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痛疗效观察

邢书娟

关键词:硫酸吗啡控释片, 直肠给药, 治疗癌痛, 患者, 现报告如下, 胃肠道肿瘤, 胃肠道反应, 晚期癌痛, 吞咽困难, 美施康定, 疗效, 口服用药, 给药治疗, 方法, 癌性疼痛, 应用, 临床, 控制, 化疗, 梗阻
摘要:口服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方法在我国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如化疗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胃肠道肿瘤伴梗阻、或因吞咽困难而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针对这些患者我科自2001年10月~2002年3月对20例晚期癌痛病人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直肠给药的方法控制癌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足癣中医外治130例分析

    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我科用中草药治疗13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适应症(1)水疱型常发生于趾间或脚底,表现为成群或分散的水疱,水疱部位较深,伴有强烈瘙痒.

    作者:姚树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豚鼠内耳毛细胞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内耳毛细胞的电镜样品制备较为广泛,方法各不相同.我们介绍的是较为简单的方法,多年实践经验证明这种方法容易掌握,很适合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并能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1与甲状腺关系的研究现状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种细胞因子,与甲状腺关系密切,在甲状腺稳态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永丽;刘用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鼠睾丸Leydig细胞的分离纯化技术方法研究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Leydig细胞及其调控因素,采用本实验以获取较高纯度(60%~85% ,甚至 90%以上)的Leydig细胞.方法利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简便迅捷地获取较高纯度(60%~85%,甚至 90%以上)的Leydig细胞.结果得到较高纯度(60%~85% , 甚至 90%以上)的Leydig细胞.结论本实验采用简便迅捷的方法,虽然不能得到高纯度(95%以上)的Leydig细胞,但可以用简单的设备,较短的时间,获得满足实验要求的较高纯度(60%~85%,甚至 90%以上)的Leydig细胞,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取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Leydig细胞克隆,为进一步研究这种细胞提供了条件.

    作者:于利;姜恩魁;李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严重多发复合伤抢救成功1例体会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27岁,于2003年9月21日入院,因工作中不慎被汽车连续两次碾轧腹部.伤后1h入院.查体:血压12.6/8kPa 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神清、精神萎靡、肢端湿冷、呼吸急促、头面部呈青紫色,可见多处出血点,双眼球结膜大片状出血,左侧呼吸运动受限,第四肋以下叩诊浊音,左肺呼吸音消失,腹部饱满,上腹部及右下腹明显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消失.腹穿抽出不凝血4ml,抽取较轻松.

    作者:王增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5例高校篮球运动员膝部损伤分析

    目的探讨大学生运动员膝部损伤的机制及损伤原因,提出预防损伤的措施.方法对锦州市三所高校35例篮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侧副韧带损伤9例(25.71%),半月板损伤10例(28.57%),髌骨劳损8例(22.86%).结论膝关节损伤同篮球运动的特殊技术要求有密切关系,训练应有针对性,加强医务监督.

    作者:朱宏伟;孙幼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胃镜高频电圈套切除胃息肉56例

    我科自1998年1月~2003年7月在胃镜所用高频电圈套切除胃部息肉共56例,切除息肉72颗.1 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9例,女17例.年龄在28~75岁之间,平均48岁.

    作者:冉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吗啡治疗癌痛比较

    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镇痛药,其分子量小,脂溶性好,刺激性小,镇痛作用是同剂量吗啡的50~100倍,并且排除率高,使用方便.

    作者:曲雁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基因转染BMSC与BGC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hBMP-2)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生物活性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抽取成兔胫骨骨髓组织,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脂质体法介导将hBMP-2基因转入培养的BMSCs,G418筛选,取阳性克隆,继续培养.分为实验组(转染的细胞与BGC复合),对照组(单纯转染的细胞),不同时间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并进行细胞微量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结果原位杂交证实基因转染成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证实转染的细胞无致瘤性,转染的BMSCs体外培养时复合或不复合BGC均生长良好,BGC利于细胞的贴附、生长与增殖,并对细胞的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基因转染的BMSCs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BGC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基因转染的BMSCs复合BGC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玉华;秦书俭;郑德宇;黄欣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眼内注气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11例报道

    视网膜脱离是致盲性眼病,通常需要手术治愈,眼内注气作为视网膜脱离手术辅助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明显,现将我院11例施行了眼内注气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依璐;马利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7┐)牙根切除术后利用固定桥修复(65┐)缺失

    牙根切除术后又称截根术或断根术,是清除多根牙深牙周袋的一种方法.手术时从根分叉处除去多根牙的一个或两个已不能保留的牙根,其余一个或两个牙根进行根管治疗术.

    作者:李新;刘汉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闪光与模式视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比较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觉系统电生理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很大进展.已成为从视觉通路的不同水平记录出不同的生物电反应可能.其中,临床上主要用皮层VEP作为检测手段,简称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VEP可依据刺激形态、刺激率、刺激方式分类为模式光VEP,弥散光VEP及其它类型.本室对60例患不同程度视觉障碍者分别给予模式及闪光刺激检测VEP,以期寻求佳刺激方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78例Ⅱ型糖尿病人肌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收治的Ⅱ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的肌电图.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性别、年龄无关,与病程、空腹血糖、HbA1c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病程增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控制空腹血糖及HbA1c有助于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作者:王玉霞;刘晓璐;袁风山;阎曼;张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法的比较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局麻药,具有运动和感觉分离的特性,临床常用于乳癌根治术等上胸段手术的麻醉.本实验将0.5%罗哌卡因用于成人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与布比卡因作比较.

    作者:张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NGF对小脑皮质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小脑变性疾病提供新的措施.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SD乳鼠小脑皮质细胞建立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模型.为观察NGF对受损细胞的保护作用,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和细胞代谢情况;利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Glu(500μmol/L)作用5min可诱导小脑神经细胞凋亡.MTT法计数结果显示,NGF高剂量治疗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外源性NGF能够减轻大鼠小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赵宝东;王艳辉;赵春玉;李艳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合酶异构体在豚鼠耳蜗的定位表达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三型异构体在豚鼠耳蜗的定位表达,探讨NO在内耳听觉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白色豚鼠10只,制备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豚鼠耳蜗内NOS三型异构体的定位表达.结果神经元型NOSⅠ和内皮型NOSⅢ免疫反应活性见于耳蜗螺旋器的内、外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此外,NOSⅠ和Ⅲ染色也见于血管纹边缘细胞、螺旋韧带细胞和神经纤维.而诱导型NOSⅡ免疫反应活性在生理状态下也见于耳蜗的各上述部位.结论 NO在哺乳类耳蜗神经传导、血流调节及细胞毒性等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爱梅;姜恩魁;高东明;焦金菊;周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类风湿因子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假阳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浓度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假阳性之间的关系,为排除该抗体的假阳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RF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抗HAV-IgM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实验组RF明显增高,且与抗HAV-IgM检测的光密度OD值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结论抗HAV-IgM阳性的确定应依据临床症状、病史、年龄及RF水平来综合判定以降低假阳性.

    作者:王红梅;赵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膜后畸胎瘤致T波倒置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9岁.3年前体检发现腹腔内有一包块,无任何不适感,近期包块增大来诊.既往:健康.体检:BP 16/10kPa,心率71次/min,心界不大,心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上腹部可触及巨大包块,表面光滑,但边界不清,质地硬, 无触痛,肝脾未触及.

    作者:程关宇;周翠华;高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自体血回输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指使用吸引器等装置回收手术中,手术后或因外伤等原因从人体内流出的血液,然后再回输于病人的自体输血法[1] .我院于2003年4月15日引进国产BW-8100血液回收机,采用红细胞式血液回收方法,配合心脏直视手术15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柜式消毒不同取样点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的影响

    葡萄糖注射液是常用的静脉输液,在配制中需热压灭菌,易产生黄色的物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则颜色越深.其原因是葡萄糖受热分解而形成葡萄糖酸及分解产物5-HMF(5-羟甲基糠醛),进而分解为甲酸,乙酰丙酸和一种有色物质而致溶液变黄及pH值下降,颜色的深浅和5-HMF的生成量成正比.

    作者:张淑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