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护理

周超群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医治的4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常规的综合治疗和良好的基础扩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治愈32例,神经系统体征恢复,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好转14例,症状明显好转,部分神经系统体征恢复,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有效2例,部分症状和体征减轻.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的康复.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对氟喹诺酮类药的药理综述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指含氟的第三代喹诺酮药物,由于在原有的结构中加入了氟,致使其在药代学和临床应用诸方面得以扩大.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特点进行简单的综述.

    作者:于文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滴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护士对实施输液的患者应认真观察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对28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致患者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及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痛苦.结果 通过针对性治疗与护理,28例不良反应患者均好转.结论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循证医学用药原则,加强用药前健康指导及输液观察与巡视是确保用药安全,是有利于药物不良反应转归的关键.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析恶性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性特点,其具备浸润周围组织和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能力,而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正是引起肿瘤临床症状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的转移涉及肿瘤细胞、宿主细胞、细胞外基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分子生物化学变化的过程.本文拟对其分子转移机制表述个人浅陋之见,以期有所裨益.

    作者:李宪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病情的转归,患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当前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在基层医院更是如此.解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

    作者:布佐拉.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张光荣教授中医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经验总结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指因为人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不能及时的排除体外或者产生过多,引起血尿酸浓度升高,多余的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肾脏中,刺激肾脏周围组织,产生炎症造成肾组织细胞损害的一类疾病.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中有着疗效好、副作用低的优点.

    作者:汪德平;张光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南充市大学生食品安全K-A-P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南充市医学院校和非医学院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调查,为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两所大学的635名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KAP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不高,大多数大学生渴望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电视、网络、周围的人和报纸杂志是大学生获得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在食品购买方面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且消费自我保护意识较低.结论 建议高校加强校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并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使其获得更全面及时的食品安全知识,改善不良饮食行为与习惯.

    作者:朱玉;苏文英;袁璐;易蓓;张勤;何芹;冯勋;赵云龙;霍学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种方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评价

    目的 评价3种真菌药敏方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性的相关性,从而选择一种易于在各临床实验室开展、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分别用ROSCO纸片扩散法、液体培养基微量稀释法、ATB FUNGUS 3浓度梯度法检测82株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以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方法.结果 与液体培养基微量稀释法检测结果相比,ROSCO纸片扩散法一致性为91.5%; ATB浓度梯度法一致性为87.7%,均无一种方法敏感而其他2种方法为耐药或一种方法耐药而其他2种方法为敏感的严重误差.结论 ROSCO纸片扩散法法对氟康唑的检测结果与CLSI推荐的液体培养基微量稀释法相比符合率好,准确率高,监测的抗真菌药物种类多,更适合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作者:帅春海;陈少南;张凤霞;黄剑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刚确诊乳腺癌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评估与护理

    目的 对乳腺癌患者存在的焦虑与抑郁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以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焦虑抑郁量表对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焦虑与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焦虑发生率为16.67%,抑郁发生率为18.33%,其中有5例患者焦虑与抑郁反应并存.占80.33%,临界病例均为16%.结论 心理护理是临床基础护理的必需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倪立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8±3.2)d,对照组平均(14±2.5)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莫西林联合氨溴索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是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法,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排出脑内积血,减低病死率.在脑室穿刺引流的护理中,保证真正、有效引流,注意观察脑脊液引流速度、引流量及性状,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研究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对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给予正确指导,不仅降低了发病率,且对支气管哮喘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确诊的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了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

    作者:俞莉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杜冷丁配合催产素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在分娩过程中采用无痛分娩技术为孕妇减轻痛苦并给予了相应的护理,有效的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 300例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各150例,研究组在产程中适时的应用杜冷丁分娩镇痛,同时辅以小剂量催产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采用催产素引产,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所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预后、产后出血的影响等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在分娩镇痛的同时助产士给以相应的护理,有效的缩短了产程,自然分娩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正确使用杜冷丁镇痛,减轻了孕产妇的镇痛所带来的痛苦,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作者:梁梅;肖廷香;董新菊;张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个体化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后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0例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采取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观察其无呛咳时的进食量.结果 除三例植物状态患者胃管未拔除外,其他17例患者均成功拔除胃管后能正常进食.结论 选择合适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不仅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也减少了因呛咳带来的痛苦和恐惧.

    作者:丁红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4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分析

    为全面贯彻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81号令),进一步加强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强化监测工作深入开展,探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方法和特点,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上市后药物的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并确保公从用药安全有效.宣城市2011年共收集468家单位3463例报告收集468家单位3463例报告,现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

    作者:郑长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二次开胸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对二次开胸患者术后护理体会作一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二次开胸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认为术后病房良好的环境,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止痛措施是二次开胸手术成功及患者平稳恢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郭海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85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85例不同类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男54例,女31例,年龄19~77岁,按Lauge-Hansen分型,其中旋后外旋型45例,旋前外旋型16例,旋后内收型13例,旋前外展型11例,所有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随访85例,时间半年~3年,疗效安Leeds临床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71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96.5%.结论 对于踝关节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关键是使骨折得到解剖复位并给予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降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作者:刘杰;王鹏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鼻窦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我院46例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内窥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护理要点、护理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中,本组患者能积极配合,积极治疗,术后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观察,仅复发1例.结论 慢性鼻窦炎术前术后的良好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身心都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降低复发率.

    作者:曹丹;李海芳;钟倩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例

    患儿,男,12个月,以发热10h,皮肤黏膜发绀2h为主诉入院.该患儿10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高体温39.5℃,在家自服对乙酰氨基酚0.2g,1.5小时后测体温38.6℃,又自服对乙酰氨基酚0.2g,1.5小时后测体温37.8℃,再次自服对乙酰氨基酚0.2g,1.5小时后测体温热退,但发现患儿皮肤粘膜发绀,烦躁不安,哭闹,急诊入院.病来无咳喘,无呼吸困难,无吐泻,无皮疹,二便正常.

    作者:袁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DHS治疗的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未见骨不愈合、感染和褥疮、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周,其中优38例,良18例,中2例,优良率96.55%.结论 DHS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结核性风湿症一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17岁,学生,未婚 .因双下肢疼痛10+天入院.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不能行走,无感觉过敏及缺失,双侧小腿稍肿胀,发红.不伴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腹痛、腹泻.患者在某医院住院.

    作者:刘继旭;庞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