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调查

金雪

关键词:围手术期, 抗生素, 手术切口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围手术期预防用抗生素的合理性,为临床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抽查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外科300例手术病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用药率100%,术前30min无一例使用抗生素,术后当日100%使用抗生素.存在手术预防用药选择不当、初次给药时间不当和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问题.结论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较多,医院应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规范化管理.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稳定型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的120例患者分组治疗,将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情况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实验组的血脂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实验组在心绞痛发病次数、发病持续时间、患者痛苦程度方面的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5.99%,对照的有效率为69.78%.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对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有很积极的作用,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胡祝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消毒供应室再生器械的质量管理

    目的 探讨再生医疗器械的的管理.方法 认真执行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严格进行回收、洗涤、分类、包装、灭菌、发放、监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结果 通过对再生医疗器械1年多的使用与管理,保证了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实施管理措施,完善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质量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到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标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蒋述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外伤性颈椎骨折伴颈脊髓损伤的院前救治心得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院前救治的方法和要点.方法 对 55例不同年龄外伤性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院前救治.结果 55例患者无因急救失误引起的继发损伤,安全抵达医院.结论 正确的院前救治对防止致残及提高治疗康复率尤为重要.

    作者:李曲颖;王天锡;吴雅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计生宣传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中基础的工作,是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中心环节.这些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在基层中一些新的问题逐渐出现,文章就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解决对策.

    作者:俞超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输尿管钬激光碎石置管术的护理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该病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且并发症多而逐渐被腔内手术所取代.经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近几年来开展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结石取尽率高、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适应证广的优点.本院采用钬激光碎石置管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经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和观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甲沟炎的简易治疗

    甲沟炎是指(趾)甲的一侧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常由轻度的外伤(如修甲不慎或撕去逆剥)等原因所致.若处置不当、迁延时日可表现为慢性甲沟炎,如甲沟时常溢脓、溢液、肉芽肿形成或蕈样突起,甲廓嵌入甲旁组织内,不慎触碰可引起疼痛和出血.本病虽对机体危害不大,但临床处置颇为棘手.探讨一种简易有效治疗方法对基层而言,甚为必要.

    作者:张光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腋静脉穿刺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

    新生儿静脉穿刺时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操作.临床中,一般常选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发现这些部位静脉穿刺后,成功率低,保留时间短,常造成穿刺后渗漏现象,而腋静脉粗、直,解剖位置浅表,易固定,容易穿刺,保留时间较长.在临床中,对新生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郑珂;陈肖;郑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所致电切综合征(TURS)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我科从2005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发生的8例电切综合征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8例患者手术结束时血清钠较术前明显下降( 120~133.5 mmol /L);5例血糖明显升高;2例发生一过性胸痛;1例合并发生前列腺包膜穿孔;2例合并发生寒颤;经利尿、补充高渗盐水、对症支持处理等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 TURS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手术时间、冲洗液、前列腺包膜穿孔、膀胱灌注压、前列腺体积等有关.

    作者:李志明;彭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胶浆做导尿管润滑剂的运用

    导尿术是解除尿潴留直接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是石蜡油做润滑剂.近几年笔者采用邯郸康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多卡因胶浆做导尿管润滑剂,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剌激症状,减轻插管过程中患者的不适,取得满意效果,此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具有简便、有效、无痛、无副作用特点.

    作者:陈丽萍;储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鼻胆管引流(ENBD)术和中药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疗效.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治疗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都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来明确胆石情况并置鼻引流管,对照组直接引流,治疗组在引流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引流的基础上采取口服消炎利胆中药的疗法比直接引流的效果好,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各种指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ENBD结合中药治疗ACST的效果比直接采用ENBD好,值得引用和借鉴.

    作者:赵生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术室开展无痛导尿的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痛苦舒适医疗服务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为减轻手术患者的痛苦,满足患者的需要,近几年先后开展了诸多无痛技术项目,如:术后镇痛、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经济效益.导尿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常用的方法,是大中手术及长时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导尿顺利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开展及术后患者的康复.尿管也由以往的单腔发展为双腔、三腔气囊管.但留置导尿属于有创操作,如何减少并发症,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从2005年3月开始我院开展了无痛导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指甲真菌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A组口服特比萘芬片250mg,1次/日;B组口服伊曲康唑,200mg/次,1次/日.2组均服至第8周末.结果 2种药物均有较好的抗真菌疗效,近、中、远期临床治愈率及真菌学阴转率、复发率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有轻度消化道症状,B组有1例肝酶轻度增高,不影响治疗.结论 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近、中、远期疗效好,临床和真菌学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摒弃传统坐月子护理之误区

    产褥期是指产妇除乳房外全身各系统从胎盘娩出后至恢复或接近正常非妊娠状态所经历的一段时间.俗称坐月子,一般需要6周的时间.但是很多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继承了诸多传统的护理误区,为了产妇更好的恢复,在本文中浅谈正确的护理措施,摒弃错误的做法.

    作者:周世芳;刘明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分析.方法 将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延迟溶栓组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不溶栓组予AMI常规治疗.结果 延迟溶栓组显示再通率为55.14%,发病后6-12h内溶栓再通率为46.15%,明显低于0-6h内溶栓者(62.50%),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所发生的梗塞后心绞痛及病死率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再通率高,尤其发病在6h之内者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郑光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分析

    全面分析综述个性化护理对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提出一系列提高知晓率的措施,以使更多结核病患者能了解更多的结核病知识,供参考.

    作者:向晓艳;刘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目的 本文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确定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探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于静养,并同时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治疗后二十四小时蛋白尿测定值、BUN、Alb、Scr均有所下降.且临床表现中,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为37例,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的患者为5例,总有效率为88.10%.结论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与中药配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效果,Alb、BUN、SCr 各项指标明显下降,同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佳方法.

    作者:刘家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

    总结从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71例老年性肺部感染患者,以探讨老年性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特殊性,资料显示:老年人肺部感染起病隐匿,多合并有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早期肺部感染症状不明显,各种反射的减弱,可能影响病情的明确诊断,同时临床化验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在部分患者中并无升高,也为诊断造成困难,X片也多表现为斑点状、小片状阴影的改变,在细菌的培养上更多出现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上升,从而在治疗上也体现出老年性肺部感染的治疗特点.

    作者:郭建强;曹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症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足口病好发3岁以下的患儿,占70.9%,多于发病后1至5天内出现病情恶化;主要合并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本组36例患儿合并颅内感染5例,合并心肌炎15例,合并肺水肿2例.所有患儿均对症采取抗病毒、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除1例死亡外,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治疗,尽可能阻止疾病向危重症方向进展,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李萍;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789例产前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检测传染病血清学的八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89例待产孕妇在产前进行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种传染病血清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17.4℅,其中HbsAg为5.2℅,抗-HCV为0.5℅,抗-TP为1.72℅,抗HIV未检测出.乙肝两对半中阳性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1.52℅,乙肝大三阳为2.15℅,乙肝小三阳为1.52℅.结论 进行产前八项指标检测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及婴幼儿传染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易太珍;邹书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1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1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92.9%,ST-T改变的发生率为84.8%,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为45.5%.结论 心电图作为HCM的常规检查手段,为HCM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谭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