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精神症状首发的肝豆状核变性2例报告

贺连生

关键词:精神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 角膜色素环, 肢体震颤, 精神异常, 易误诊, 精神科, 肌强直, 肝硬化, 病例, 报告
摘要: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剧的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困难、精神症状、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因部分病例以精神异常为首发而就诊于精神科而易误诊.现将2例报告如下.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玉竹提取物B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玉竹提取物B(EB-PAOA)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CL-187细胞与不同浓度的EB-PAOA共育,通过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活细胞及固定染色后的细胞进行了观察,确认有无凋亡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了CL-187细胞周期的变化和凋亡率.结果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大量具有典型特征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出现了凋亡峰,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结论EB-PAOA能够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这可能是EB-PAOA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尘远;刘艳华;李淑华;潘兴瑜;杨光;吕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病.我院自1993年8月~2002年5月共收治145例该病患者,现就其治疗问题谈谈体会.

    作者:刘凤山;白景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我们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2000~2002年间全部新发病例中随机抽取400例老年卒中病例和180例中年病例,进行脑卒中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世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短程抗生素疗法在腹部手术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短程抗生素在预防外科手术区感染的效果.方法10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围手术期短程用药组(术后用药1d)及长程用药组(术后用药3d)预防手术感染.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手术种类上均无差异.预防用抗生素为奈替米星合并使用甲硝唑.结果短程用药组感染率为2%(1/50)长程用药组感染率为4%(2/50),2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即可有效预防术后手术区感染,从药物经济学和合理用药的角度来说也优于长期用药.

    作者:崔俊宏;陆航;顾立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HFRS)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为主要表现.为了探讨HFRS患者各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我们测定了52例HFRS患者发病不同时期CRP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占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猪资源家系中肉质性状基因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猪肉质性状主基因的定位方法及定位区间方法以3头英系大白公猪和7头梅山母猪建立F2资源家系,随机选留屠宰147头F2代个体,获得肉质性状表型数据.对家系内所有个体1、2、3、4、6和7号染色体上的4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判定基因型.利用线性模型小二乘法对肉质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区间定位,利用置换法确定显著性阈值.结果猪4号染色体(SSC4)上肌内脂肪QTL接近染色体显著水平,达到建议水平.SSC2、6和7上定位了肌肉含水量QTL,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P<0.05或P<0.01).肌肉含水量QTL均有印迹效应,梅山和大白猪各有增效基因.结论QTL定位时,不同的资源群体,定位的结果有差异.

    作者:苏玉虹;刘艳华;熊远著;张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应用螺纹根管桩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残根残冠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笔者2000年5月~2002年5月2年间,先后收治前牙残根残冠患者51例(70颗牙齿),其中男性患者38例(52颗牙齿),女性患者13例(18颗牙齿),年龄16~55岁,笔者采用螺纹钉加光固化树脂核,再以烤瓷全冠修复,经半年至2年的随访观察,修复程度良好,达到了美观的效果,同时对残根冠加以保存.

    作者:屈志萍;李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本地犬染色体常规核型与G带研究

    目的为培育近交系实验用犬新品系提供遗传指标.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及分析.结果本地犬的常规染色体核型2n=78,雌性为78,XX,雄性为78,XY.G带核型可以明确区分1~21号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结论通过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犬的分子原位杂交和基因定位奠定基础.

    作者:刘艳华;苏玉虹;巴彩凤;俞敏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772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检查结果分析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本文对1772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支气管及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20例

    我院从1993年8月~2001年6月间,用支气管及血管成形术治疗肺癌20例,现就其手术治疗体会及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黄常清;丁卫忠;袁普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T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53例报告

    我院于1998年9月~2002年4月对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下采用LXS-Ⅲ型颅内血肿碎吸器行血肿微创清除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胫骨前方皮肤缺损41例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8~2002年间共治疗胫骨前方皮肤缺损、骨外露患者41例,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大72岁,小14岁,平均37岁.左侧肢体19例,右侧肢体22例.清洁创面34例,感染创面7例,其中绿脓杆菌感染2例,金葡菌感染1例,杂菌感染4例.

    作者:张仲明;李锦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NGF对丙烯酰胺引起小脑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NGF对丙烯酰胺引起小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丙烯酰胺诱导的小脑神经细胞凋亡模型,并利用腹腔注射方法观察NGF的保护作用.结果从行为学检测丙烯酰胺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后自主行为活动情况,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自主性行为的活动次数明显减少.生化指标模型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小脑组织中谷光甘肽和肌酸激酶含量明显减少(P<0.01).从形态学观察模型对照组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凋亡明显,细胞数明显减少.NGF(1000,2000u/kg)能够使谷光甘肽和肌酸激酶含量增加,细胞形态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NGF能够抑制丙烯酰胺诱导的小脑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王艳辉;赵宝东;赵春玉;李艳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镜微波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日本产宾得-3300型电子胃镜及南京产METI-IVC系列内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5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进行微波治疗.结果48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进行微波治疗后疗效满意.结论内镜微波治疗是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娅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髌骨骨折的治疗

    髌骨是全身骨骼中大的种子骨,其骨折的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65%,对于无移位髌骨骨折,不需手法复位,只需抽出关节内积血,包扎,用长腿石膏托或管型固定患肢于伸直位3~4周,同时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去除石膏后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

    作者:周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4~2001年对48例60足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斯氏针、螺丝钉内固定治疗,48例患者4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1~5年,平均19.2个月.结果按疗效评定标准,本组60足中,优34足,良19足,差7足,优良率88.3%.结论对于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玉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口腔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1997年以来,我们在实施小儿口腔手术麻醉时,先肌肉注射氯胺酮、安定等维持,行小儿口腔手术1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海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漏诊原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1999~2003年,我科共收治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漏诊病例18例,均于二期手术或/和肌电图检查证实.

    作者:齐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下橄榄核微血管构筑研究

    目的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观测下橄榄核内动脉来源、分类形态及血管密度.方法用甲醛墨汁灌注,石蜡水平切片及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显微图象分析仪器测量.结果下橄榄核主干比较粗,略有弯曲,主干及各级分支共同构成了血管网.结论下橄榄核动脉进入核门的为橄榄内侧动脉;在核周发分支分布于核为橄榄外侧动脉.

    作者:李德华;刘学;于锦泰;杨光;吕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应用经腹壁超声及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7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直肠超声较经腹壁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更具敏感性,二者对该病的检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能量图方法可以更清晰显示前列腺内异常病变区血流且阻力指数明显增高.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早期提示前列腺癌,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及预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曲虹;臧福波;闻月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锦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