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右硬膜下血肿术后昏迷21天患者的护理体会

蔡妮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 术后昏迷, 患者, 瞳孔不等, 光反射, 省级医院, 生命体征, 放弃治疗, 反射消失, 浅昏迷, 医嘱, 抗炎, 监测, 处理, 补液, 病危
摘要:患者,男,65岁,因右硬膜下血肿术后昏迷一周从省级医院放弃治疗后于2009年9月17日转入我院.入院时查T37.9℃,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神志浅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2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5mm,对光反射消失.医嘱给予告病危、抗炎、补液、输氧、护脑、监测生命体征等处理.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法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月经来潮后第1d 与第15d服用6.25·5mg/d与12.5mg/d的方法,以6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小剂量与大剂量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大剂量组(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济适用,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作者:曾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规范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在促进产妇术后创口愈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防止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方法采取整体护理,综合产妇社会、生活、家庭、生理、精神等各方面因素,应用合适的护理方案.包括心理辅导、术前锻练、生理护理、术后镇痛护理及母乳喂养辅导等各个方面,且贯穿于产妇围手术期直至康复结果本组45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经过整体护理后,44例产妇创口甲级愈合率97.8%,43例(95.6%)产妇术后成功进行母乳喂养,所有产妇未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均恢复良好后出院 结论系统规范的整体化护理为产妇安全平稳度过剖宫产手术并顺利康复提供了重要保障,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吴仔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与中层之间附着力下降,在血流冲击下,内膜破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夹层,逐渐向近心端和(或)远心端扩展形成主动脉夹层,此病为心脏大血管急症,预后差、死亡率高,迅速识别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生存率可大为提高.

    作者:赵建梅;刘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术诊治体会

    目的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开胸手术53例,28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开胸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得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较传统切口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运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一般可以达到与常规开胸手术同样的效果.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做好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预防医院感染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它负担着全院的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和患者安危.对各类物品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测,是供应室科学化管理的根本,与医院感染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做好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是落实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

    作者:韩蕊;陈秀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分析56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误诊情况.结果:分别被误诊为肺结核2例,神经官能症5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8例,心律失常10例,消化不良2例,慢性结肠炎6例,肝炎3例,重症肌无力4例,更年期综合征8例,月经紊乱6例.结论:采集病史和体检不全面.对甲亢的临床特点缺乏深入的认识.没有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以及基层农村医疗条件差,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浩;王建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肿瘤患者应用PICC的日常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间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PICC导管作为一项成熟的静脉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当今肿瘤临床化疗中.针对肿瘤患者治疗的周期性、不间断的特点,PICC的应用减少了因为化疗外渗造成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因为长期静脉穿刺的损伤,并且有效的降低了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成为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一种有效外界途径.

    作者:顾晓雷;王晓秋;齐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心里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优质护理的广泛开展,使心里护理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肝硬化患者其心里特点,情绪对疾病的发展有了及其重要的影响,而且愈后差,易导致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职业和经济状况.自2002年以来,对3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心里特点分析,实行护理宣教,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玲;努尔尼沙吾守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冠心病的预防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此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膳食结构不能合理调节,导致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增高;其次是职场的竞争、生存环境的压力,诸如高额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投入,导致精神长期紧张、疲劳、失眠,使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增高,引发高血压,造成脂肪代谢紊乱.均能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月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80例

    目的:观察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眩晕患者中医辨证为痰浊阻滞型、血瘀滞络型、肝阳上亢型3型,并根据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的穴位及针刺手法.均留针30min,每日针刺1次,10d为1疗程.结果 80例中治愈48例(60.00%),显效20例(25.00%),有效12例(15.00%),无无效病例.经治疗眩晕症状消失快者3d,慢者12d,平均6d.结论 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绵阳市部分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地市级城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现状.方法 ;以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236)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包括院前急救状况、住院期间医疗处理问题、心理问题.结果 ;68%患者发作胸痛是乘坐出租车来院就诊;8%患者治疗应首选冠脉搭桥,却行冠脉介入治疗;55%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结论 ;目前地市级城市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较大问题:患者来院选择的交通工具不当;当班医生选择治疗措施不当;对患者精神心理问题重视不足.

    作者:董琼兰;张润峰;欧宁;兰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64例Ⅱ型糖尿病病患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制定了联合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用药的治疗方案,疗程为半年.主要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压、血脂、肝肾功能、血糖、胰岛素、体质量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用药6个月后,患者的血压、血脂、肝肾功能、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量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与治疗前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仅有2例发生低血糖(3.13%),发生率较低低.结论 联合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凤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十日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十日序贯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是否优于标准三联疗法.方法 85例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序贯疗法组前5天应用奥美拉唑0.6mg每公斤体重,每日顿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5mg每公斤体重,一日两次.后五天奥美拉唑0.6mg/(kgd)晨空腹顿服,克拉霉素10mg每公斤体重每次,一日两次,替硝唑片7.5mg/kg 每次,一日两次.对照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0.6mg每公斤体重,晨起顿服,克拉霉素片每次10mg每公斤体重,两次每日,阿莫西林颗粒每次25mg每公斤体重,两次每日.疗程十四天,停药4周后复查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组根除率按意图治疗分析为87%,按试验方案分析为93%,对照组根除疗程按意图治疗分析为69.2%,按经验方案分析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序贯疗法根除儿童HP效果明显好于标准三联疗法.

    作者:褚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切腕自杀患者心理变化及应对

    目的:使切腕自杀患者提高认识,改变行为,不再犯同样错误,以积极方式面对未来生活.方法:采取安慰、开导、劝说方法.结果:9例患者中除1例因病情恶化死亡外,8例无再复发.结论:安慰、开导、劝说方法不失为有益之法.

    作者:安仲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误诊为急性胃肠炎一例

    我院于2011年6月11日收治一急性胃肠炎患者,后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现将病情介绍如下:患者,女,66岁,农民,因腹痛、呕吐、腹泻4天入院.患者于6月8日起无明显原因及诱因的出现脐周疼痛,为阵发性绞痛,同时,恶心,频繁呕吐,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泻,拉黄色稀水样便,每日8-10次,无红色冻子及里急后重,伴发热,高体温39°C,6月9日在一乡镇卫生院治疗,静滴头孢曲松、丁胺卡拉、奥美拉唑针后,病情稍缓解,6月1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急性胃肠炎收入消化内科.

    作者:杨先全;杜彩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105例治疗分析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症性疾病,它的致病菌是假丝酵母菌,在正常的女性阴道中即有极少量的此种细菌寄生,正常人体免疫情况下不引起疾病.假丝酵母菌在酸性条件下适宜生长,属于条件致病菌,当不适当的应用抗生素,妊娠及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全身免疫力下降时可能造成病菌大量繁殖,并引起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效果明显,但却在临床表现归于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在数周后发作.本文旨在通过对10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及其疗效进行总结对比.目的 找到更为彻底地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11月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10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进行局部用药及口服氟康唑治疗,第2组在第1组治疗的同时增加口服伊曲康唑联合用药,第3组则在治疗下进行远期维持治疗,延长治疗时间以防复发.进行观察对比,并在治疗后定期随访,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上述治疗第1组治愈率为77.42%,第2组为85.29%,第3组为93.94%.结论 联合用药并在初始治疗后给予维持治疗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根治治疗具有很好疗效.

    作者:郭瑞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进行慢性病管理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优质的社区护理干预,回顾分析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值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效果以及患者的疾病防治意识,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孙全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是一个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

    作者:毛嘉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s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通过在急诊科实行6S管理,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定点分类放置,定时清理、检查、维修,保持备用状态,优化急诊急救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法:对照6S管理标准,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方面对抢救室、治疗室、救护车、办公区域进行规范管理,制定科室管理奖惩制度,将执行情况与绩效挂钩.结果:为病人提供了干净、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了科室的成本支出,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素质,为医院树立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结论:

    作者:鄢君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经验总结

    目的:通过观察依那普利配合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0例,随机分成3组.其中依那普利组50例,使用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组50例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另外是依那普利配合非洛地平组50例服用依那普利配合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结果:依那普利组与非洛地平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依那普利配合非洛地平组与依那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应用,优势明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仁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