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征;李艳芹
超声医学是将物理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由于超声诊断技术采用的超声波是频率在20KHz以上的机械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能量集中、方向性强、贯穿本领大等优点[1],且超声波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不像X射线具有累积效应,与X射线不同,超声能量还不足以引起危险的电力损害.因此,超声诊断具有安全、价廉、可实时动态成像的优点.超声影像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与X-CT、MRI、RNI相比有其独到之处[2] .
作者:高光虹;李福星;金宝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足癣俗称脚气,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我科用中草药治疗13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适应症(1)水疱型常发生于趾间或脚底,表现为成群或分散的水疱,水疱部位较深,伴有强烈瘙痒.
作者:姚树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儿科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收治诊断为口腔溃疡患儿60例,采用思密达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治疗方法1.1 对象 本文病例为门诊由各种疾病所致口腔溃疡患儿共60例,男38例,女22例,其中<1岁22例;2岁18例;3岁12例;>3岁8例;病程2~6d.60例患儿除基础疾病的表现外,均发现齿龈和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口唇、舌面、颊、腭部见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散在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见灰白色或黄色物覆盖.
作者:霍文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视网膜脱离是致盲性眼病,通常需要手术治愈,眼内注气作为视网膜脱离手术辅助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明显,现将我院11例施行了眼内注气的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依璐;马利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葡萄糖注射液是常用的静脉输液,在配制中需热压灭菌,易产生黄色的物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则颜色越深.其原因是葡萄糖受热分解而形成葡萄糖酸及分解产物5-HMF(5-羟甲基糠醛),进而分解为甲酸,乙酰丙酸和一种有色物质而致溶液变黄及pH值下降,颜色的深浅和5-HMF的生成量成正比.
作者:张淑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市小学生龋齿发病特点和规律. 方法我们于1999~2002年对市区内在校学前班及1~5年级小学生进行每年一次龋病情况调查.结果患龋率由76.95%下降到62.17%,8岁组小学生患龋率高.结论我市牙防工作初见成效,但与口腔健康目标相距甚远,应加大牙防工作力度.
作者:杨敏;杨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2003年收治的1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以上腹部包块伴有或不伴有压迫症状就诊.行肿瘤摘除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体尾部及脾切除术7例,术后胰瘘2例.经病理证实恶性2例.结论体征、B超和CT是发现本病的重要手段.应将病理学检查和肿瘤生物学活性结合起来判定良恶性.手术切除肿瘤是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朱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少见类型.本文对13例脑静脉窦血栓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巴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前尖锐湿疣是比较多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加,激光、红外光、电灼、微波等物理治疗手段是治疗尖锐湿疣的主要方法,但仅仅单纯使用物理治疗复发率较高.为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我院门诊妇科开展CO2激光配合干扰素局部注射48例,治疗效果满意,具体详情如下.
作者:王晓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4月~2003年4月用内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50例,疗效满意,经归纳与总结,结合资料,浅谈一些治疗体会.
作者:王宝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纹状体作为基底神经节信息处理通路中的重要环节,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均相当复杂,并受多种神经递质所调控.目前看来,NO这种神经递质可影响纹状体神经元而引起DA含量的改变,在纹状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春娜;刘新宇;高东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100例前臂外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A组采用传统一针法阻滞,B组采用两针法阻滞.
作者:万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四环素对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缺血模型组和四环素治疗组3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计算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死亡率,测量脑梗死体积,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评定四环素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死亡率及梗塞体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且神经元超微结构有轻微改变.结论盐酸四环素可能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明;穆长征;马羽;李强;王冬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三型异构体在豚鼠耳蜗的定位表达,探讨NO在内耳听觉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白色豚鼠10只,制备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豚鼠耳蜗内NOS三型异构体的定位表达.结果神经元型NOSⅠ和内皮型NOSⅢ免疫反应活性见于耳蜗螺旋器的内、外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此外,NOSⅠ和Ⅲ染色也见于血管纹边缘细胞、螺旋韧带细胞和神经纤维.而诱导型NOSⅡ免疫反应活性在生理状态下也见于耳蜗的各上述部位.结论 NO在哺乳类耳蜗神经传导、血流调节及细胞毒性等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爱梅;姜恩魁;高东明;焦金菊;周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节常见病、多发病,本文作者近2年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4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红;田广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自制的胰岛素毫微球给糖尿病大鼠口服、灌肠后的血糖变化,以研制一种生物利用度高的胰岛素非注射制剂.方法应用pH≥7时溶解的甲基丙烯酸Ⅲ经乳化聚合法制成胰岛素毫微球给糖尿病大鼠口服、灌肠、观察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糖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口服胰岛素毫微球后,血糖在0.5h开始降低,1~3h达高峰,7h内血糖维持在较低水平.胰岛素毫微球给糖尿病大鼠灌肠后,0.5~1h降糖作用达高峰,降血糖作用强于口服给药,但持续时间较口服给药短,3~5h血糖维持在较低水平,7h血糖恢复接近用药前水平.结论自制的胰岛素毫微球无论口服还是灌肠对糖尿病大鼠均有明显的降糖作用,灌肠组降血糖作用起效快,降血糖作用强于口服给药,但持续时间较口服给药短.结肠对胰岛素毫微球有良好的吸收作用.
作者:于晓玲;陈志坚;马志华;张凤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芬太尼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属强效麻醉镇痛药,其分子量小,脂溶性好,刺激性小,镇痛作用是同剂量吗啡的50~100倍,并且排除率高,使用方便.
作者:曲雁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浓度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假阳性之间的关系,为排除该抗体的假阳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RF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抗HAV-IgM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实验组RF明显增高,且与抗HAV-IgM检测的光密度OD值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结论抗HAV-IgM阳性的确定应依据临床症状、病史、年龄及RF水平来综合判定以降低假阳性.
作者:王红梅;赵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高压系统是电镜的重要组成部分.JEM-1200EX电镜的高压电路主要由高压发生电路、稳定、控制电路、电子枪灯丝加热电路和偏压可变电路等构成.由于本系统的构成比较复杂,对于一些较为少见的故障需要认真的分析和仔细的检查.本文将电镜在使用中出现的随机性高压系统故障的检查和排除作一介绍.
作者:李艳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hBMP-2)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生物活性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抽取成兔胫骨骨髓组织,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脂质体法介导将hBMP-2基因转入培养的BMSCs,G418筛选,取阳性克隆,继续培养.分为实验组(转染的细胞与BGC复合),对照组(单纯转染的细胞),不同时间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并进行细胞微量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结果原位杂交证实基因转染成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证实转染的细胞无致瘤性,转染的BMSCs体外培养时复合或不复合BGC均生长良好,BGC利于细胞的贴附、生长与增殖,并对细胞的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基因转染的BMSCs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BGC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基因转染的BMSCs复合BGC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玉华;秦书俭;郑德宇;黄欣书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