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对大鼠脑创伤后能量代谢的影响

董晓峰;刘兴波;李若龙

关键词: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 脑创伤, 能量代谢
摘要:目的 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Actovegin,AC)预处理对于大鼠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脑创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大鼠伤前腹腔注射AC或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7天后制造大鼠脑创伤模型.伤后4小时每组各取10只大鼠采血,测定糖及乳酸含量.采血后将大鼠迅速断头,于伤侧大脑病灶周围取一块脑组织,测糖、乳酸、ATP、ADP及AMP含量并计算能荷(EC).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创伤组血糖含量明显升高,脑糖降低,血及脑中乳酸含量升高,脑组织ATP、ADP、AMP含量及EC下降.而AC逆转上述变化,且高剂量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AC对大鼠脑创伤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反应关系,其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能量代谢而实现的.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60名鞍山地区孕期妇女对铅污染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环境中工业化污染日趋加重,给我们现代化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社会及健康问题,孕期铅暴露对胎儿、婴幼儿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1].孕期妇女的低水平铅暴露对妊娠过程的影响、对子代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远期危害已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武明宇;孙嘉营;封琳;孙莹莹;张尤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二尖瓣狭窄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岁.因发热2天,来诊.查体:神志清.听诊: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各房室大小正常,二尖瓣前、后叶回声均增强,增厚,毛糙(图1),开放受限,瓣口面积约:1.0cm2.M超显示:前、后叶同向运动.

    作者:姜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阿托品、长托宁用于小儿氯胺酮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目前普遍用于短小的小儿手术麻醉中[1].氯胺酮还具有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病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气道分泌物的副作用.本研究以长托宁、阿托品为术前用药,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对血压、心率的影响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王叔衡;丁宝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的B超诊断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正确识别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现将我院自2002年以来,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6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拔牙术前准备的探讨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老年拔牙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其特殊性,多器官疾病及相对应的器官生理衰退使得拔牙手术复杂化,老年患者出现拔牙并发症已经引起口腔科和内科医生的关注[1].如何保证老年人拔牙安全已经成为口腔科医师关注的课题之一.除了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外,充分的拔牙术前准备已显得越来越重要.2005年我们试着改进拔牙术前准备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的ET和CGRP含量的改变及原花青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原花青素50 mg/kg组、100 mg/kg组、200 mg/kg组共5组.24小时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制备组织匀浆,检测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 原花青素50mg/kg和100 mg/kg组ET含量分别为(1.12±1.27)ng/g和(1.65±1.80)ng/g,与缺血对照组(1.80±1.41)n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花青素50 mg/kg和100 mg/kg组CGRP含量分别为(5.81±1.41)ng/g、(4.22±1.21)ng/g,与缺血对照组(3.47±1.05)n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原花青素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T释放及促进CGRP释放有关.佳剂量为50 mg/kg.

    作者:徐东升;闵连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与青年肺结核对比观察

    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在全球呈相对上升的趋势.与1979年相比,我国1990年老年人活动型肺结核患病率下降速度明显慢于非老年人,各地区肺结核患病率的高峰向高年龄化移动[1],在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的今天,对老年肺结核诊断与治疗的研究非常重要.为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入院的老年肺结核116例与同期100例青年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现分析如下.

    作者:许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磨削联合生肌膏治疗急性皮肤擦挫伤

    急性皮肤擦挫伤是由外伤中的复合力所致的急性皮肤损伤,是擦伤和挫伤的并发症.临床上虽非重症,但因其常合并其他部位的创伤加之创面又多为暴露之处、污染重,常遗留遗憾的外观.尤其是面部损伤由于忽视或不正确的治疗常可导致毁容.作者在总结以往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急性皮肤擦挫伤采用早期清创,微创磨削,生肌膏覆盖的治疗方法,临床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宗学;曲巍;马宁;刘学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氢氟酸烧伤的诊断及治疗7例报告

    氢氟酸是一种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无机酸,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子等领域,临床上所见到的氢氟酸烧伤以小面积(即<1%)烧伤为主[1].大面积高浓度的氢氟酸烧伤较少见,但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致残、致死.曾有报道2.5%体表面积烧伤即致死亡[2].本院1993年1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氢氟酸烧伤患者7例,治愈6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芩苷对羟自由基致培养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芩苷(baicalin,Bai)对羟自由基致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48小时后加入Fe2+和半胱氨酸产生羟自由基造成心肌细胞损伤,损伤前30分钟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芩苷作为保护剂.24小时后甲基四唑兰(MTF)法测定心肌细胞活性;试剂盒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心肌细胞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Fe2+和半胱氨酸能明显造成心肌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活性下降、LDH活性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活力下降;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凋亡率增高.黄芩苷4.5μmol/L、9μmol/L、18μmol/L对损伤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使结果受损程度有所改善,并随浓度增加保护作用加强.结论 黄芩苷能减轻羟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降低羟自由基导致培养心肌细胞损伤的凋亡率.

    作者:栾云;郑敏;卢艳;刘义;王良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对大鼠脑创伤后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Actovegin,AC)预处理对于大鼠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脑创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大鼠伤前腹腔注射AC或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7天后制造大鼠脑创伤模型.伤后4小时每组各取10只大鼠采血,测定糖及乳酸含量.采血后将大鼠迅速断头,于伤侧大脑病灶周围取一块脑组织,测糖、乳酸、ATP、ADP及AMP含量并计算能荷(EC).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创伤组血糖含量明显升高,脑糖降低,血及脑中乳酸含量升高,脑组织ATP、ADP、AMP含量及EC下降.而AC逆转上述变化,且高剂量作用更加明显.结论 AC对大鼠脑创伤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反应关系,其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能量代谢而实现的.

    作者:董晓峰;刘兴波;李若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波联合可宝净治疗慢性宫颈炎200例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对于中、重度糜烂微波治疗效果好,但也存在术后有多量水样白带及长时间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的缺点,我们采用可宝净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81例肺内孤立性结节MSCT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81例肺内孤立性结节16层螺旋CT征象,对照组织病理类型,分析二者之间相关性.加深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认知.方法 搜集有完整16层螺旋CT资料及病理证实81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例,对照分析良恶性结节不同CT征象之间差异,肺癌某些征象与分化程度之间关系.结果 典型胸膜凹陷征是肺癌可靠征象;空泡征高度提示肺癌,且腺癌多于鳞癌;含气型肺、纵隔窗缩减率高度提示肺腺癌.血管集束征累及肺静脉者81.03%是肺癌,累及动脉者15.6%为恶性.肺癌常见肿瘤与支气管关系为Ⅰ型,次为Ⅳ型,Ⅴ型少见;良性结节常见者为Ⅴ型,次为Ⅰ型.结论 16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有很高诊断价值.肺癌的一些征象与组织类型与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杨国志;马显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0年回顾分析

    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并获得随访病例182例,经回顾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滨;王文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阴式子宫切除术已有150余年历史,经临床医生不断的改进及完善,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术者技术的娴熟与完善以及人们对微创观念的认识与提高,阴式子宫切除已经逐渐被广大医生所采用,并且手术方法得到了改良,使手术具备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等优点.本文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5年8月期间患子宫良性病变,有子宫全切指征患者共112例,行子宫全切术.其中,改良组为50例,传统组62例,两组进行比较,以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的优点.

    作者:付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蒜素诱导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大蒜素(allicin)对喉癌细胞Hep-2的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喉癌细胞Hep-2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2.5;25.0;50.0;100.0 μg/ml的大蒜素,应用光学显微镜,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剂量大蒜素对喉癌细胞Hep-2的凋亡作用.结果 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喉癌细胞生长密集,细胞成梭形或多角形.大蒜素小剂量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随剂量增加细胞数渐少,高剂量组可见坏死细胞.MTT结果显示大蒜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喉癌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仪表明大蒜素作用后,可将喉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喉癌细胞的凋亡.结论 大蒜素作用后,可有效抑制的喉癌细胞的生长,并可诱导喉癌细胞的凋亡.

    作者:田小娟;康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6例上颌总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

    在口腔修复门诊中,上颌总义齿修复制作难度大、复诊修改的空间小,临床出现问题和复诊的几率也较多,常见的复诊原因是义齿固位差、黏膜压痛、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等.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症胰腺炎20例诊治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6.1%~17.9%.它的临床过程以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为特点.国内外报道其死亡率一般在30%~40%.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重症胰腺炎20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20%,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慢性牙周脓肿35例临床治疗体会

    牙周炎导致的牙周脓肿一般无明显症状,在牙龈表面可见窦道开口,与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形成的慢性牙槽脓肿在临床上不仔细分析极易误诊,而两者因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异.笔者近年来收集慢性牙周脓肿35例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贾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例心脏性猝死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收集我院3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现将其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