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膜假黏液瘤

陈杰

关键词:腹膜假黏液瘤, 阑尾, 组织病理学, 腺瘤, 疾病名称, 预后差, 黏液癌, 交界性, 播散性, 肿瘤, 诊断, 形态, 腺癌, 临床, 检查, 概念
摘要:腹膜假黏液瘤作为临床的特定疾病名称已沿用多年.但有关其性质、来源一直存有争议.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腹膜假黏液瘤不是一个严格的组织病理学概念.其来源大多数为阑尾的肿瘤、黏液腺瘤、交界性黏液腺瘤或腺癌.诊断时应尽量检查阑尾,以确定是否是来源于阑尾.形态上腹膜假黏液瘤可分为腹膜黏液癌病和播散性腹膜腺黏液病.前者预后差.
诊断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几种新报道的乳腺肿瘤和病变的病理诊断

    介绍几种新近文献中报道的乳腺肿瘤和病变,包括乳腺反应性梭形细胞结节、乳腺透明细胞瘤、中心坏死性乳腺癌和乳腺低度恶性导管周间质肉瘤.重点对其病理改变进行描述,并结合自身经验阐述鉴别诊断.这些肿瘤和病变是否为独立的疾病还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和深入研究.

    作者:丁华野;皋岚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宫颈玻璃样细胞癌2例

    例1女性,51岁.阴道不规则出血半个月.查体:宫颈上唇可见一直径4cm菜花状肿物,质硬,触之易出血,子宫双附件正常.行子宫切除术.例2女性,23岁.接触性出血3个月,2周前因宫颈菜花状肿物在外院行激光治疗.查体:宫颈上唇质硬,触之易出血,于12点处取活检.两位患者平素月经正常,均无近期妊娠及明确的HPV感染史;例1术后随访2年,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例2确诊后回原籍治疗,失访.

    作者:周婕;回允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卵巢网状型Sertoli-Leydig细胞瘤伴异源成分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道1例卵巢网状型Sertoli-Leydig细胞瘤伴异源成分并复习文献.方法研究此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网状型Sertoli-Leydig细胞瘤是该瘤4种亚型中的一种,可伴有异源成分.网状型常发生在年轻女性,并且少有男性化表现.肉眼特征性改变是囊壁有息肉状突起,镜下特征性改变是出现网状结构.inhibin和CD99均(+),性索区inhibin中度(+)、网状区弱(+).结论卵巢网状型Sertoli-Leydig细胞瘤是除畸胎瘤外形态学表现为多样化的少见肿瘤.

    作者:张安民;王进进;王啸;汪健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卵巢原发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一)

    卵巢肿瘤类型众多,形态多样,同一肿瘤内可出现不同的结构,不同类型的肿瘤内也可见到类似的结构,使诊断的难度增加.为此将出现同一结构的肿瘤归纳在一起,以它们各自的形态特点并结合免疫组化标记进行鉴别诊断,如腺管状结构,索状、带状和小梁状结构,岛状结构,滤泡状结构和乳头状结构.

    作者:张廷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全身多脏器超微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SARS全身多脏器超微结构病变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6例SARS尸检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肺与全身多个脏器中均可见冠状病毒样颗粒,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损伤.结论冠状病毒在人体内存在多种形态,具有较广泛的侵袭性和强烈的嗜血管性.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全身脏器病变的重要基础.

    作者:陆江阳;赵景民;李宁;周本成;李玲;杨毅;王德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细胞死亡的形态学认识及其研究意义

    细胞死亡是一种基本的病理现象,表示细胞死亡概念的相关名词有坏死、凋亡、程序性死亡和oncosis等,这些不同的名词包含了不同的形态学和病理生物学意义.为此,本文对细胞死亡的几种不同形式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回顾.

    作者:朱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内分泌细胞及其肿瘤

    以新版WHO 胃肿瘤有关章节为主要参考,介绍胃内分泌细胞及肿瘤的近年进展,包括胃内分泌细胞类型、功能、类癌癌前病变、类癌的临床病理等内容.

    作者:虞积耀;宁浩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诊断病理学今后应怎样发展

    热烈祝贺<诊断病理学杂志>创刊10年.10年来在编委会和杂志社的组织和领导下,<诊断病理学杂志>在国内病理学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效果,对国内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诊断病理学杂志>今后在新一届编委会的领导下,再接再厉做出更大的成绩.

    作者:刘彤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VEGF-C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癌细胞的转移播散是关系临床预后的危险因子,其中淋巴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新成员VEGF-C是特异地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因而VEGF-C被称为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由于肿瘤转移与淋巴管生成及VEGF-C之间的相关性还少有研究,为此,本文探讨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谢永红;杜月光;许敬尧;马时荣;王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膜假黏液瘤

    腹膜假黏液瘤作为临床的特定疾病名称已沿用多年.但有关其性质、来源一直存有争议.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腹膜假黏液瘤不是一个严格的组织病理学概念.其来源大多数为阑尾的肿瘤、黏液腺瘤、交界性黏液腺瘤或腺癌.诊断时应尽量检查阑尾,以确定是否是来源于阑尾.形态上腹膜假黏液瘤可分为腹膜黏液癌病和播散性腹膜腺黏液病.前者预后差.

    作者:陈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胎儿肾上腺巨细胞症尸检1例

    胎儿男性,胎龄5个月.其母腰痛半天行人工流产.彩超提示脑血管血流流向异常,产程中手先露,经内倒转,双足及躯干娩出后,头嵌宫口半小时,其母痛不能忍,毁颅助娩.低置胎盘.

    作者:孙晓玮;张建刚;赵俊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一些问题

    为了减少骨肿瘤病理误诊,推荐病理-放射-临床三方结合分析诊断的模式.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并列举报告书写方式,以免因措词不当造成失误.

    作者:黄啸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肠道外间质瘤

    胃肠道外间质瘤是指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腔软组织,且与肠壁及内脏浆膜面无关的一类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胃肠道间质瘤相似,主要有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两种基本结构,有诊断意义的抗体是CD117和CD34.可能来源于原始的、具有多潜能分化的中胚叶间质干细胞,预后较胃肠道间质瘤差.

    作者:丁彦青;耿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患者女性,72岁.自觉右侧阴唇隆起,无触痛,渐增大2个月.查体:右侧大阴唇中部外突,见直径4cm的肿物,质较软,界尚清,无压痛,无分泌物.宫颈光滑.术中于右侧大阴唇中部见一肿物,有囊性感,深达筋膜层.

    作者:詹阳;崔全才;王玉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活体小肠移植术后病理改变

    小肠移植术后病理检验是关键.小肠移植术后常见的病理改变包括:①急性排斥反应,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细胞浸润、肠隐窝细胞损伤、隐窝凋亡小体出现以及黏膜完整程度为诊断标准,共分为不确定的急性排斥反应,轻度急性排斥反应,中度急性排斥反应和重度急性排斥反应4级;②慢性排斥反应;③移植物抗宿主病;④肠道细菌感染;⑤肠道病毒感染.

    作者:李青;宋建华;晏培松;管文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患者女性,44岁.右腰部肿块2年余,逐渐增大,痒感1个月.门诊行肿块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pigmented dermatofibrosarcoma,P-DFSP),后行局部扩大根治术.术后随访64个月,无复发及转移.

    作者:郭坚;文国英;张根娣;陆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炎性假瘤的病理学进展

    从1939年Brunn早报道了2例肺的梭形细胞良性肿瘤以来,病理学界一直认为炎性假瘤不是真正的肿瘤.但以后发现其恶性变、浸润、复发、转移,经免疫组化、遗传学、分子学证实,炎性假瘤是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肿瘤.

    作者:纪小龙;马亚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间变性未分化梭形细胞癌淋巴结转移1例

    患者女性,80岁.3年前因右颈前区肿物,行手术治疗,术后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年前又发生同侧颈前区肿物,再行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4个月前同侧颈部又明显增大,CT检查示癌肿复发.行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见右叶甲状腺9cm×8cm×6cm大小,质地硬,活动度差,左侧无异常.临床诊断:右甲状腺癌术后复发.

    作者:廖秋林;赖日权;陈晓东;田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子宫肌壁内副中肾管囊肿1例

    患者女性,42岁.体检发现卵巢囊肿1个月.妇科检查:子宫体右后方触及一约15cm×10cm×8cm囊性包块.B超示宫体右后方囊肿9.5cm×9.5cm×6cm,形态不规则.术中见子宫体增大,宫体右后方有一15cm×10cm×8cm 囊肿,突向浆膜,双侧附件无明显异常.将囊肿取出送检.

    作者:朱李华;杜鸿飞;郝树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哺乳期外阴残留乳腺始基囊肿1例

    患者女性,27岁.足月分娩3个月,因外阴肿物增大3个月就诊.患者自妊娠1个月时发现右侧小阴唇处有一豆粒大小肿物,产后肿物增大至核桃大小,无不适.查体:右侧小阴唇处有一肿物,大小约3cm×2cm×2cm,有囊样感,表面无红肿.临床诊断:外阴皮脂腺囊肿.

    作者:张建华;宋连连;刘力;王萍;陆菊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杂志

主管: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