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选穴规律探讨

李景兴;张泓;匡静之;鲍秋影;林修平;张雨辰;艾坤

关键词:尿潴留, 针灸, 脊髓损伤, 选穴规律
摘要:目的:总结近10年间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检索近10年国内外用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合格文献19篇,研究发现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选取经络以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所选主穴以关元、中极、次移、三阴交为多.结论:以局部解剖结构以及排尿反射神经传导路径为基础采用循经取穴、取用“特定穴”及局部取穴是针灸治疗SCI后尿潴留的规律和特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正安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治疗烧伤感染创面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对大鼠浅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取24只大鼠,在其背部建立浅Ⅱ度烧伤创面感染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野木瓜组、美宝组.对大鼠进行皮肤刺激实验和治疗实验,通过检测创面面积变化、愈合率、脱痂率、完全脱痂时间,观察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100 mg/mL)对烧伤感染创面的影响.结果:三组连续给药后,野木瓜组与生理盐水组、美宝组比较,创面红肿消退快、结痂快、渗出液少、完全脱痂时间短.结论:野木瓜丙酮粗提物水溶液(100 mg/mL)对大鼠烧伤感染有治疗作用.

    作者:金李芬;邱顺华;钱民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中医药治疗进展

    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大量蛋白尿为慢性肾衰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蛋白尿对延缓肾功能恶化尤为重要.中医药在治疗蛋白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用、中成药、穴位注射以及中医外治法等,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蛋白尿,文章总结了近三年中医药治疗蛋白尿的研究进展.

    作者:阳贵林;周家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针刺法配合高压氧治疗中风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法配合高压氧治疗中风软瘫期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软瘫期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分期针刺之软瘫期刺法+高压氧)和对照组(传统针刺+高压氧),每组30例.治疗前、后均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对中风后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FMA、FIM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风软瘫期肢体功能障碍方面,分期针刺之软瘫期刺法配合高压氧治疗优于传统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

    作者:邝伟川;刘悦;黄凡;张萍;靳丹丹;杨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刘宇新教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拾萃

    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论述刘宇新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作者:刘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风痛宁颗粒中粉防己碱含量

    目的:建立风痛宁颗粒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痛宁颗粒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0.3%二乙胺(80∶20);流速:1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粉防己碱进样量在0.0314~0.376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8%,RSD为0.76%.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防己碱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秀琴;吕佳;赵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孙桂芝教授诊疗乳腺癌经验探析

    导师孙桂芝教授在乳腺癌的中西医诊疗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主张乳腺癌宜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佳,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应及早手术治疗,术后可在放化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扶正祛邪,防止其复发转移,常可取得较好疗效.根据“乳腺”在肝胃经之所过,晚期常“烂开如翻花石榴”,借鉴“疡科”诊疗思想,予以“清上扶下”为指导原则,通过疏肝和胃、健脾养血、益肾填精、抗癌解毒、祛腐生肌等法取得长期疗效.

    作者:顾恪波;王逊;何立丽;孙桂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化痰降浊法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降浊法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采用口服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化痰降浊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浆Hcy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压及血浆Hcy的疗效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降浊法配合降压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能增强降压疗效,改善病人症状,并降低血浆Hcy浓度,从而更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庞英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各家学说中寓含的中医治疗老年病特点探讨

    文章立足现代医学老年人疾病的特点,着眼中医金元明清各家学说,挖掘中医治疗老年病特点,从中叙述了中医学的治疗优势,全文以张觉人教授37年临床实践经验加以佐证.

    作者:夏鹏飞;余莉萍;甘盼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免疫球蛋白J链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候肝纤维化相关性研究初探

    对慢性乙肝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规律的探索研究中,发现慢性乙肝五种中医证型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存在多个蛋白质表达差异,其中,免疫球蛋白J链(IG-J)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改变有较强的相关性.探讨免疫球蛋白J链作为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可能性,为临床乙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医临床辨识慢性乙肝中医证候纤维化反应状况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化指标,终为进一步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候本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庆;魏嵋;刘友平;张茂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脂代谢异常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明确发病机制,为防治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收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病例23例(实验组),髋骨关节炎病例21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肝功能、血脂六项、血液流变学、组织形态学的差异,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实验组谷氨酰转氨酶(GG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200/s(全血高切黏度)、30/s(全血中切黏度)、3/s(全血低切黏度)、HCT(红细胞压积)、ESR(血沉)、γc(血液屈服应力)、η c(卡松黏度)、HRV(全血高切还原黏度)、MRV(全血中切还原黏度)、LRV(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的空骨陷窝百分数和大脂肪细胞直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痰瘀蕴结型股骨头坏死与脂代谢异常明确相关,脂代谢异常可能会导致脂肪栓塞、脂肪细胞增殖肥大、骨细胞脂肪变性、血液呈高黏滞状态,终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作者:梁笃;陈群群;王海彬;周驰;董路珏;何建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输血申请单与临床输血记录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中的意义

    目的:结合国家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实施细则有关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中对临床输血病历记录的要求,探讨临床输血申请单审核、临床输血病历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以提高临床输血的质量,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方法:针对本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患者临床输血申请单2828份及抽查输血病历1450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2828份输血申请单中有529份填写不合格,占总数的18.7%;抽查输血病历1023份,占输血病历的70.5%,不合格病例172份,占16.8%.结论: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制定临床用血记录规章制度与流程,加强临床医护人员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规范临床输血病历记录,定期进行临床输血病历检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进行.

    作者:李清;文军;郭祥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建构主义理论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应用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些教学法,通过情境设定和协作学习,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法中空泛、不灵活的缺点,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路;王凌志;王德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传统五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五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蒸气浴、针灸加电针、颈椎病推拿、雷火灸、拔罐放血这五种中医治疗方法和手段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96例住院患者,治愈79例,显效73例,有效3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五联疗法可以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作者:董宪传;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陈莹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总结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而出现的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的症状.陈莹教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主,还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关,因虚至瘀,善用补肾、健脾、养肝、活血化瘀之法治疗.举病例加以论述.

    作者:周丹;陈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马智教授从肝论治郁病经验

    马智教授从肝论治郁病,认为郁病多由气机不畅而致,日久可化热、挟痰、生瘀、耗气、伤阴.治疗以疏肝行气为主,兼以清热、化痰、活血、养阴、益气等法,并自创解郁汤,作为治疗郁病的基础方,临床疗效显著.并举验案2则,以临床借鉴.

    作者:张海涛;李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可佳教授从肝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经验总结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为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月经后期”“经量过少”“闭经”“不孕”等疾病的某些证型.作者总结黄可佳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从肝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经验.

    作者:刘英蕾;黄可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王瑞平教授治乳腺癌经验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王瑞平教授对于乳腺癌有着系统独到的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乳腺癌的治疗不离肝脾肾,针对目前治疗现状,将乳腺癌分为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余毒未清四型,吾师治疗乳腺癌灵活用药,随症加减,颇受疗效.

    作者:刘包欣子;邹玺;周锦勇;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医研究近况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和肺泡壁的恶性肿瘤,现代医学认为肺癌恶性程度高,难以治愈.西医药物治疗、放化疗往往副作用明显,且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通过对肺癌病因病机的研究,在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出发,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倩倩;梁勇;叶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治未病”角度探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以期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晓宁;张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柠檬烯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金桔中柠檬烯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金桔中柠檬烯的提取工艺,并用GC法对挥发油中的柠檬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0 ℃,萃取压力200 bar,萃取时间4h,萃取率为16.46mg/g.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金桔中柠檬烯,操作简便,收率高.

    作者:廖昌军;臧志和;黄亚;郑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