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监控管理

段黎清;赵菊玲;赵宏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消毒灭菌监测, 监控管理
摘要:目的:提高供应室各中心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避免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对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等进行定期监测,并成立以科护士长为组长的质量监控小组,指定质量监控员,每日对供应室各项监测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每周抽查1次,检查结果记录存档,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整改,以全体人员参与质量监控为基础,变事后把关为事先预防,强调过程管理.结果 没有发放不合格的无菌物品,也未发生因消毒灭菌原因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结论 消毒供应室严格有效的质量监测管理是医疗护理工作安全的保障.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 对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对我院612例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继癫痫有52例,通过对他们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8.5%;早发癫痫61.5%,迟发型为38.5%;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为主,皮质与皮质下发病率相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以早发型为主,病灶多见于皮质,死亡率较高.

    作者:温肖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DSA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6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DSA检查,应用导管技术进行栓塞术或灌注血管加压素治疗.结果 DSA阳性率80.88% 治疗有效91.17%.所有病人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检查诊断消化道出血部位确切,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华;王静;马志刚;成业;李延滨;苏兰军;苗咏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心包穿刺并抗结核治疗结核性心包炎

    目的:讨论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心包穿刺并抗结核治疗在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结合11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的治疗恢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率91%,有效率9%,一年后随访,其中8例完全康复,3例失访.结论:心包穿刺治疗能有效缓解心包积液带来的并发症,配合相应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更能有效杀灭结核菌,抑制心包膜的增生,降低通透性,减少炎性反应,方法简单而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阿地里江·肉孜;古丽巴哈尔;刘丹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胎儿骨骼残留子宫内误诊为宫内节育一例

    胎骨残留是孕中钳刮流产术并发症之一,这与人工流产时操作不认真,术后检查不仔细、子宫本身异常等因素有关,可导致患者继发性不孕等并发症.

    作者:王雨卉;刘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道并相关文献分析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紊乱的以红系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导致了形态正常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其祖细胞在缺乏特异性刺激因素的条件下的异常累积.此类疾病目前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已知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多少和是否发病并无明显相关,故进行血清EPO的测定并不能进行此类疾病的确诊.

    作者:吴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14例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胎膜早破与难产、产褥感染以及剖宫产率增高原因的关系研究.方法:全面分析在我院住院214例分娩孕妇胎膜早破所引发的难产、产褥感染以及剖宫产率增高原因及类型.结果:造成胎膜早破比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5.0%,其中难产率达到48.9%,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有胎儿窘迫、臂位、头盆不称以及社会因素等等.讨论:在妇女的妊娠期应该及时重视胎膜早破的发生,同时需要积极寻找导致胎膜早破病因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减少妇女的妊娠期胎膜早破发生率.

    作者:黄世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关于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目的 观察按摩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肩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入院例肩周炎患者应用按摩针灸及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 在入院的全部患者中,据统计全部有效.结论 采用按摩、针灸、功能锻炼使粘连的关节囊、肌腱及韧带等松解,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及肩部营养代谢、松解粘连、解除痉挛,增强肌力及防止肌肉萎缩加快早期治愈.

    作者:刘桂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孝感市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初探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近年来我国青年人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预防孝感市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及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我们对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住院的青年脑卒中病例进行统计,对影响青年人发生脑卒中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丽;余芾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25例,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天.神经生长因子4ml肌内注射,隔日1次,14天一疗程.对照组25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4天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效.

    作者:孙海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手术中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1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的术中高危因素和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容易引起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神经功能障碍、感染等风险,采取的护理配合措施包括手术体位改进、全程有效地X线监测、协助安全有效地进行骨水泥注入、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等.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椎体旁骨水泥渗漏,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充分认识术中主要风险因索.在相应环节做好积极配合.从护理方面协助手术者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张春燕;潘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模式的体会

    本文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就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模式的背景、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与大家交流.

    作者:吕珍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主动地参与护理过程,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晔萍;袁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措施

    腹外疝是外科常见疾病,护理措施到位对于该病的治疗及预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文给出了腹外疝的确切定义及病因的,并概述腹外疝病人的全面护理措施,以期能为腹外疝病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宋丁发;李珂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期教育对窒息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对窒息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制定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案,降低智能落后的程度及发病率.方法 收集2009年~2011年我院生后窒息的10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早教组)和对照组(常规育儿组),对其进行智能发育评估,2年后追踪随访.结果 实验组的正常例数为52例,正常百分数为100%;对照组的正常例数为48例,正常百分数为92.3%.结论 早期教育对窒息儿智能发育有明显的差异,证明了我科制定的对窒息儿的早期教育方案具有可行性.

    作者:叶茹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应用静脉套管针采集血标本的体会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的一个基本功,还有一个就是小儿静脉采集血标本,医生在做治疗之前首先都会要求护士采集血标本,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儿科患儿血标本的收集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我科从2003年开始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后,就用了从套管针中滴血收集标本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应用的体会介绍如下: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应将应用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目的和意义告知患者的家属,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备好用物,留置针(针体与肝素帽分离的那种)、采集血标本的试管,消毒用的棉签,酒精和安尔碘等.

    作者:张秀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室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舒适护理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是每一位护士应尽的责任.门诊输液室是为门诊患者提供治疗的场所.如何为患者在短暂的输液治疗过程中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有一些体会.1 生理舒适1.1 体位舒适护士应帮助患者在输液中选择舒适的体位,尤其是行动不便的患者及无家属陪侍的患者.协助其取适当的体位,使其舒适,同时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取半卧位,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慢性阑尾炎、附件炎取卧位或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从而缓解疼痛.输液完毕,主动为患者按压穿刺部位皮肤,直至不出血为止.

    作者:高莉;王文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两种根管充填位置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中后退充填与恰充两种充填位置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退充填法与恰充法分别对30例单根管的牙周炎患牙进行根管充填,观察6月后,从患者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情况、X线情况三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1周、1月、3月采用后退充填的患者自觉疼痛或不适的患牙、临床检查出现叩痛的患牙比例均低于恰充者;术后1月、3月、6月X线显示采用后退充填的患者牙槽骨重建率达到预期标准的患牙比例均高于恰充者.结论 根管治疗时采用后退充填法其疗效优于恰充法.

    作者:崔晓明;隋广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了剖宫产腹壁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至2007年10年间剖宫产腹壁切口感染患者其孕妇体重、新生儿体重、阴道检查例数、人工破膜例数、是否临产、主刀医师年资、术前白细胞总数、手术持续时间以及剖宫产指征等常见原因.[结果]孕妇体重、新生儿体重,切口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p<0.01).产科干预与切口感染的关系密切,感染组中行阴道检查,人工破膜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组中临产后再行剖宫产及主刀医师年资较低者较多.在切口感染组中以相对性头盆不称及产前感染为指征的剖宫产例数明显增加,而以胎儿窘迫及臀位等为指征的剖宫产例数未见明显增加.感染组的术前白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尽管感染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避免剖腹产腹壁切口感染常见原因的发生,加强对剖腹产的术后护理,有利于降低腹壁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产后产妇恢复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围产期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刘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门诊输液的护理体会

    我院门诊输液室常年输液量都在每天1000人次以上,其中90%为儿科病人.由于婴幼儿口服用药的配合性差,治疗效果不满意,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1],但因为患儿对输液存在恐惧心理,怕痛,易动、易哭,往往不予配合,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有多年门诊输液室工作经验,总结了门诊儿科病人的几点输液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患儿因生病来院就诊,突然变化的环境使他们感到陌生、紧张和恐惧,创造舒适的环境,给予患儿一个轻松的治疗氛围是做好患儿心理护理的前提.

    作者:陈唯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静脉麻醉在急诊洗胃病人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清醒拒绝洗胃病人适宜的洗胃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1年3月以来笔者所在急诊科收治的5例清醒服毒病人拒绝洗胃,通过麻醉师采用丙泊酚注射液实施静脉麻醉致病人意识消失、护士按昏迷病人置胃管法置管完成洗胃术,洗胃全程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5例患者洗胃过程生命体征稳定,指脉氧维持较好.避免了清醒不合作病人强制洗胃引发的外伤、呕吐、误吸等并发症,保持了病人及床单位清洁干燥,洗胃结束后病人清醒快,无头昏头痛不适.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清醒不合作病人置管洗胃临床效果好,值得类似病人借鉴.

    作者:刘天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