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敏;徐锦江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迁移的作用。方法 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HUVECs CCR2蛋白表达的影响。 Transwell实验观察CCR2拮抗剂对HUVECs迁移的影响。结果在 HUVECs中 CCR2蛋白表达存在 MCP1浓度依赖方式, Transwell 实验显示 CCR2拮抗剂(RS504393)抑制细胞迁移(P<0.01)。结论 CCR2对人内皮细胞迁移有促进作用,其作用与MCP1结合相关。
作者:赵宁;赵俐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0例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第7天、第10天肺部CPIS评分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术后第10天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3%(12例),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1.4%(4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后病人在常规氨溴索静注基础上早期采用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能够减轻肺部感染程度,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华栋;朱勇;龚晓男;李洁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和研究双黄连制剂和其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滴剂和其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双黄连滴剂中黄芩苷含量是27.992μg/mL,双黄连配方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是27.794μg/mL。结论通过对比研究显示,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郭彩杰;白金刚;姜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关节软骨的缺损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在治疗方面还未见很好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治疗本病的一大难题,由于关节软骨血供几乎没有,更无淋巴引流及神经分布,加上软骨细胞代谢非常缓慢,软骨细胞分化程度有十分之高造成其分裂能力有限所以损伤后修复能力极差。因此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着重介绍软骨的生物移植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进展。
作者:白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气管支气管植物性异物中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本院耳鼻咽喉科、急诊科收治及儿科转入的气管、支气管植物性异物患儿51例,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GE Lightspeed 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所有患儿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1例病人,肺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全部诊断准确,与临床手术符合率100%。同时诊断伴发的肺炎、肺气肿及肺不张。51例患儿术中均发现植物性异物并顺利取出。结论肺部螺旋CT三维重建能直观、准确反映气管支气管异物及肺部组织的改变,诊断准确。不足之处是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对不配合的患儿需使用镇静剂,辐射剂量比普通X线大,所以普通X线检查能确诊的患儿,不建议CT检查。但普通X线或CT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者需要行气管内窥镜检查及治疗者,建议行肺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张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视野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双指数模型各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甲状腺结节(共85个)患者行多 b 值 DWI 序列扫描,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比较其双指数模型各参数( Slow ADC、 Fast ADC、 f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良性结节Slow ADC、 Fast ADC、 f值分别为(1.588±0.407)×10-3 mm2/s,(153.548±99.111)×10-3mm2/s,(20.984±8.568)%;恶性结节Slow ADC、 Fast ADC、 f值分别为(0.959±0.228)×10-3mm2/s,(171.392±104.186)×10-3mm2/s,(22.620±8.491)%。其中Slow ADC有统计学差异, Fast ADC、 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Slow ADC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5.38%。结论小视野多b值DWI双指数模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尧;李伟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阿司匹林抵抗( aspirin resistance, AR)的发生率,分析缺血性卒中AR与合并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集首次发生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62例予以阿司匹林治疗,根据AR将患者分为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组( aspirin semi responder, ASR)、 AR+ASR组、阿司匹林敏感组( aspirin sensitive, AS),统计AR的发生率以及分析与糖尿病关系。结果(1) AR、 ASR及AR+ASR发生率分别为32.72%(53/162),9.88%(16/162)和42.59%(69/162)。(2) AR组、 AR+ASR组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与A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1)在辽西地区,缺血性卒中病人长期正规服用阿司匹林仍有相当一部分存在AR, AR及ASR的总发生率为42.59%;(2) AR及ASR的发生可能与合并糖尿病有关。
作者:杜霞霞;牛威;牛亚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 PPROM)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PPROM136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发病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在PPROM的发病因素中以炎症居多占27.9%。妊娠结局阴道自然分娩率占57.0%。剖宫产率占43.3%。阴道助产率占9.6%。结论 PPROM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但感染仍是主要的因素尤其是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妊娠结局以阴道自然分娩率居高。 PPROM大大增加了新生儿的早产率。如何减少PPROM的发生是临床医生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者:李秀艳;王长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科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寻找一种抢救急性心衰竭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各种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均较好,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急诊科采用BiPAP呼吸机强化治疗急性心衰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先养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左前降支闭塞通常心电图表现胸前导联ST段抬高伴T波高尖。本文报道1例有典型胸痛症状、心电图表现胸导V2-V6导联T波对称高尖,其前J点压低(无ST段抬高)。冠脉造影证实为左前降支闭塞的特殊心电图表现。识别左前降支闭塞的这种特殊心电图表现有助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策略的选择。
作者:杨文丽;刘奥雪;王洋洋;刘仁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状况及生存质量,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改善患者疼痛状况与生存质量。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1月妇科住院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310例为研宄对象。应用患者基本资料、疼痛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妇科肿瘤患者疼痛的相关护理因素。结果疼痛强度受护患关系、认知程度所影响,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受疼痛强度所影响,疼痛强度与护患关系、认知程度关系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疼痛治疗方法对患者疼痛强度、生存质量具有明显提升作用。
作者:徐华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肝硬化是由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肝细胞及功能损害后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及再生结节为特征的慢性肝病,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等并发症。本文将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梦培(综述);李静(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科全麻术后患者检测口腔pH值对口腔护理的影响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治疗的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65例采用pH值监测口腔护理法,对照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的pH值、口腔舒适度、呼吸道感染的出现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口腔pH值、口腔舒适度比较(t=2.13、2.22, 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口腔pH值、口腔舒适度比较(t=5.45、6.89,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吸道感染发生率比较(χ2=6.23,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通过pH值监测口腔护理法与常规口腔护理方法对比结果证明,应用pH值监测口腔护理法能维持口腔正常pH值的稳定,使患者的口腔舒适度优于其他方法,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例数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方法。
作者:张铁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癌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将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组及MPR重建,分析CT横断位及MPR图像对病变特征的显示能力。结果23例乳腺癌经64层CT扫描薄层重组技术显示分叶及毛刺19例,皮肤增厚8例,导管增粗、乳头凹陷4例,肿瘤侵犯乳腺后间隙5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2例。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是横断面图像的重要补充,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与术前指导。
作者:缪亚军;马德忠;范志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的发展, B细胞易位基因1( BTG1)被人们广泛认知。大量国内外研究提示BTG1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而BTG1基因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篇将对BTG1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分化、增殖、周期、凋亡及侵袭等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刘娜娜(综述);李静(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皖南医学附属弋矶山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CKD患者78例,根据eGFR将患者分为CKD1~2期组( GFR≥60 mL/min)、 CKD3期组( GFR30~59 mL/min)、 CKD4期组( GFR15~29 mL/min)以及CKD5期组( GFR<15 mL/min),其中CKD5期组再分为腹透组和血透组,另以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KD患者组ADPN、 hs-CRP、 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直线相关分析得出CKD患者组ADPN水平与hs-CRP、 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与患者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作者:毕秀龙;张道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TG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与抗-TPO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诊断甲状腺功能的价值诊断意义,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中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甲状腺亢进组40例,亚甲亢组40例,甲状腺减退组40例,亚甲减组40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分别进行抗-TG与抗-TPO水平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对比发现甲状腺亢进组、亚甲亢组、甲状腺减退组及亚甲减组患者的抗-TG与抗-TPO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抗-TG与抗-TPO水平是检测甲状腺患者的敏感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林伟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OSAHS,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是一种病因复杂、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疾病。随着睡眠医学的发展,对OSAHS及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治疗已逐渐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对OSAHS及其围手术期出血的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措施和未来治疗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对OSAHS及其围手术期并发症有了全面的认识,以期在不同患者行针对性的治疗,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川;谷京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术前对腰5(L5)椎体骨折预定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CT影像资料的三维重建,达到提高手术导航系统引导下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入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共20例(男13人,女7人,平均年龄52.85岁,年龄范围32~68岁),其中A组10例接受导航系统引导下术前有CT三维重建的L5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病例和B组10例接受导航系统引导下术前仅有C臂机辅助定位的L5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病例,分析A、 B两组在不同定位方式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矢状面角( sagital section angle, SSA)、水平面角( transverse section angle, TSA)、进针深度的差异。结果 A、 B两组共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或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 A、 B两组术后SSA、 TSA、进针深度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有CT三维重建的A组在SSA、 TSA、进针深度上明显优于术前仅有C臂机辅助定位的B组,说明术前CT三维重建在提高导航系统引导下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入路准确性和可靠性上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祥;赵泉来;高智;肖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搏波传播速度( baPWV)的因素,及与血压分级、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方法选择736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同步记录左右侧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baPWV增高与血压分级水平直接相关;(2) baPWV增高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直接相关;(3)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 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baPWV可作为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危险的早期评价指标。
作者:闫小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