,满意度提高了35.86%,急性生理评分提高了11.84%.结论:舒适护理适宜于在ICU护理体系中得到普及与推广.

    作者:李俊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