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恒杰;迟戈夫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食管癌累及野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与老年食管癌淋巴引流预防照射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以观察老年食管癌累及野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 IM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共56例,其中累及野照射( IFI)组和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 ENI)组各28例,两组均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4.6个月(25~46个月),比较两组近期有效率,1、2年生存率及急性不良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结果 IFI 组和 ENI 组获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2.8%、46.4%和82.1%、85.7%(P=0.710),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50.0%,78.6%和53.6%(P=0.656)。 IFI组的严重急性不良反应低于ENI组,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6%和14.3%,(P=0.038),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0.8%和32.1%,(P=0.025),3级以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4.3%和21.4%,(P=0.016)。结论老年食管癌累及野放疗同步替吉奥化疗在有效率、1、2年生存率方面与预防照射相当,而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预防野照射,且口服化疗方便,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在临床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李彩红;张兰胜;陈方荟;周立健;朱园园;花道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56层CT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其中,55例可再次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70例无法再次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均行256层CT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 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复发病灶CT值明显高于自身正常直肠壁组织CT值,复发肠壁厚度明显大于未复发直肠壁厚度,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256层CT能清晰显示直肠癌复发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可以对复发肿瘤进行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刘宁;张祥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克隆低等无脊椎环节典型代表动物日本刺沙蚕中枢神经系统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全长,为无脊椎动物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的基因进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进行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序列克隆。结果在日本刺沙蚕中枢神经系统克隆出色氨酸羟化酶基因3'序列和5'序列。结论在低等环节动物日本刺沙蚕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独立的色氨酸羟化酶基因,使色氨酸羟化酶和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分化的节点向前推进到环节动物。
作者:董哲;任桂敏;李燊;尹浩天;暴学祥;王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160例无缺血性脑病患者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颈动在脉检查,观察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2组的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21(77.5%),颈动脉狭窄16(10.2%),对照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56例(35.0%),颈动脉狭窄0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 1.26595%CI:1.106~1.635),吸烟(OR 1.72695%CI:1.369~2.098),糖尿病(OR 2.06995%CI:1.539~5.298)是导致斑块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年龄,吸烟,糖尿病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付宏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选取1例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方法依次给予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不仅提高了手术后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同时也帮助患者达到了理想的血压,也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颖;高飞;闫虹;吕东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AMI行PCI术中无复流的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在用药5 min后和PCI手术结束前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两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 TMPG),并检测术前和术后24 h血小板活性,随访记录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首次注药后5 minTMPG分级3级占比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 P<0.05), PCI术结束前TIMI分级3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血小板活性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及硝酸甘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1个月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硝酸甘油组(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替罗非班对AMI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有着有效并安全的治疗价值。
作者:陶卫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水平在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5例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同时选取60例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LP-PLA2水平以及不同梗死面积、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LP-PLA2水平的变化,并分析LP-PLA2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 BMI)、吸烟、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C反应蛋白( 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的LP-PLA2水平较对照组人群显著提高,大面积梗死的患者LP-PLA2水平较小面积梗死的患者显著提高,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LP-PLA2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 LP-PLA2水平逐渐升高,患者性别、吸烟、 SBP、 DBP、CRP与患者的LP-PLA2水平无显著性相关(P>0.05),患者年龄、 BMI、 TC、 TG、 LDL-C与LP-PLA2水平呈正相关(P<0.05),患者的HDL-C与LP-PLA2水平具有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 LP-PLA2与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功能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化指标密切相关,通过测定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LP-PLA2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曾祥富;梁土金;李明海;朱秋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中HIV感染发生情况,分析HIV感染者及HIV筛查试验呈假阳性反应者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及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情况,探讨常规实验室指标对HIV初筛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医大一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就诊患者中HIV初筛阳性者的就诊信息,统计分析HIV感染阳性率, HIV感染者及HIV阴性患者的人群分布,及常规实验室指标与HIV初筛假阳性的相关性。结果就诊患者HIV初筛40833人,确认实验阳性67人,阳性率为0.156%。在定性检测的实验室指标中, TP、 GGT在HIV感染者的频率高于HIV初筛假阳性者(P=0.0039, P=0.0010), ALP、 CA19-9在 HIV 初筛假阳性中频率有高于 HIV 感染者的趋势(P=0.0624, P=0.0969)。在定量检测的实验室指标量中, ASO GGT ALB AST 有统计学意义, HIV初筛假阳性组中ALB的均值高于HIV感染者(P=0.022)。结论 ALP、 CA19-9、 ALB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异常可能与HIV初筛假阳性相关。
作者:孙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治疗肱骨投掷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了36例肱骨投掷骨折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全部为当年入伍新兵,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9岁,右侧35例,左侧1例(左利手),合并桡神经不同程度损伤8例。术后三角巾悬吊固定6 w,行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7~35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0 w,伴有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8 w全部恢复正常,肩关节、肘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术后1年患者行内固定物取出手术。结论加压螺钉结合普通保护性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投掷骨折的可靠方法。
作者:赵贵臣;李爽;于潜;芦大有;付秀利;刘光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槲皮素( quercetin, Que)增强阿霉素抗乳腺癌活性的可行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 Que 对人乳腺癌MCF-7和MCF-7/dox细胞生长的影响,单用阿霉素( adriamycin, ADR)和ADR 联合无毒剂量Que作用于人腺癌MCF-7和MCF-7/dox细胞,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内ADR的积累和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法检测P-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gp)的表达变化。结果不高于0.7μM Que对人腺癌MCF-7和MCF-7/dox细胞生长无影响。与单用ADR组相比较,0.7μM Que可提高ADR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加乳腺癌细胞内ADR的积累和细胞凋亡率、下调P-gp的表达。结论 Que 能够增强阿霉素抗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该细胞P-gp表达有关。
作者:张阳阳;赵冉;李美欣;李世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ABP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做到早诊断和早期选择佳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分析2008年4月至2016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确诊的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8例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咳嗽(100%),喘息(100%),胸闷(100%)咳痰(22.2%);胸部CT检查常见病变为斑片影(66.7%),中心型支气管扩张(55.6%),痰栓(22.2%),游走性阴影(27.8%)。所有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伊曲康唑(8例)或伏立康唑(10例),总体有效率为激素联合伊曲康唑5例,激素联合伏立康唑8例。结论 ABPA临床表现缺乏明显的特异性,对可疑患者早期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总IgE水平,曲霉抗原皮肤试验,血清曲霉菌变应原沉淀抗体,胸部CT检查等以确诊,并选择适合抗真菌药物联合激素早期治疗。
作者:关婉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病理性黄疸患儿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48 h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消黄时间明显更短, 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48 h 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 P<0.05;(2)与对照组(66.67%)对比,观察组有效率(95.56%)更高, P<0.05;(3)与对照组(35.56%)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加快新生儿黄疸的消退,促使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黎良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4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炎、化痰、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血气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炎症因子TNF-α、 IL-6、 IL-10在肺炎不同病程中水平变化情况探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重症肺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试剂盒法通过在同一时间点对65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中TNF-α、 IL-10、 IL-6的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CPIS高分组(即重症肺炎病情加重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值相对于低分组患者的明显较高(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分组随着病程不断推进,血清中IL-10表达量快速增高,在第7天已经为入院第1天的1.14倍,高分组及CPIS低分组IL-6含量随着病程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且在第4天及第7天两组间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并且无论在高分组、低分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还是在病人的血清中TNF-α, IL-6, IL-10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趋势一致,氮含量总体均值较血清高。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可衡量疾病严重程度。 TNF-α、 IL-6、 IL-10水平越l高,肺炎越严重。
作者:罗彬;姜华;冯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宫腔镜辅助经阴道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优方案。方法 HTK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其中宫腔镜组30例行宫腔镜辅助经阴道切除术,腹腔镜组32例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系统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宫腔镜组手术时间较腹腔镜组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住院费用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镜组术后恢复状况良好,仅出现1例非特异性阴道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创面无出血;腹腔镜组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主要为咽喉肿痛、皮下气肿以及腹壁切口红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经抗炎局部换药处理后均痊愈。两组疼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辅助经阴道切除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较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疼痛程度更轻且更具经济性,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更佳选择。
作者:崔振远;张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iR-139-5p和miR-210联合检测在子痫前期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PE患者30例为PE组,正常产妇30例为N组,正常未孕女性30例为Z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联合检测其血清中miR-139-5p和miR-210的表达量,并用ROC曲线分析miR-139-5p、 miR-210及两者联合检测对PE的诊断效能。结果PE组miR-139-5p和miR-21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和Z组(P均<0.05), miR-139-5P、 miR-210及两者联合检测所得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0.733、0.771。结论 miR-139-5p和miR-210联合检测对PE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业霞;房振亚;李睿;孔晓霞;张佳伦;王宗军;张惠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葡萄糖转运体(Glut1)在大肠癌细胞系及临床样本中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大肠癌细胞系及大肠癌组织中Glut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ut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葡萄糖检测试剂盒检测大肠癌细胞葡萄糖的消耗。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 Glut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肠粘膜细胞相比,大肠癌细胞系中Glut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 Glut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且其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葡萄糖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大肠粘膜细胞相比,大肠癌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Glut1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成正相关。
作者:刘文书;田苗苗;张小玉;安赫懿;张诗馨;张量;牛嘉艺;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择均在住院期间经过康复训练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自我管理教育组),各60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法方面均无显著差异。8周后分别采用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SIS)和纽芬兰大学幸福感量表( MUNSH)对干预组、对照组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的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组MUNSH量表评分总幸福度为(39.1±2.7)分,与对照组(30.2±1.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主观幸福感。
作者:宗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V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为突发猝死、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本文报道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致房性和室性双源宽QRS心动过速、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室内阻滞等复杂心律失常的特殊病例,并结合临床对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鉴别诊断加以讨论。
作者:王享琳;刘仁光;高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合并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安全性。方法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对照组使用卡培他滨化疗。检测化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肌钙蛋白( cTnI)和N端脑钠肽前体( N 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改变,心脏彩超检测LVEF变化,同时统计临床心衰症状加重的患者例数。结果两组化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LVEF值和血清cTnI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化疗后LVEF与化疗前相比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较少出现超声心电图异常。结论使用蒽环类化疗药物对晚期乳腺癌合并慢性稳定型心衰患者短期内不会引起心肌损害,其安全、有效。但是少数患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加重心力衰竭,需密切监测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及临床的耐受情况。
作者:陈宇霞;巫朝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