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格列酮对脂多糖引起的体外培养大脑皮层神经元NO释放的影响

隋海娟;金英;潘月星

关键词:吡格列酮, 脂多糖, 神经元, NO
摘要: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pioglitazon,Pio)能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培养大脑皮层神经元一氧化氮释放增加,并探讨其抑制作用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6-7d的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建立脂多糖损伤和吡格列酮保护模型.采用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 脂多糖可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吡格列酮(1μmol/L)可明显抑制脂多糖引起的NO含量的升高.结论 吡格列酮可明显拮抗脂多糖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药物治疗试验

    目的 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对本地区大肠杆菌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微生物学和生化实验诊断大肠杆菌病;采用药敏试验测得的敏感药物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硫酸安普霉素、盐酸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对试验动物进行分组用药.试验鸡700羽,设6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100只.结果 在所选8种药物中,鸡大肠杆菌对硫酸安普霉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硫酸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盐酸多西环素、盐酸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硫酸链霉素和诺氟沙星耐药.结论 应用筛选的敏感药物治疗锦州地区鸡大肠杆菌病效果良好.

    作者:王书全;张立娟;韩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型紫癜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转归.结果 24例患者入院后有15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误诊率高达62.5%.经过解痉剂及质子泵抑制荆治疗效果不佳,待皮肤紫癜出现后考虑腹型过敏性紫癜,改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以上2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具有腹痛部位多变、腹部体征轻微的临床特点,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琴;贾春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吡格列酮对脂多糖引起的体外培养大脑皮层神经元NO释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pioglitazon,Pio)能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培养大脑皮层神经元一氧化氮释放增加,并探讨其抑制作用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6-7d的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建立脂多糖损伤和吡格列酮保护模型.采用Griess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 脂多糖可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吡格列酮(1μmol/L)可明显抑制脂多糖引起的NO含量的升高.结论 吡格列酮可明显拮抗脂多糖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隋海娟;金英;潘月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甘草次酸衍生物修饰去甲斑蝥素脂质体在小鼠体内肝靶向性研究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衍生物(甘草次酸硬脂醇酯-3-O-半乳糖苷,Gal-GAOSt)修饰去甲斑蝥素脂质体(Gal-GAOStNC-LP)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肝靶向性.方法 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次酸衍生物修饰去甲斑螯素脂质体后.经小鼠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在小鼠肝肾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去甲斑蝥素水溶液组进行比较,并以靶向指教TI=(AUC)NC-SOL,/(AUC)Gal-GAOstNC-LP来判断Gal-GAOStNC-LP对主要器官的靶向性.结果 Gal-GAOStNC-LP组在肝脏中组织浓度明显高于NC-SOL组,肝的靶向指数大于1,而肾的靶向指数小于1.结论 甘草次酸衍生物修饰去甲斑蝥素脂质体具有肝靶向性,能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作者:吴超;郭伟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轮状病毒感染致小儿肠炎的检测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本地区肠炎惠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小于5岁的肠炎患儿(106例),采集新鲜粪便,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106例肠炎患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57例,阳性率53.8%.经统计发病年龄于6月~2岁占比重较大,感染多发生于秋冬季(9~12月),与我国其他北方地区相似.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开展病原学检测,有助于避免滥用抗生素及预防暴发流行.

    作者:张扬文;晏党;黄东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花前胡丙素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前胡为伞形科前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宣散风热、止咳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胸闷的治疗.研究表明白花前胡丙素是白花前胡的主要有效成分,除对上述系统有作用外,尚表现较强的心血管药理活性,本文对其心血管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小叶;王国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方法 超声造影采用编码相位反转技术,对30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附件区囊实混合性肿物或实性肿物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造影增强特征.结果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不同,卵巢良性肿瘤显示瘤体均匀性增强,多数从周边向内部灌注,可见血管形态规则;而恶性肿瘤显示瘤体不均匀性增强,多数以血管为中心向瘤体内部灌注,可见粗大、扭曲、走向不规则的供养血管呈蟹足样或树枝状穿入瘤内.结论 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不同,有助于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及早期卵巢癌的发现.

    作者:宋丹阳;李仁丽;史铁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症自发性脑室积血45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1-2007年,共收治脑室积血患者45例.采用双侧脑室额角钻孔置管引流术、尿激酶灌洗、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置换方法,取得一些临床治疗经验,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秦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通过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其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变化,以达到增强对其病的护理工作.方法 对306例患几分别进行年龄及发病特点的统计,再根据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提出来自己的护理体会.结果 对306例患儿的对症护理以及对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护理,使医疗及护理工作收效显著.结论 重视并提高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及家长的生理及其心理的护理工作,对惠儿早日康复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翟凤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罕见的红细胞聚集致假性红细胞减少1例

    正常人的血液中一般含为单个、不聚集、流动的红细胞,在某些病理的条件下,红细胞可大量聚集,造成假性减少,给血常规检验者带来一定困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衍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

    低血糖症是临床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候群[1].患者引起昏迷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曲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联合药物治疗顽固性腹水48例

    目的 观察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人应用电脑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联合多巴胺及速尿腹腔注射的疗效.方法 将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入腹腔,联合多巴胺及速尿腹腔注射.结果 48例经过治疗后原有症状如胸闷、腹胀、呼吸困难等明显改善,尿量明显增加,食欲增加,体重减轻.结论 电脑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联合多巴胺及速尿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沈学斌;张丽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NIS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钠/碘共同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其表达不但与多种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而且在甲状腺及非甲状腺中可激活对碘的摄取过程.随着基因克隆与转染技术的发展,将NIS基因转染到甲状腺及非甲状腺肿瘤中.可作为治疗基因在体内发挥作用,这使得131有望应用于甲状腺恶性肿瘤及非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NIS的结构与功能、NIS的临床意义、N1S基因与肿瘤治疗的关系及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徐华;陈佳;肖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总结肾上腺肿瘤的螺旋CT表现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观察其CT征象.结果 醛固酮腺瘤,皮质醇腺瘤,嗜铬细胞瘤等良性肿瘤体积一般较小,密度均匀,且边界清楚;而恶性肿瘤表现为不规则,可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结论 综合分析肾上腺肿瘤的各种征象.密切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对大多数病例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马新力;校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端粒酶启动子(hTERT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克隆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启动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hTERT.方法 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hTERT上游序列长约1135 bp的启动子片段,克隆入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上游.测序鉴定.结果 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hTERT启动子DNA序列完全一致,片段长度为1135 bp.结论 人端粒酶启动子的真核表达栽体pEGFP-hTERT构建成功,为hTERTp调控元件用于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田力;李伟伟;李鹏飞;张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不同步骤的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大肠茵群检验初发酵、鉴别平板分离、复发酵三步骤中,一步、二步分别与三步结果的符合率,以便能通过二步法尽快报出结果,做到省时省力.方法 生活饮用水及糕点、面包类食品均采用国标检验方法.结果 一步与三步符合率为饮用水61%,糕点、面包类食品81%,二步结果与三步符合率饮用水93%,糕点、面包类食品为95%.经统计学处理,二步结果与三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笔者认为大批量采集样本时初发酵产酸产气.平板分离菌落典型,革兰染色阴性,便不经复发酵,直接报出结果,可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使公共卫生现场监督人员很快得到科学依据.

    作者:齐月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为基底动脉尖端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中脑、丘脑等缺血症状,也可有枕叶、颞叶症[1].Caplan等[2] 1980首先报道,临床上易误诊,为进一步了解本病,现将我院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TOBS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段英杰;莫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28例临床观察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我院采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覆盖义齿的临床追踪观察60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笔者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2年间收治覆盖义齿修复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60岁,平均51岁.患者咬合较紧,缺牙较多,不愿意或不适合做固定义齿修复.义齿种类分布为总义齿46例,局部义齿14例.覆盖基牙分布:前牙60颗,双尖牙55颗,磨牙55颗,共170颗.

    作者:徐长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二氟沙星注射剂对实验性猪链球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自行研制的复方二氟沙星注射剂对试验性猪链球菌病的病例进行了治疗性研究.方法 测定了复方二氟沙星对C群链球茵小抑菌浓度,并且对人工诱发的猪链球茵病进行三个剂量组的实验性治疗.结果 复方二氟沙星和二氟沙星对C群链球茵的MIC是0.4 mg/L及1.6 mg/L.在治疗实验中,复方二氟沙星的低、中、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且复方二氟沙星的中、高剂量组15d内的增重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二氟沙星对猪链球菌病有显著的疗效,且明显优于二氟沙星,肌肉注射给药剂量为5~10mg/kg·W.

    作者:李丽;王金莉;刘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