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凤梧
目的:本实验通实验探索大鼠血虚模型的复制方法,进而摸索不同化疗药物用来复制大鼠血虚模型的有效给药方法和剂量.方法:通过多次实验调整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选择适当的时间测定大鼠血常规,检查模型复制情况,总结有效地给药方法和药物剂量.结果:通过多次探索性实验评价出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卡铂、吉西他滨复制大鼠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模型的可行性,并摸索出成功率较高的给药方法和计量.结论:环磷酰胺、表阿霉素、卡铂、在适当剂量下复制出大鼠白细胞、血小板降低模型的成功率更高,动物死亡率也较低,适合作为复制此类模型的有效药物;而吉西他滨成模率低且动物死亡率较高,则不适合作为此类模型复制的药物.
作者:王磊;张波;李丹;胡锡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通过回顾中医药术语在翻译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说明中医药术语翻译准确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曹玉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MP-7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子常规西药,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中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MMP-7及p-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组MMp-7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P<0.05.结论:解毒活血中药能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MMP-7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表明解毒活血中药能抑制PCI术后炎性反应,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预后判断已显示出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欢;吴敏;宫丽鸿;汪雨静;赵静;郭秋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与方法:对3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中医养生指导,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16例(53.33%),有效10例(33.33%),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气阴两虚是心衰的基本病机,益气养阴活血法为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辅以中医养生指导,让慢性心衰的治护工作更能体现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新的防病治病观念.二者配合相得益彰.
作者:何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王长洪教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善用经验方,口服中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作者有幸师从王长洪教授学习,对其运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两则医案加以整理,以期反映导师独特的辨证治疗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
作者:柳越冬;陶弘武;刘玉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法确定山茱萸显微常数测定的实验务件,对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山茱萸进行显微特征常数的测定.方法:采用容量分析法对山茱萸进行显微特征常数值的测定.结果:完成了9个样品的显微特征常数的测定工作,并对山茱萸中化学成分与显微特征常数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论: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出的实验条件是科学合理的,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山茱萸显微特征常数有差别.
作者:李娜;宋捷;吴楠;康廷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段富津教授从事临床50载,在治疗痹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把本病分为风寒湿痹、湿热痹、虚痹、顽痹等.段老认为治疗痹证常祛邪以治湿为要;通络乃治痹之常;痹久当扶正祛邪.文章精选段富津教授治疗痹证病案4例略加分析,旨为临床治疗同类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毕珺辉;李胜志;段凤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根据当代对人体衰老机制的认识并结合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保健灸法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应用.认为保健灸法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和抗衰老的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作者:赵胤;王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耳压、敷脐疗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外治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服用双氢克尿噻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外治组采用穴位埋线、耳压、敷脐治疗;综合组为西药与外治法联用,观察治疗4周.结果:降压疗效综合组总有效率70%,与西药组43.3%、外治组4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耳压、敷脐疗法配合西药可以有效地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作者:田元生;孙玮琦;陈磊;马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pH梯度-探头超声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和粒径,以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结果: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8±5)nm;盐酸小檗碱包封率为91.8%.结论:结果表明脂质体粒径均一,体系稳定.
作者:李莉;王振华;王玉蓉;周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降脂逐瘀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颈总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斑块大面积(Smax).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内膜中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变薄、斑块面积缩小(P<0.05);TC、TG显著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降脂逐瘀汤具有降脂、稳定及消退斑块的作用.
作者:陈汉跃;管晓舫;余永林;王琼;周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TNFRⅠ与TNFR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拮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并分别予解毒化瘀颗粒、乳果糖、安宫牛黄丸干预治疗,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TUNEL法检查肝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TNFRⅠ与TNFRⅡ的表达.结果:解毒化瘀颗粒干预组肝组织凋亡、坏死程度轻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的肝脏TNFRⅠ表达量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TNFRⅡ表达多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通过下调肝组织TNFRⅠ的表达、上调TNFRⅡ的表达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延缓肝脏坏死的进展.
作者:毛德文;陈月桥;韦艾凌;唐农;邱华;张荣臻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寻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分期、动脉血气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方法:采集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研究.结果:CT表现为纤维化期者50例,其中痰瘀阻络证25例,占50%.蜂窝肺期患者36例,其中肺肾两虚证19例,占52.8%.结论:肺纤维化期的患者,辨证以痰瘀阻络为多,治疗可予逐瘀通络,宣肺化痰;蜂窝肺期患者辨证多为肺肾两虚,治疗应侧重补益肺肾.
作者:郭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AD大鼠海马Apo-E4的影响.方法:采用Aβ双侧海马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Apo-E4含量.结果:大豆异黄酮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1),减少海马神经元丢失,显著性降低Apo-E4含量(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降低AD大鼠海马Apo-E4的含量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蔡标;申国明;汪远金;刘向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医拔尖人才的素质特征包括:(1)哲学素质;(2)中国文化素质;(3)拙朴求实的素质;(4)感官敏锐的素质.其中前三项属于能够诱发坚定信仰中医科学的素质,坚定的信仰是成就中医拔尖人才的前提;第四项是学好中医的生理素质要求,是成就中医拔尖人才的必要条件.
作者:郭晓东;张丽艳;曲道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近10年内盆腔瘀血综合征(PVCSS)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管数据库近10年来关于中西医研究PVCSS的相关文章,从PVCSS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VCSS西医和中医方面病因病机明确,而西医治疗进入瓶颈阶段,中医药治疗效果明确,但缺乏临床验证.结论:值得深入研究具有中医临床特色的安全、高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冬梅;姚石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英语词汇一直是专业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本研究以Gu和Johnson的词汇学习问卷VLQ5为蓝本,采用了欧式智商测试题,对本校262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40张,实际参与率91.6%.在21项策略变量中,有6项变量的均值超过4.5.医学英语词汇的学习策略与智商分布没有相关性.按照智商结果进行分组后,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医学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没有重视词根词缀的学习策略;智商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医学词汇学习策略相同.
作者:金岩;潘海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孟安琪教授从医2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对于继发性闭经的治疗从肾入手,以补肾为根本,调血为其标,善调气血,以调为主,养血为先,补肾为要,灵活运用四物汤,临证中,对于四物汤用之恰到好处,四物汤中之四物有着独到的应用见解,且在保持其调经的前提下,灵活改变各药剂量及增减药味以达到改变其主治作用或者增加兼证的治疗方面,临床中治疗继发性闭经效果显著.
作者:张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国内内分泌专业中西医各专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意见的统一性,为制订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提供依据和意见.方法:通过两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第1轮问卷回收率100%,第2轮问卷回收率96.42%;满分比达85%以上核心条目共27条,占调查的核心条目的77.14%;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064和0.479,卡方检验分别为P>0.05和P<0.05;专家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198.结论:专家的积极性与专业水平均较高,意见可信度高,第二轮专家咨询协调性较好,结果可取.本研究诊治方案所涉及的核心条目专家意见达到了较高的统一,为确立终的方案提供了依据.
作者:范冠杰;罗广波;魏华;刘振杰;王璐;熊旻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不被认为是生命的威胁,但对病人的康复不利,文章将分别从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入手,现代医学又分别从神经源性、炎症性、药理学、药理-免疫学4个方面来阐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有助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垚;朱永康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