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丹军;侯宝霞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心内科手治疗的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变化程度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基本相近(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心房内经均显著缩小(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此外,研究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应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再障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妊娠合并再障患者的产前、产中及产后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结果:36例妊娠合并再障的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无一例合并大出血、感染现象.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合并再障患者顺利分娩,并可预防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是保证母婴平安的关键.
作者:郎拥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运用品管圈做好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ICU备用仪器设备完好率的效果观察.方法:运用品管圈,对仪器设备未在备用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干预.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6个月后,备用仪器设备的完好率由实施前的70%提高到96%.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ICU备用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可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加责任意识,有效提高ICU的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叶敏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美沙酮门诊脱失病人与在治病人在人口学特征、家庭功能、治疗前吸毒情况、违法行为几个方面存在差异,从而为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在治病人与脱失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治病人与脱失病人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脱失病人存在诸多问题,在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中要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徐逸萍;杨自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服务作为一种竞争手段越来越得到重视.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热情接待患者,做到以病人为本,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及技术水平,带动和促进全科科研工作的开展,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赵中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和护理配合为促进创面愈合治疗疗效.方法:从2007年 6 月至 2012 年 12月我院住院应用VSD 治疗的 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各 40 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但治疗组加强护理配合.结果:80例患者的 138 个创面经VAC 治疗后,所有创面在 1-7d 内达到清洁的标准.治疗时间14天至93天,其中102个创面愈合好,无明显瘢痕;36个创面分泌物减少,有新生的健康肉芽生长,创面的面积缩小.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良好的护理技术,明显利于肢体创面的愈合.
作者:胡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护理人员心肺复苏中行胸外按压的正确性和效果,找出操作中的不规范环节,为今后的护理急救工作改进提供良好依据.方法:对我院100名护理人员分批进行心肺复苏中行胸外按压培训,通过分析其按压的部位、按压的频率和按压有效性三方面考核胸外按压的质量.结果:所有护理人员均通过考核,但考核中发现,随着按压时间推移,按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均下降.结论:护理人员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时,由于体力因素、心理因素和操作不规范等,常可导致按压部位不准确,按压频率不均匀,按压有效性差等问题,应针对护理人员的缺点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胸外按压操作有效性.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的方法要点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尽早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5名治疗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治愈23例,良好2例,无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2%观察组患者25例保守治疗治愈出院4例,良好14例,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再行手术者6例,死亡1例.对照组有效率为72%,治愈率16%,无效率28%.结论:急性胆囊炎实行胆囊全切术是可行的,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选用对患者合适的 有利于患者恢复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海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时机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2例,依据临床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差异分为观察组(72h内治疗组)和对照组(72h外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高压氧治疗实践.结果:72h内治疗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及治愈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是临床有效措施,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凤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在当今社会中,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我国每年有200多万的患者发病,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不能治愈.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是肿瘤患者晚期的主要症状之一.资料表明,很多晚期的肿瘤患者都会知道自己所剩时间不多,同时疾病本身也带来很大的肉体折磨,因而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会承受非常大的痛苦.[1]目前癌痛的现状,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邢沫等调查研究,临床统计约有70%的癌症患者伴有癌痛现状.[2]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疼痛控制可能是他们唯一减少痛苦,可以接受和受益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临床上目前也在非药物干预上广泛推广.因此,对于晚期癌痛重度疼痛的患者选择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但是在对于晚期癌痛患者来说非药物干预不仅无药物治疗疼痛又无创伤,所以现本文就将非药物干预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0年3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本组67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疗效为优者60例,疗效为良者4例,疗效优良率为95.5%.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海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课题目的在于调查本地区儿童在不同时期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情况,了解微量元素测定的必要性.通过使用北京博辉创新光电技术股份公司生产的BH5100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我院门诊及幼儿园体检的2030例0~13岁儿童进行末梢全血铜、锌、钙、镁、铁的浓度测定,并将儿童按年龄分为4个阶段,以仪器厂方提供的不同年龄阶段 5种元素含量的参考值作为对照进行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不同年龄组间锌、铁缺乏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说明淄博地区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以锌缺乏为普遍,铁、钙次之.微量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因此应重视对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提倡在儿童发育的不同阶段,给予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膳食营养调节,从而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
作者:王庆余;崔天根;王崇光;邢涛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骨科损伤的患者运用中医补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进行就诊的50例骨损伤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中医补法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7天、15天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进行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两项指标变化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两项指标差异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骨损伤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补法,可以起到接骨续筋,加快骨痂形成,明显缩短治疗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补肾益肝、健脾养胃以及补气益血等功效.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临泉县地区土壤中的铅.方法:利用湿法消解法测定测定中的铅.结果:对20份土壤样品分别测定,测定值均在国家限制以下.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良好,精密度为2.88%.平行测定时准确度相对偏差为0.3-4.4%,在允许值范围内.结论:对临泉县的去20份土壤样品铅的测定,其结果 符合国家限值要求.
作者:王安建;陈建生;刘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对44例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能减轻负性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其康复.
作者:叶美娥;金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批判的医学人类学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医疗化现象进行了广泛讨论,分娩的医疗化亦是其中一大主题.本研究对贵州岜沙苗寨生育文化进行了田野工作考察,并以当地妇女的分娩空间与垂直式生产为例,对分娩医疗化进行了讨论和反思.本文的主要观点为:分娩是一种自然、健康、正常的生理过程,分娩医疗化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其背后彰显了权力的更迭.并且,分娩医疗化的社会建构不适用于岜沙这样的传统少数民族社会.本文是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分娩医疗化的批判,对于我国批判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作者:刘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主治医师查房能及时了解病患的情况,根据情况做出决定和治疗方案,还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主治医师查房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工作中也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对医师查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作者:傅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自拟处方对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病历,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处方药(包括何首乌、生大黄、苦参、防风、薄荷脑等),每日一次.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d),2组以10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为有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55%,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 15%、25%,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自拟处方药对皮肤瘙痒症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我院658例精神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住院精神病患者65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住院精神病患者512例,使用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所用抗精神病药日均剂量明显减少,联合用药明显减少,副作用减少,与抗胆碱能药苯海索合用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并且复发率下降,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前景可观.
作者:牟艳卉;陈昭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对185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和观察.结果:176例断指再植患者再植成活,9例断指出现循环障碍坏死.结论:合理、有效的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和观察对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是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马秀伶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