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0例的分析

彭艳敏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 分析
摘要:目的 浅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救治方法与预防,以减少DIC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抢救成功9例,占90%.死亡1例为羊水栓塞合并DIC患者.结论 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合理应用肝素与凝血因子,终止妊娠或予以子宫切除.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羊水过少65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分娩总数1368例,其中羊水过少65例,发生率4.75%.初产妇55例,经产妇11例,均为单胎.孕周<37周1例,37~39+6周19例,≥40周30例.1.2 方法 以B超检测羊水指(AFI)≤8cm,诊断为羊水过少的临界值.AFI<5 cm,诊断为羊水过少的绝对值,剖腹产者中以吸引器收集羊水量,分娩人工破膜者中弯盘置会阴部以收集羊水,以吸引器或中弯盘的羊水<300ml者诊断为羊水过少.

    作者:赵雪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骶骨肿瘤术前行动脉栓塞的治疗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术前经导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35例骶骨肿瘤术前行动脉栓塞,随机选择直接行手术切除的骶骨肿瘤35例.作为对照组,就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伤口平均愈合天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35例进行术前动脉栓塞后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可明显减少出血量,术后伤口平均愈合天数也明显缩短.结论 术前选择性进行动脉栓塞手术治疗骶骨肿瘤,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是临床上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乡镇卫生院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质量控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先进诊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消毒供应室的院感质量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供应室是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部门,是无菌物品供给周转的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科室,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

    作者:张玉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症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足口病好发3岁以下的患儿,占70.9%,多于发病后1至5天内出现病情恶化;主要合并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本组36例患儿合并颅内感染5例,合并心肌炎15例,合并肺水肿2例.所有患儿均对症采取抗病毒、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除1例死亡外,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易引起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治疗,尽可能阻止疾病向危重症方向进展,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李萍;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析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认为可能与遗传、免疫、饮食、精神因素有关,患者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反应亢进,释放抗体,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引起肠道细胞破坏与炎性病变.本文主要讲诉了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忠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对31例胸腔积液患进行胸腔引流、冲洗、注药,护士配合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本组31例患者,中量胸水11例,大量胸水20例,留管时间长13d,短2d,多次注入药物者9例,无l例失败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操作方便、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创口感染机会少、拔管方便、病人易接受,是一种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配合护理上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胸腔积液患者迅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研究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对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给予正确指导,不仅降低了发病率,且对支气管哮喘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确诊的5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了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

    作者:俞莉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二次开胸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对二次开胸患者术后护理体会作一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二次开胸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认为术后病房良好的环境,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的止痛措施是二次开胸手术成功及患者平稳恢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郭海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50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2~3个周期治疗.在化疗中给予心理护理、不良反应护理、骨髓抑制护理、神经毒性护理等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经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无一例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而导致死亡,仅有2例出现用药局部发红、疼痛,经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效果,患者顺利完成所有周期化疗,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患者耐受性良好.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关键,可针对性地做好不良反应的防治,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耿敏;沈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关于新生儿抚触

    抚触是一种经科学指导,对宝宝的皮肤进行有序的、有技巧的抚摩和接触,达到让宝宝增加免疲力,增加体重,平复情绪,加深睡眠以及增进母婴感情的目的

    作者:张晓春;杜泓;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本组88例患者中,54例患者胸痛迅速缓解,75例ST段在2h内迅速下降≥50%,9例患者溶栓失败死亡,其余79例均治愈出院,总有效率89.8%.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加强溶栓过程的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邢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有效沟通在供应室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服务水平,规范医疗行为,转变服务理念,是每一位医务人员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转变的关键所在.消毒供应室在开展无菌物品全程质量管理的优质服务工作中,与临床科室沟通尤为重要,以沟通的方式发挥消毒供应室与各临床科室的协同作用,达到无菌物品管理工作全程质量监控良好运行.

    作者:颜玉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内蒙古固阳县2005-2010年出生缺陷死亡检测分析及对策

    预防出生缺陷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掌握出生缺陷儿童和死亡情况,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出生缺陷的科学依据,从而加强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一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和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陈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原因,分析其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死亡患者的相关原因,与透析患者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死亡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另外,死亡组患者每周透析时间比对照组短,体重增长率比对照组大.结论 评估血压、有效护理措施、早期透析等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胡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如何做好医院的设备档案管理

    医院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活动中,良好的医疗服务,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本身的知识、经验和辨别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先进的设备.没有医疗设备做保障,医院的各项业务就无法开展.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前进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医院购置了大量的医疗设备,设备更新很快,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也成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邹丽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比较

    目的 探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红霉素组(16 例)和阿奇霉素组(12 例 ),红霉素组每日 30 mg/kg 静脉滴注,3-5d,后改为阿奇霉素10 mg/kg.d,静滴3-5天,后改为阿奇霉素10 mg/kg.d口服3天,间隔4天,总疗程3-4周.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每日 10 mg/kg 静滴,连用 5-7 d;后改为阿奇霉素 10 mg/kg.d 口服3天,间隔4天,总疗程3-4周.结果 红霉素组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阿奇霉素组(P < 0.05),而两组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无明显差别(P 均 > 0.05).红霉素组的胃肠道反应及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P < 0.05).结论 红霉素仍然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的首选药物.

    作者:纪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5岁儿童股骨颈合并骨盆骨折1例

    患儿女,1.5岁,2011年07月18日入院.病案号:0614158 病史摘要:患儿1天前被斯太尔重型卡车撞伤,当即送ⅹⅹ医院,后转作者实习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查体:T 37.0℃ P94次/分 R20次/分 BP90/60mmHg 神志清,全身多处皮肤擦伤,右下肢呈屈曲、外旋位,右足背动脉搏动存在,右足趾血运、活动正常,耻骨联合处肿胀压痛,会阴部皮下瘀斑,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X线片示:右股骨颈骨折、右耻骨上支骨折(断端上移约3cm)并耻骨联合分离(图1),入院后吸氧、心电监护,补液,预防休克,同时排除腹腔脏器、泌尿生殖系统损伤,右下肢外展中立位皮牵引.

    作者:连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苯妥英纳与卡马西平抗癫痫疗效观察比较

    目的 探究苯妥英纳与卡马西平抗癫痫疗效观察比较.方法 通过我院收治44例癫痫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苯妥英钠组,另一组为卡马西平组,每组有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病例3例,精神运动性发作病例5例,癫痫小发作病例6例,癫痫大发作病例8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苯妥英纳,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苯妥英纳治疗的患者中,6例癫痫小发作病例无一例有效,其余均有效.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中,6例癫痫小发作病例中4例有效,其余均有效.结论 苯妥英钠与卡马西平均可用于治疗癫痫病,但卡马西平的总体效果好于苯妥英钠,不良反应的程度也较苯妥英钠轻.卡马西平可应用治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大发作,对癫痫小发作也有一定效果;但苯妥英钠对癫痫小发作无效果.所以卡马西平可作为临床治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物.

    作者:韩莉;吴灵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

    目的 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腓肠神经皮瓣治疗慢性跟骨骨髓炎的可行性.方法 自2005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慢性跟骨骨髓炎病例24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腓肠神经皮瓣转移的治疗方法,术中给予清除病灶,应用抗生素骨水泥消灭死腔,并给予药物治疗,腓肠神经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改善局部血运.结果 随访22人,随访时间11个月~6年,平均3年,19例骨髓炎无复发,皮瓣成活良好,足跟部皮瓣外形良好,耐磨能力尚可,可负重行走,其中13例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腓肠神经皮瓣转移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倩;马晓庆;魏彦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提升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的主要任务.改变护理模式,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基础护理理论及技术的培训,能更好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作者:樊英丽;李真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