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红;张兰胜;陈方荟;周立健;朱园园;花道金
目的:探究振动排痰联合红外线理疗对小儿肺炎的改善效果,进一步分析该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9例。两组患儿均对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红外线理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振动排痰。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症状,并记录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PO2、PO2较入组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R、 PCO2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RR与PCO2较入组时降低、 PO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R、 SPO2、 PO2、 P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发热、胸部体征以及X片阴影等)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更快,终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d,对照组为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采用振动排痰、红外线理疗能更快改善患儿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了相关血气指标,值得在今后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新杰;徐孝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iR-139-5p和miR-210联合检测在子痫前期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PE患者30例为PE组,正常产妇30例为N组,正常未孕女性30例为Z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联合检测其血清中miR-139-5p和miR-210的表达量,并用ROC曲线分析miR-139-5p、 miR-210及两者联合检测对PE的诊断效能。结果PE组miR-139-5p和miR-210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组和Z组(P均<0.05), miR-139-5P、 miR-210及两者联合检测所得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0.733、0.771。结论 miR-139-5p和miR-210联合检测对PE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业霞;房振亚;李睿;孔晓霞;张佳伦;王宗军;张惠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目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中HIV感染发生情况,分析HIV感染者及HIV筛查试验呈假阳性反应者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及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情况,探讨常规实验室指标对HIV初筛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医大一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就诊患者中HIV初筛阳性者的就诊信息,统计分析HIV感染阳性率, HIV感染者及HIV阴性患者的人群分布,及常规实验室指标与HIV初筛假阳性的相关性。结果就诊患者HIV初筛40833人,确认实验阳性67人,阳性率为0.156%。在定性检测的实验室指标中, TP、 GGT在HIV感染者的频率高于HIV初筛假阳性者(P=0.0039, P=0.0010), ALP、 CA19-9在 HIV 初筛假阳性中频率有高于 HIV 感染者的趋势(P=0.0624, P=0.0969)。在定量检测的实验室指标量中, ASO GGT ALB AST 有统计学意义, HIV初筛假阳性组中ALB的均值高于HIV感染者(P=0.022)。结论 ALP、 CA19-9、 ALB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异常可能与HIV初筛假阳性相关。
作者:孙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与经验。方法择本院骨科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并以其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试验组予以微创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住院费用等。结果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且统计学无意义( P>0.05);其余术中术后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且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以在近期取得一个较佳效果,髋关节功能良好且稳定,但微创PFNA内固定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小、切口小、操作简捷等优点,有参考及应用价值。
作者:黄志伟;林作华;谭彩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56层CT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125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其中,55例可再次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70例无法再次行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均行256层CT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 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复发病灶CT值明显高于自身正常直肠壁组织CT值,复发肠壁厚度明显大于未复发直肠壁厚度,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256层CT能清晰显示直肠癌复发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可以对复发肿瘤进行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刘宁;张祥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喉部分切除术后,相应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生活方式发生相应改变,呼吸、吞咽、发音、复发是术后关乎患者手术效果和生存质量为重要的四个随访指标,对其的随访观察有利于术后进一步治疗和康复。电子喉镜是继间接喉镜、硬管喉镜、纤维喉镜后出现的新型诊断工具,其直观、方便、经济、动态、全面、可直接取病理等优点使其成为喉部分切除术后随访筛查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即以电子喉镜对喉功能及复发的观察特点做一综述,为耳鼻喉医生同道共鉴。
作者:李旺(综述);谷京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配对盒基因9(paired box gene 9, PAX9)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为食管癌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培养4种食管鳞癌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及总蛋白,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中PAX9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合成并构建PAX9 shRNA载体,转染食管鳞癌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PAX9表达抑制情况和PI3K/AKT信号通路上的AKT活性(p-AKT)变化,用台盼蓝拒染法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在食管鳞癌细胞中, PAX9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均有表达;沉默PAX9基因能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且p-AKT表达也降低,说明PAX9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结论 PAX9是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生长所必需的转录因子,而且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并促进细胞增殖,为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朱珊珊;贾丽娜;张鑫鑫;张星树;包静;董颖;吴囡;包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4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炎、化痰、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血气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择均在住院期间经过康复训练的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自我管理教育组),各60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法方面均无显著差异。8周后分别采用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量表( SIS)和纽芬兰大学幸福感量表( MUNSH)对干预组、对照组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的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组MUNSH量表评分总幸福度为(39.1±2.7)分,与对照组(30.2±1.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主观幸福感。
作者:宗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槲皮素( quercetin, Que)增强阿霉素抗乳腺癌活性的可行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 Que 对人乳腺癌MCF-7和MCF-7/dox细胞生长的影响,单用阿霉素( adriamycin, ADR)和ADR 联合无毒剂量Que作用于人腺癌MCF-7和MCF-7/dox细胞,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内ADR的积累和细胞凋亡率; Western blot法检测P-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gp)的表达变化。结果不高于0.7μM Que对人腺癌MCF-7和MCF-7/dox细胞生长无影响。与单用ADR组相比较,0.7μM Que可提高ADR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加乳腺癌细胞内ADR的积累和细胞凋亡率、下调P-gp的表达。结论 Que 能够增强阿霉素抗乳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该细胞P-gp表达有关。
作者:张阳阳;赵冉;李美欣;李世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盐酸莫沙比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治疗,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盐酸莫沙比利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盐酸莫沙比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较好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冯温祥;关东玲;谢灼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伴跟骰关节损伤的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运用切开复位跨跟骰关节锁定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法干预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单侧伴跟骰关节损伤的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闭合性骨折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针对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不跨关节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针对实验组,采用切开复位跨跟骰关节锁定钢板固定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1)基于跟骨Maryland足部评价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生活质量评价标准为依据,对比两组患者术后9~18个月生活质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3)通过观察得知,实验组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伴跟骰关节损伤的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跨跟骰关节锁定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医学广泛应用。
作者:何藻鹏;刘金伟;李卫;周琮镇;曾迪藩;刘东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ABP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做到早诊断和早期选择佳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分析2008年4月至2016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确诊的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8例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有:咳嗽(100%),喘息(100%),胸闷(100%)咳痰(22.2%);胸部CT检查常见病变为斑片影(66.7%),中心型支气管扩张(55.6%),痰栓(22.2%),游走性阴影(27.8%)。所有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伊曲康唑(8例)或伏立康唑(10例),总体有效率为激素联合伊曲康唑5例,激素联合伏立康唑8例。结论 ABPA临床表现缺乏明显的特异性,对可疑患者早期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总IgE水平,曲霉抗原皮肤试验,血清曲霉菌变应原沉淀抗体,胸部CT检查等以确诊,并选择适合抗真菌药物联合激素早期治疗。
作者:关婉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160例无缺血性脑病患者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颈动在脉检查,观察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2组的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21(77.5%),颈动脉狭窄16(10.2%),对照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56例(35.0%),颈动脉狭窄0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 1.26595%CI:1.106~1.635),吸烟(OR 1.72695%CI:1.369~2.098),糖尿病(OR 2.06995%CI:1.539~5.298)是导致斑块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年龄,吸烟,糖尿病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付宏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缺血性J波与ST段改变的关系,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J波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ST段改变对其预后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心电图J波阳性分组:对照A组ST抬高与观察B组ST压低,回顾分析132例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射血分数、冠脉病变、终点事件。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J波伴ST段抬高A组恶性心律失常、射血分数≤50%、心肌缺血部位占比例分别终点事件28%、40%、前壁67%、67%, B组伴ST段压低恶性心律失常、射血分数≤50%、心肌缺血部位所占比例分别14%、25%、下壁80%、23%。 ST抬高A组恶性心律失常、射血分数、冠脉病变、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ST压低B 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缺血性J波伴ST段改变预后不同,急性缺血性J波电压越大伴ST段抬高易出现射血分数较低。易发生猝死。
作者:李惠荣;李志军;许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选取1例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方法依次给予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不仅提高了手术后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同时也帮助患者达到了理想的血压,也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颖;高飞;闫虹;吕东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 p)感染是我国目前的高发疾病。已有证据表明, H. p引发的疾病不仅与其寄宿的胃部相关,而且与其他系统疾病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如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其诱发机制多为自身免疫及炎症引起,本文将对H. p与部分胃外系统疾病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任恒杰;迟戈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AMI行PCI术中无复流的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在用药5 min后和PCI手术结束前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两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 TIMI)血流分级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 TMPG),并检测术前和术后24 h血小板活性,随访记录术后1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MACE)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首次注药后5 minTMPG分级3级占比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 P<0.05), PCI术结束前TIMI分级3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血小板活性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及硝酸甘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1个月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硝酸甘油组(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替罗非班对AMI急诊PCI术中无复流有着有效并安全的治疗价值。
作者:陶卫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食管癌累及野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与老年食管癌淋巴引流预防照射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以观察老年食管癌累及野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 IM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共56例,其中累及野照射( IFI)组和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 ENI)组各28例,两组均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4.6个月(25~46个月),比较两组近期有效率,1、2年生存率及急性不良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结果 IFI 组和 ENI 组获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2.8%、46.4%和82.1%、85.7%(P=0.710),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50.0%,78.6%和53.6%(P=0.656)。 IFI组的严重急性不良反应低于ENI组,3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6%和14.3%,(P=0.038),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0.8%和32.1%,(P=0.025),3级以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4.3%和21.4%,(P=0.016)。结论老年食管癌累及野放疗同步替吉奥化疗在有效率、1、2年生存率方面与预防照射相当,而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预防野照射,且口服化疗方便,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在临床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李彩红;张兰胜;陈方荟;周立健;朱园园;花道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