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梁彩红;王安;管金艳

关键词:肩关节镜, 肩袖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功能锻炼
摘要:目的:探讨关于对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肩关节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本院骨科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6例患者随访8~15个月,结果根据美国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优28例,良6例,可2例.结论:对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实施适时、适度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促进肩关节功能早日康复.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应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5例.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5(29-53)岁.均为单节段骨折,其中T11 4例T12 11例,L1 24例,L2 6例.骨折Denis分类:A型11例,B型27例,E型7例.35例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ASIA分级A级3例,B级6例,C级11例,D级15例.经胸膜外腹膜后入路15例,经腹膜后人路30例,均采用Antares脊柱内固定系统同定.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2±53min,出血量平均550±105ml,胸腔引流时间3~7d,平均3.5d.伤口均一期愈合,2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患者术后肺不张,治疗后均顺利康复.术前平均局部后凸角21°±7.3°,术后4.3°±2.1°,末次随访5.5°±3.5°.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前方植骨均获得良好融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无神经系统损伤加重的情况,32例患者神经功能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前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彻底,内固定稳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作者:李广州;钟德君;李森;王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尿沉渣检查方法的不同及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和观察3种尿沉渣检查方法和结果的不同.方法:分别用UF-100分析仪、不离心镜检法、AVE-763A分析仪这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处理后的尿液标本进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结果:三种方法都有较好的重复性,其测定结果是不离心镜法<AVE-763A<UF-100 分析仪.结论:在尿沉渣检查方法当中,UF-100 智能全自动分析仪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它不能完全的代替其他方法的检测.

    作者:应超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75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教育后的临床效果.结果:75例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顺利完成透析,生存质量提高,透析过程中无不良情绪.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治疗中加以应用.

    作者:秦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和扶正化瘀胶囊,两组均治疗2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T-BIL、ALT、AST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HA、LN、IV-C、PⅢP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晓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急诊治疗上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急诊治疗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腕部以远伴肌腱外露肌腱缺损除外)患者72例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1-2周,创面新鲜肉芽组织达到植皮及皮瓣修复条件后行游离植皮术或皮瓣修复术.结果:72例中12例术后一周拆除VSD,二期行植皮术,植皮完全成活;30例术后一周再次更换VSD后行植皮术,植皮完全成活;16例由于创面较大合并骨外露(约3cm×4cm~6cm×8cm),负压吸引分泌物较多,术后1周再次更换VSD,行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4例小面积骨组织外露(约0.5cm×1cm~1cm×1.5cm)的患者,其中10例术后一周再次更换VSD后行植皮术,植皮完全成活,4例行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完全成活.结论:急诊应用VSD治疗上肢大面积皮肤缺损,能够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时间,为进一步行植皮术及皮瓣修复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创口的感染几率,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同时,VSD应用术后达到患者卧床时间明显缩短,肢体早期得到功能锻炼.

    作者:王永飞;曲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晚期恶性肿瘤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利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方式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随机从2010年到2011年来我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中选出70例,为其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治疗组;然后再从以往在我院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病历中选出70例,这些病历中使用的治疗方式仅为化疗治疗,为对照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一阶段的治疗后,对患者的各类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例如疗效情况、副作用情况等.结果:经过一阶段的治疗过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是,相比之下,治疗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治疗组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肿瘤情况完全缓解,而对照组没有,而且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也要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情况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结论:中晚期的恶性肿瘤属于一种极难治疗的病症,利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的方式对此种疾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副作用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胡学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暴漏的问题日益突出,使院外医疗急救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如院前急救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急救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院前急救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无急救意识缺乏责任心.调度人员经验不足,调度不力延误了出诊救治时间.出诊现场环境恶劣无自我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充分认识及时解决避免院前急救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现代急诊急救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才能推动和促进院前急救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李海艳;张继凤;陈良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疾病,在全身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辅以氧气雾化吸入等局部治疗及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以更迅速有效地控制病情,取得满意的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择120例,分两组.A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大于3岁20例,小于3岁30例;B组:男52例,女18例.两组患儿就诊时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烦躁、气促、三凹征、面色苍白、出冷汗、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罗音.

    作者:陈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肌梗塞型冠心病临床护理体会

    冠心病是当今发病率高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资料表明,冠心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病人的机体康复和预后都有重大影响.

    作者:张小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32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筛选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外科需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32例,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观察患者胃肠道恢复及康复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指数及焦虑指数,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32例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分别为(56.42±2.13)、(37.67±3.45),SDS评分分别为(58.64±2.25)、(42.15±2.59),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水平及抑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进食开始时间为(30.5±5.0)小时,排气开始时间为(20.4±4.2)小时.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益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外科手术全身麻醉安全性探究

    小儿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是治愈患儿疾病的一种保障,但进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过,这些不安全因素很多都能通过人的干预来避免.这就要求通过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安全护理来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楼淑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一例发生于三脑室的恶性脑膜瘤

    患者,女,16岁,午后低热1月余,伴腹泻一周.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2度,伴头痛乏力伴腹泻,每日2-3次,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咳嗽咳痰,抗炎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全身症状有所好转,否认乙肝、结核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史,体检示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正常,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咽不红,扁桃体不肿大,病理征未引出.

    作者:王国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论护士长素质与管理水平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护理质量永远是医院护理管理的主题,作为科室领导者的护士长,其自身素质及管理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本科室护理质量的优劣.本文从护士长个人素质和护士长管理水平两方面进行了论证,较为深刻的阐述了护士长素质、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要想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就要培养高素质和具有高管理水平的护士长.

    作者:李华;李翠梅;康子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简析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及家属自愿的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从眼病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健康教育时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整个眼科护理过程中,并作为检验护理效果、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王卫敏;尚花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的思考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防止医院感染直接、经济的方式,然而由于主客观性因素制约,造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本文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的措施.

    作者:刘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马曲坦与萘普生联合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舒马曲坦联合萘普生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为探索偏头痛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一定思路.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间于某三乙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偏头痛患者24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舒马曲坦组、舒马曲坦与萘普生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口服舒马曲坦100mg、口服舒马曲坦100mg和萘普生500mg以及口服双氯芬酸钠150mg治疗.以0.5h为间隔,观察并记录给药后3h内三组患者的疼痛分级、伴随症状及副作用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给药后偏头痛症状均得到缓解,但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和伴随症状减轻情况均好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马曲坦与萘普生联合治疗急性发作期的偏头痛疗效明显,是一种可用于临床推广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阿孜古丽·卡斯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谈大黄白芨三七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采用大黄白芨三七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消化道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以大黄白芨三七粉为主的中药汤剂,两组均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2%,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大黄白芨三七粉为主的中西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夏维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0例肝内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内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方法:将50例肝内胆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均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辅助治疗,随访患者,比较临床疗效,及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行外科手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的观察组治愈16例,占构成比的64%,显效4例,占16%,有效3例,占12%,无效2例,占8%,复发1例,占4%;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治愈11例,占构成比的44%,显效6例,占24%,有效4例,占16%,无效4例,占16%,复发3例,占1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辅助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临床结石复发及并发症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吗啡1.5mg,B组氢溴酸高乌甲素2mg和曲马多25mg,均在术毕前半小时于硬膜外腔注射.采用双盲法观察镇痛时间,疼痛缓解率及有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8h镇痛效果均满意,但B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搔痒等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虽然镇痛时间短于吗啡,但副作用少,且无延迟性呼吸抑制之虑.

    作者:谢美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新型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佛山南海桂城医院对停经5-10周,要求终止妊娠且同时需避孕的妇女323例,在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GyneFix IN IUD 108例,MCu IUD 215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2种IUD12个月的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累积续用率分别为:GyneFix IN IUD 0.93%,0.93%,0.93%,97.18%;MCu IUD0.93%,1.41%,1.41%,95.3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即时放置GyneFix IN IUD和MCu IUD安全性高,副反应少等优点,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曾美玉;袁浩雄;黄兴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