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tRA对原代培养的猪甲状腺细胞生存率及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马宝丰;刘用璋;朱晓敏;孙浩;李雪

关键词:ATRA, 乳酸脱氢酶, 维甲酸受体
摘要: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猪甲状腺细胞生长调节及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正常猪甲状腺组织,以细胞单层培养、噻唑蓝(MTT)法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检测不同浓度的atRA(10-8~10-5mol/L)对甲状腺细胞存活率及损伤的影响.结果atR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甲状腺细胞的生长,亦呈剂量依赖性损伤细胞.结论一定浓度的atRA对甲状腺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53例附睾肿物临床病理分析

    附睾肿物在临床上较多见,且好发于青壮年,常影响生殖功能,给患者的心身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现将我院泌尿外科1997~2004年间手术切除的53例附睾肿物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哲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装修房屋室内空气氨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新装修居室空气中氨的污染情况、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同时对室内空气氨污染控制方面提出一些对策供参考.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纳氏试剂比色法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方法.选择两组调查对象,第一组对象为建成1年后且装修完成1~4个月的用不同装修材料进行装修的房屋,共计50户;第二组对象为刚建成的和建成1年后未装修的房屋,各10户.选择客厅和卧室两个采样点,分别测定通风前后室内氨的浓度.结果氨的释放速度很快,一般1年后就可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结论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装修时间越短,氨浓度越大;装修时间相同时,房间装修的程度越高,氨浓度越大;通风能有效的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氨浓度;实木要比人造板材污染轻.

    作者:从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脐血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

    骨组织工程学是综合生命科学和工程学原理,通过将体外培养的组织细胞与人工或生物性支架复合构建植骨材料,用于解决骨折及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问题.

    作者:蔡琳;孙晓强;秦书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碘伏合用治疗Ⅱ°烧伤创面

    自2000年初在门诊对60例Ⅱ°烧伤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碘伏合用进行创面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环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评价

    自1980年Furchgott和Zawadaki发现了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sl cells,EC)释放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对EC功能的研究逐渐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多年的研究证实,内皮功能障碍(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是多种疾病之源,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ED密切相关,逆转失调的内皮功能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趋势.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检测对于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判断、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钢;陶贵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疑患动脉瘤的病人,常规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使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IA)的诊断率升高.一次性手术夹闭所有的动脉瘤,或者分次手术夹闭不同部位的动脉瘤以及一次性栓塞全部动脉瘤或者手术、栓塞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处理多发动脉瘤,是目前处理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多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本文对40例接受外科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孟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atRA对原代培养的猪甲状腺细胞生存率及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猪甲状腺细胞生长调节及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正常猪甲状腺组织,以细胞单层培养、噻唑蓝(MTT)法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检测不同浓度的atRA(10-8~10-5mol/L)对甲状腺细胞存活率及损伤的影响.结果atR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甲状腺细胞的生长,亦呈剂量依赖性损伤细胞.结论一定浓度的atRA对甲状腺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作者:马宝丰;刘用璋;朱晓敏;孙浩;李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添加Vc取代青菜饲育豚鼠的结果分析

    因豚鼠自身体内不能合成Vc,只能从饲料中摄取[1].新鲜水果、青菜(特别是青绿色蔬菜)中含有大量的Vc和水分.饲喂青菜即补充了Vc,又满足了体内对水的需求.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漫长,一年中有7~8个月左右的时间青菜不能自然生长,只能靠冬贮菜饲喂豚鼠.由于Vc易氧化不稳定,青菜长时间存放其有效营养成份特别是其中的Vc和水份被大量破坏和遗失[2],且易腐烂变质,用其饲喂豚鼠易造成豚鼠疾病的发生而给生产和实验研究造成巨大损失.本文采用清洁饮水添加Vc取代青菜的方法以改进豚鼠的传统饲育方式.

    作者:白富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类手术,其操作方法简便且效果可靠.但其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我们将艾司洛尔应用于颈丛阻滞,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17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阑尾炎发病率为0.1~0.2%[1],可发生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由于孕妇特殊的生理改变,给阑尾炎的诊治增加了困难,如处理不当对母婴的生命安全均可造成严重危协.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了17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思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丙戊酸钠对胶质瘤细胞系SHG-44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培养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分化诱导.方法以0.25、0.5、1、2、4mmol/L丙戊酸钠处理SHG-44细胞,用MTT比色、用流式细胞术、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FAP.结果SHG-44细胞经丙戊酸钠处理后:①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②细胞周期受阻,S期细胞比例减少,G1期细胞增多;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表达增强.结论丙戊酸钠能抑制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的增殖,1mmol/L丙戊酸钠能诱导SHG-44细胞发生明显分化.

    作者:倪伟民;衣服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增多,创伤患者的增加,脂肪栓塞的患者也相应增高,脂肪栓塞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50%~62%.我科8年期间成功救治4例,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武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双铂联合方案与PP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54例疗效比较

    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或放疗为主,但对失去手术或放疗机会的晚期病人及手术放疗后复发转移的病人,选用适当药物可能取得良好的姑息疗效.我院自1996年8月~2003年10月起采用卡铂和顺铂(双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4例,并与用PPF方案治疗同期食管癌患者30例对照,比较两组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许艳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1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一种类型,可迅速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甚或猝死,所以对于UA应予积极治疗.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3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褪黑素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T)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MT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前30min腹腔注射MT,测定脑损伤后1h大鼠大脑皮层GPx、SOD活性及MDA含量并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大脑皮层G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MT预处理能部分反转这种变化;脑水肿减轻.结论MT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Px、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马班友;翟锋;刘兴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病人肾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比较苯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人的肾功能影响,观察两药合用能否协同降低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王宁;刘培良;戴宏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水蛭注射液提高组织耐缺氧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水蛭注射液对实验组织缺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白鼠断头试验,计数呼吸持续时间,并做了相关指标的观察.结果水蛭注射液有明显的耐缺氧作用,使断头引起的小鼠全脑缺血导致的张口呼吸时间显著延长.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实验三组呼吸持续时间分别为32.8±3.65、29.8±4.83、24.5±2.07,而对照组为21.09±2.39,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显著,P<0.001.结论水蛭注射液有较强的抗组织缺氧作用.

    作者:肖志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凯时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2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及四肢中小动脉,尤其是下肢血管.其主要表现包括患肢发凉、感觉异常、疼痛(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溃疡、坏疽等.我院自1999~2004年共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5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文生;周红丽;刘志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川芎嗪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AION)是老年常见病.我院自2001年以来使用川芎嗪治疗AION,疗效显著.

    作者:杨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压氧对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探讨

    于2001年2月~2004年3月,应用高压氧治疗28例缺血性脑病,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缺血性脑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男患8例,女患10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6例为全麻和体外循环术后,4例为心肺复苏术后,8例为脑梗塞.

    作者:郑秀坤;王维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