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鼠肾发育中Calbindin-D28k的定量分析

田娟;郭敏

关键词:Calbindin-D28k, 小鼠, 肾发育
摘要:目的 观察Calbindin-D28k在小鼠肾发生发育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蛋白印迹技术对各组小鼠肾Calbi-ndin-D28k的表达进行定量栓测.结果 胚龄12 d Calbindin-D28k表达量极低;胚龄14 d到胚龄16 d表达量增加;胚龄16 d到胚龄18 d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胚龄18 d到生后7 d表达量明显增加;生后7 d到生后14 d,Calbindin-D28k表达量减少.生后14 d到生后40 d,Calbindin-D28k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从胚龄12 d到生后7 d期间Calbindin-D28k表达的逐渐增强与小鼠肾钙离子转运能力的完善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槲皮素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槲皮素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p53表达的影响.结果 槲皮素对HO-8910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分析,实验组G1/G0期上升,S期和G2/M期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槲皮素使Bel-2表达下调,而上调p53蛋白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在体外能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的生长,阻止细胞由G1/G0期向S期和G2/M期移行并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HO-8910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促调亡蛋白p53表达和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el-2表达有关.

    作者:汤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oybean trypsin inhibitor,SBTI)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用hel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SBT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药物浓度为0.50~10.00 g/L浓度时,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SBTI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增强;在光镜下可以看到细胞凋亡的特征形态.结论 SBTI对hela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量效,时效关系.

    作者:张少娟;薛晓鸥;刘同祥;艾浩;牛建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Skp2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发生是正常细胞染色体多重损伤的复杂过程,包括抑癌基因的失活,原癌基因的异常激活,DNA转录失控,DNA损伤等.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细胞转化,其终表现均为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紊乱,导致细胞失控性生长.

    作者:李香梅;李男;王新;李莹;肖建英;朱艳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次性大剂量喂饲伊维菌素致小鼠听觉功能下降的研究报告

    目的 研究伊维菌素(Ivermection IVM)对于听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喂饲含有大剂量伊维茵素的饲料的小鼠与喂饲常规饲料的小鼠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的检测,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伊维菌素喂饲组的小鼠听性脑干反应闽值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喂饲组.结论 大剂量喂饲伊维菌素可引起小鼠的听觉功能下降.

    作者:于利;王爱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苦参素与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苦参素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商品名:安珐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选择肝功能异常伴有肝纤维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用苦参素治疗,治疗组用苦参素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苦参素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程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动脉鞘管拔管时间与血管并发症

    目的 通过比较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不同时间内拔除动脉鞘管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旨在减少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术后血管并发症,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动脉鞘管拔管时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根据病情、术后使用肝素情况将147例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与于术后<1 h拔除动脉鞘管47例(A组);术后留置4~6 h内拔除动脉鞘管49例(B组);术后留置7~24 h内拔除动脉鞘管51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未出现术后血管并发症,B组发生术后血管并发症8例,C组发生术后血管并发症12例.结论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结合病情尽早拔除动脉鞘管,可以预防和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霄云;霍晓川;罗俊生;顾立学;关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视网膜光损伤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光对视网膜的损伤包括热灼伤、光化学损伤和机械损伤三种方式.因为眼内组织色素分布的差异,蓝光主要在神经上皮层吸收,主要引起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绿光在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的吸收相近;黄光主要在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浅层被吸收;红光则作用得更深,主要引起热效应;而高能量的激光可以引起机械损伤.

    作者:刘凯;刘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逐淤化痰汤对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逐淤化痰汤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Be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逐淤化痰汤组、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用尾状核注射自体血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在不同时间点以Hoechst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及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出血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和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出血组相比,逐淤化痰汤组细胞凋亡数与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 逐淤化痰汤可抑制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陆红;王桂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凝刀射频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6例临床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DUB),发病率为20%~22%,其中50%发生于围绝经期.严重的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是造成妇女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

    作者:张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误诊病例分析

    1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在宫腔操作后致结核杆菌经血行播散至盆腔、腹膜、肺,引起结核病毒血症症状,临床上误诊为急性盆腔炎致脓毒血症而延误诊断及治疗,现分析该病例如下.

    作者:苏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 对55例经临床诊疗已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的检查.结果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围及右下腹,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结论 高频超声检测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岳莉;苏畅;吴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我国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我国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

    作者:于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经骶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肿物(附12例报告)

    2002年至2005年,我院行经骶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肿物12例,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12例病人的一般资料见表1.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63.8岁,平均随访妹17.8个月.肿瘤下缘距齿状线3~7 cm(平均5.1cm).

    作者:胡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

    1994至2006年,采用手术治疗慢性结肠传输型便秘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31~69岁,病程2~13年,排便间隔时间短7 d,长23 d,所有病例均存在慢性顽固性便秘,依靠腹泻药物排便,经6个月以上系统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术前均行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排便造影,除外结肠器质性病变和出口梗阻性便秘.

    作者:萧湘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孤立性肺炎性假瘤的CT征象分析

    肺炎性假瘤近年发病率有所增加.该病术前诊断困难,尤其是与肺癌鉴别上,即便是应用FDG-PET也有62.5%难以鉴别[1],因此正确诊断炎性假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雷;何翠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沙培林治疗颌面部淋巴管瘤2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沙培林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用沙培林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共208例,每2周注射1次,每3次为1个疗程.结果 经6个月至6年以上随访,治愈率为85.58%,好转为9.62%,总有效率为96.63%.结论 沙培林局部注射治疗淋巴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燕春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铸造金属桩核与全瓷桩核的临床对比

    桩核冠修复技术的应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是由桩核和外冠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其中桩核利用摩擦力和粘接力与根管内壁固定,进而为核和终的冠修复体提供固位,是整个桩核冠固位的基础[1].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6排螺旋CT延迟时间优化的研究

    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 - slice spiral CT,MSCT)的广泛应用,肝脏三期增强扫描已成为常规检查方法,而延迟时间的设置成为扫描成败的关键.延迟时间设置过早,肝动脉、门静脉强化不明显,过晚则错过二者强化峰值,将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惠茹;王恩旺;宋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对预后的影响及治疗

    目的 探讨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对预后的影响及对高血糖的治疗.方法 对7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8分)入院6 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血糖<11.1 mmoL/L者为A组(48例);血糖≥11.1 mmol/L者为B组(30例).动态测定空腹血糖并记录,按出院时治愈,好转,植物生存,死亡进行预后评定.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值高于正常参考值.A、B 2组预后对比,P<0.01,差异有极显着意义.入院时血糖越高,预后越差.1 w内血糖控制不良者,预后显着差于血糖控制良好者.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提高救治效果.

    作者:赵卓;黄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海鞘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目的 证实海鞘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链尿菌素腹腔注射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1 w后检查其空腹血糖,血糖水平超过8.1 mmol/L的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海鞘组,优降糖(阳性对照药)组,糖尿病对照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4 w后应用采取尾静脉血捡测其血糖水平;血浆果糖胺和Hb糖化值及胰腺、肾和肝脏蛋白糖化值.结果 注射链脲菌素大鼠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4 w后海鞘和优降糖组,模型对照组血糖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海鞘和优降糖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血浆、红细胞、肝、胰腺和肾脏蛋白糖化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海鞘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对高血糖引起的血浆蛋白和肝脏、肾脏、胰腺组织蛋白的非酶糖基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屹;张建军;王春鹏;张晖;程艳华;宋光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