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杰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交感神经活化在其病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2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观察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贾永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非关节部位的疼痛,会引起患者不适,甚至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膝部慢性疼痛临床常见,鹅足病变引发的疼痛比肌腱损伤所致者更为常见.但是前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报道较少,现将作者对此症的初步认识报告如下,供探讨.
作者:张学忠;张德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采用脑电反馈结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并与单独使用盐酸氟西汀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锦州市康宁医院2002年1月~2003年2月心理咨询门诊患者.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大于17分;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入组两周前未服用任何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
作者:汪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与0.1875%布比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子宫切除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Ro组与Bu组,每组20例.Ro组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再加入1:20万u的肾上腺素.Bu组硬膜外给予0.1875%布比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再加入1:20万u的肾上腺素.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方面的异同,并观察用药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高止痛平面无差异(P>0.05),T10止痛平面维持时间Ro组非常明显短于Bu组(P<0.01).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1分)和完全阻滞时间(Bromage评分3分)Ro组慢于Bu组(P<0.01).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Ro组短于Bu组(P<0.05).结论硬膜外给予0.25%罗哌卡因-1.5%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子宫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洪刚;傅丽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组织工程学是综合生命科学和工程学原理,通过将体外培养的组织细胞与人工或生物性支架复合构建植骨材料,用于解决骨折及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问题.
作者:蔡琳;孙晓强;秦书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猪甲状腺细胞生长调节及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正常猪甲状腺组织,以细胞单层培养、噻唑蓝(MTT)法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检测不同浓度的atRA(10-8~10-5mol/L)对甲状腺细胞存活率及损伤的影响.结果atR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甲状腺细胞的生长,亦呈剂量依赖性损伤细胞.结论一定浓度的atRA对甲状腺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作者:马宝丰;刘用璋;朱晓敏;孙浩;李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MT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前30min腹腔注射MT,测定脑损伤后1h大鼠大脑皮层GPx、SOD活性及MDA含量并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大脑皮层G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MT预处理能部分反转这种变化;脑水肿减轻.结论MT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Px、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马班友;翟锋;刘兴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s retrac tion syndrome,drs)是一种先天性眼球运动异常.现将本人所见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3~30岁,平均年龄11岁.单眼发病6例(其中左眼4例),双眼发病2例.8例中均无弱视,无其它先天异常.
作者:金丽文;杨育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类手术,其操作方法简便且效果可靠.但其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我们将艾司洛尔应用于颈丛阻滞,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动脉的痉挛,导致肢体缺血甚至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多.为评价溶栓、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以便进一步系统开展此疗法,本文对我科近3年来住院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资料加以总结,以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
作者:李淑媛;杜洪文;孟彦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咳血、头晕20h于2003年8月10日8时入院.既往支气管扩张症10年,高血压8年,血压高达24.0/13.3kPa.查体:BP14.7/10.7kPa,神清,贫血貌,双肺散在干鸣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作者:潘子星;杜振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采用不放气而直接置置管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两种不同置管方法的一次成功率、误吸率及氧饱和度下降率.
作者:刘举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术式很多,但各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我科从1998年以来应用尿道前移术式治疗尿道下裂8例,均未发生尿道瘘口及尿道狭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立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2000~2003年间我院胃镜诊断中发现的胃息肉进行病理分析,并对不同类型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黄莉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汽车噪声对驾驶员听力的影响,作者近期对110名汽车驾驶员进行了听力检查,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观察组为某建筑类工程公司汽车驾驶员共116名,其中大货车驾驶员32名,起重车42名,吊车26名,铲车8名,轿车7名;年龄21~48岁,平均34.8岁.驾驶工龄为1~25年,平均11.5年.对照组为工作环境噪声在55~67dB(A),参加工作1年以上某化纤厂非纺织车间机械维修工人101名,平均年龄31.5岁,平均工龄11年.
作者:王宝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及四肢中小动脉,尤其是下肢血管.其主要表现包括患肢发凉、感觉异常、疼痛(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溃疡、坏疽等.我院自1999~2004年共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5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文生;周红丽;刘志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增多,创伤患者的增加,脂肪栓塞的患者也相应增高,脂肪栓塞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50%~62%.我科8年期间成功救治4例,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武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威尔逊氏(Wilson)病,亦称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全身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少见,发病率约1/20万.现将所见5例报告如下.
作者:甄福祥;吕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妊娠合并阑尾炎发病率为0.1~0.2%[1],可发生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改变,给阑尾炎的诊治增加了困难,如处理不当对母婴的生命安全均可造成严重危协.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了17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思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上常见恒牙列期的青少年,因多数六龄齿严重龋坏无法治疗或缺失前来求治.
作者:赵悦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