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理疗结合药物治疗颈椎病300例分析

张福荣;吕莹

关键词:理疗, 药物治疗, 颈椎病, 现报道如下, 综合治疗, 痛点阻滞, 多发病, 常见病, 注射, 中药, 针灸, 西药, 牵引, 临床, 患者, 臭氧
摘要: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痛点阻滞、臭氧注射为主,配合牵引、中药、西药、针灸等,综合治疗颈椎病患者3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儿科合理用药的问题论述

    根据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发现儿科用药当中存在着常见的合理用药问题.为了探讨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原则,本文特针对如何合理安全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分析.

    作者:曲尼卓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肾功能衰竭是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对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来延长生命,由于受疾病本身和透析并发症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1].如何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从细微处着手,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准确实施护理操作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护理方面的体会做如下报告.

    作者:阿依先木古·肉孜;阿尼克子·买买提祖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作者:王美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消化系统疾病对食欲减退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食欲减退影响分析,得出两者相互制约和影响,可作为临床上对患者脾胃功能的强弱和疾病的转归判断.

    作者:陶景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食道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分析

    食道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就目前情况而言,手术被视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由于无法正常进食,患者在术前普遍表现出营养不良以及抗病能力弱等特点,给术后并发症埋下了严重的隐患.所以,本文将针对食道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展开分析、探讨,现对护理体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胡露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分子排阻法快速检测胰岛素含量

    目的:建立重组人胰岛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分子排阻法在276nm对胰岛素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重复性为RSD=0.105,中间精密度为1.24%,与标准的反相色谱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分子排阻法可以作为胰岛素快速检测的方法.

    作者:李全力;马荣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一定时期内来院就诊符合本研究条件的眼底出血患者96(116眼)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眼.一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设为治疗组;另一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视力变化及疗效.结果:两组用药一疗程(14天)后,治疗组视力≥0.5有 45眼(77.59%),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5眼(60.34%),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2.41%,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能更早改善视力及不适症状,临床使用价值高.

    作者:江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名老中医赵宇川治疗眩晕辨证思路及其临证经验

    四川著名中医赵宇川赵老通过近30年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对眩晕的治疗自成一家,他总结出眩晕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瘀、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虚,风、火、痰、瘀为标实.辨证思路从肝肾气血亏虚为本,风火痰瘀阻络为标;补肝肾兼熄风火,补气血重升清阳;发作期风痰居多,熄风化痰收急功;缓解期虚瘀并存,补虚化瘀贯始终四方面着手;并从风火上扰证、风痰上扰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辨证论治,疗效显著,令病患得以康复.笔者之幸,可随诊赵老左右,耳熟目染、受益甚丰.仅将赵老在眩晕辨证思路及其临证经验进行浅显阐述.

    作者:刘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抗生素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益生菌制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大便Bristol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肠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析阑尾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 ]对阑尾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2012年收治急性阑尾炎100例,对其感染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对阑尾炎患者感染因素的调查,可以得出,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术前处理、手术切口方式、病例类型以及是否留置引流管.[结论]在对阑尾炎进行手术时,不仅要采取正规的手术治疗,而且还要提高对切口处的保护.

    作者:孔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

    青光眼是病理性眼压升高伴视力模糊,视神经损害的眼病.由于眼压持续升高,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而合并严重视功能障碍导致失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疲劳,气候突变,暴饮,暴食,在光线过暗处停留过久是引起眼压升高,是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眼痛,视蒙,虹视.急性发作时,严重病例出现视力急剧下降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合并恶心,呕吐,寒战,发热等.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应用药物降低眼压后施行手术.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需正确指导病人掌握相关知识.目的:回顾和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手术治疗的109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探讨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在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中,大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大,行动不便等特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针对患者均在表麻下行手术,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而加强管理,加强查房次数,指导患者用药及健康宣教.结果: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宣教,所有患者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每一位青光眼患者,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和教育,何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胡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跌倒评分表在神经外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 探讨跌倒评分表在神经外科病房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神经外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跌倒评分,评分≥3的病人,为跌倒的高危人群,并对高危人群进行防跌倒指引,签署跌倒知情同意书,采取各种预防措施.结果 428例跌倒、坠床1例,因事先有护患沟通记录,并且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到位,患者家属表示理解,未发生纠纷.结论 对跌倒评估表正确使用,采用针对性护理住院病人跌倒率明显减少,使病人及家属获得满意,并有效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周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09年2月收治的食用三聚氰胺配方奶粉所致结石患儿70例的临床资料,临床采取内科补液配合碱化尿液治疗的方法,对于出现尿路感染情况的患儿首先要服用头孢他啶抗进行抗感染处理,所有入院患儿治疗并观察4周,比较治疗前后肾结石的变化.结果:52例(74.29%)患儿经过4周治疗结石排出体内,对于尿白细胞检查≥5个/HP的患儿通过继续2周的治疗恢复健康.结论: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统结石密度要低于其他性质的结石,结构松散,容易排出.经过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4周内结石得到排出,梗阻得到解除,排尿正常,但对于大于10 mm的结石患者结石排出时间较长,需长期治疗观察.

    作者:杨勇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内的机械通气患者日常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8月~2013年3月转入的44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对所有患者给予全面规范医学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及人性化心理护理,观察并统计所有患者护理效果.结论:全面规范医学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及人性化心理护理是提升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者:莫雪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效预防并发症.结果:实施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谢美丽;陈红桔;庄真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放置排气管在肛肠病术后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放置排气管在肛肠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未给予排气管放置干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排气管放置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尿潴留发生率、术后出血率及肛缘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术后给予肛肠病患者排气管放置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避免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业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新生儿脐部不同护理方法对皮肤护理效果的影响,从而找出佳皮肤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03~2013-03新生儿60例,随机将上述新生儿分为A组普通组和B实验组;各30名新生儿,A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病区护士轮班给婴儿洗澡,用75%酒精脐部皮肤消毒,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新生儿用0.5%碘伏作脐部皮肤消毒,在48 h后对脐带残端进行修剪,创面采用脐带包包扎.观察AB两组新生儿脐部渗血、脐部潮红、黏液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情况;记录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经V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说明B组实验组的护理方法优于A普通组.A组新生儿在3~6 d内脐带脱落发生率与B组3~6 d内脐带脱落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沐浴室消毒隔离的监控,脐部皮肤用0.5%碘伏消毒,能有效减少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结论:对新生儿脐部改用0.5%碘伏进行皮肤消毒对照两组效果变化并不明显;而脐带残端改变包扎护理方法,防止血液的渗透,加速了脐带脱落,使创面更好的愈合,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蒋黎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从护理角度来发现在急诊的护理中可能会有的暴力风险,认真分析这些暴力风险因素存在的原因,并且探讨预防的对策.方法:对急诊科的60名护士观察,从而来发现在急诊护理的工作中存在的暴力风险的因素,并且进一步地对这些护士调查考核来发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暴力的危险,探讨提出干预的措施,来进行暴力的危险预防的干预.结果:60名急诊的护士积极地配合暴力干预的措施,干预后这60名护士专业的知识的考核通过率,急救技能的考核通过率,护理记录的合格率分别比干预前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而患者投诉率,暴力的发生率比干预前有显著的下降.结论:护士在急诊的患者治疗及抢救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然而护理的工作中却存在着较大安全的隐患.

    作者:吴谏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及预防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找出预防护理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艳红;杨少慧;范雪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浅谈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只要积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职业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是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作者:蔡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