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王淼舟;张弢;赵君慧;吴密璐

关键词:腹腔化疗, 热疗, 恶性腹水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化疗配合热疗对恶性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恶性腹水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41例给予羟基喜树碱、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同时结合射频热疗,每周二次,共2~6次.对照组35例单用腹腔化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0.49%和54.2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灌注化疗并结合热疗具有较好的控制腹水作用,副作用可以耐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旬阳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旬阳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8-9月,在旬阳县赵湾、蜀河、甘溪、城关四个镇,使用国家计生科研所编制的问卷调查20-49岁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各300名,并进行妇科、实验室检查和乳腺检查,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5%.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为45.98%(549/1194),其中38.4%(459/1194)为生殖道感染患者,有生殖道感染症状患者就医率为48.99%;其中患1种生殖系统疾病者占27.9%,合并2种生殖系统疾病者占13.7%,合并3种或以上者占4.4%;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31.3%(374/1194)、阴道疾病11.1%(132/1194)、乳腺疾病9.7%(116/1194)、生殖器官肿瘤2.8%(33/1194)、其他妇科疾病1.7%(20/1194)和盆腔炎性疾病0.4%(5/1194).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育龄妇女年龄为45-49岁、家庭平均收入<1万元、生殖道感染知晓率低、分娩次数>2次、不定期妇查、无清洗下身单独的盆、更换内裤时间过长,是患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育龄妇女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9%,文盲占9.6%,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以上的育龄妇女喜欢通过生殖健康治疗优惠卡片的途径获得生殖健康疾病的宣传.结论:旬阳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以生殖道感染为主,求医率低,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亟需提高,相关态度、行为亟需改善.计生部门应根据农村妇女的需要,采取更为直观、直接、经济的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殖健康查治工作,积极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

    作者:高坤炀;刘金银;李开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如何做好基层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不仅与患者安全相关,也与医务人员的健康密切相关,也是全球日趋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基层卫生院因对医院感染工作认识不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防护意识差、专业知识缺乏、医院感染监测缺失、不遵守操作技术规范、手卫生依从性差、医疗废弃物处置不规范,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成为诱发院感的重要隐患.

    作者: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60例宫颈糜烂的微波治疗的分析研究

    目的:提高对宫颈糜烂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物理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2月260例宫颈糜烂的病例,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结局及早期识别.结果:宫颈糜烂的微波治疗有效率%.结论:宫颈糜烂对女性生命威胁大,应加强预防,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王军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宝宝的行为、体征解析

    为正确引导初为人父人母的爸爸妈妈们,对新生宝宝的行为观察指导及处理,学会观察新出生宝宝的一系列难以琢磨的行为、表现和体征,学会科学护理,合理喂养,从而在面对刚出生的宝宝,才不会手足无措.

    作者:张银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尼莫地平缓释片的制备工艺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测定.方法:采用HPMC法测定制品的体外释放度.结果:按确定的处方制备的片剂释放度较好.结论:本品处方工艺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田延红;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皮下组织和筋膜广泛性坏死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的软组织感染,多以厌氧菌感染为主,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重,易引起感染性休克,如诊治不及时死亡率甚高.

    作者:刘春燕;肖珮云;刘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网络信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各种专业软件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计算机技术也越来越 地应用于护理工作领域.我院从2003年开始应用计算机系统,但只是简单的his系统, 主要用于费用管理,2011年我院引进的新的信息系统分有13个分系统及子系统,其中有住院及病房分系统,分系统内又含有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等46个项目.

    作者:陈静;彭春莲;杨碧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关于促进医院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精密结合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室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两个重要科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科室的发展入手,阐述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只有加强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合作,才能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作者:吴贻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骨折之一.它是关节内骨折,治疗时要求精确的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早期活动和关节软骨的修复.如果踝关节骨折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不稳定,可导致退行性关节炎和迟发性踝关节不稳定.我院自2001年3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58例,48例随访,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南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语言艺术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在医患沟通中使用语言艺术的交流方法,能够明显改善医患关系紧张,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文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损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治体会

    外伤性小肠穿孔是一常见的腹部外伤,发病率较高,此类损伤早期手术,对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受伤6小时内死亡率<10%,超过24小时,总死亡率可达50%-70%,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为小肠穿孔的治疗原则.现将我院诊治的15例病人予以总结.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艾滋病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是当前人类社会危害大的疾病之一,自从第一次被发现以来,它已经吞噬了无数人的性命,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能根治它的方法.本文主要从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防治措施等方面简单阐述了此种病症,意在普及艾滋病的常识,加深大众对其的了解,减少人们对此种病症的恐惧,以及怎样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

    作者:刘甫丽;张靛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出生性别比走高趋势下的基层计生宣教工作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利国利民基本国策,虽然已经是家喻户晓,但在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走高的趋势下,人口计生宣教工作更凸显出原本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口计生宣教工作应该进一步强化,如何更好的开展基层宣教工作、改进宣传教育方式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及其效果.方法:对自2005年至2008年间1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16例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110min,术中出血平均为10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26h,住院时间平均为7d,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满意,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促进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中的运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68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予以常规护理外还予以术前、术中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恐惧、紧张程度、疼痛及 RAAS 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的减少术前、术中的恐惧、紧张程度、疼痛及 RAAS 的发生,能使早孕孕妇主动、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减少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

    作者:曾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ICU医疗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与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于ICU病房的医疗风险管理效果.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本院ICU病房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定期与不定期地对ICU病房的医疗工作进行检查与整改,并考察医护人员在通过质量改进前后的综合素质以及科室事故发生率.结果:通过对ICU病房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改进前相比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科室事故发生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性具有显著性.结论:对ICU病房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水平,还能够降低医疗风险,故在临床管理方面值得得到推广与应用.

    作者:温立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门脉高压症呕血的急救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门脉高压症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食管、胃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库样所引起的呕血便血.死亡率高达40%.因此急性期的急救护理有及其重要的意议.

    作者:赵丹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并总结护理措施及其注意事项.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的78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78例患者经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均已康复出院.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提升.

    作者:贺素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105例治疗分析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症性疾病,它的致病菌是假丝酵母菌,在正常的女性阴道中即有极少量的此种细菌寄生,正常人体免疫情况下不引起疾病.假丝酵母菌在酸性条件下适宜生长,属于条件致病菌,当不适当的应用抗生素,妊娠及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全身免疫力下降时可能造成病菌大量繁殖,并引起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效果明显,但却在临床表现归于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在数周后发作.本文旨在通过对10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及其疗效进行总结对比.目的 找到更为彻底地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11月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10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进行局部用药及口服氟康唑治疗,第2组在第1组治疗的同时增加口服伊曲康唑联合用药,第3组则在治疗下进行远期维持治疗,延长治疗时间以防复发.进行观察对比,并在治疗后定期随访,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上述治疗第1组治愈率为77.42%,第2组为85.29%,第3组为93.94%.结论 联合用药并在初始治疗后给予维持治疗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根治治疗具有很好疗效.

    作者:郭瑞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痰热清注射液疗效确切,尤其是用于上呼吸道风热感冒、痰液粘稠不易咯出的患者效果显著,临床使用广泛,其不良反应日渐增多.应用时应密切观察.

    作者:苗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