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张波;李丹;胡锡琴
目的:总结应用灸法治疗痛经的选穴规律,为规范与推广灸法治疗痛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对所得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建立经灸法治疗选穴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灸法治疗痛经主穴选取共出现25个穴位,其中以关元、三阴交出现频次多,分别为25.56%、14.29%.结论:临床应用灸法治疗痛经应以关元、三阴交为主穴,以达到调理冲任、温经止痛的目的.
作者:李娅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观察祛风除湿汤与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寻找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年龄在25~70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祛风除湿汤组)、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祛风除湿汤;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果:治疗后两组膝骨性关节炎症状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骨性关节炎症状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改善指数分别为62.99±24.19、59.97±23.07,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86.67%,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疗效相当.结论:祛风除湿汤与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均能明显改善其症状和体征,促进其功能恢复,且其疗效指数无明显差异;但祛风除湿汤较透明质酸钠具有价格优势,提示祛风除湿汤,可望做为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济、有效的新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成亮;李宏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深入贯彻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校深入理解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的精神,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努力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调查研究,采取了一些工作措施,建立了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尚冰;丛培玮;马铁明;许南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10g单尼龙丝、128Hz分级音叉、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有症状组116例,无症状组64例.所有对象用上述检查方法进行感觉功能评价,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作为标准,比较3种简易方法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各种检查方法都出现了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尤其是VPT在无症状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47.7%);3种简易方法都与NCV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且与NCV阳性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感觉功能评价在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损害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黎群;何翠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变,于治疗开始前1天与结束后次日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组改善心电图疗效为53.3%,优于对照组的30.0%(P<0.05).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同时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HDL-C)浓度(P<0.01,P<0.05),可明显降低血清CRP含量(P<0.01);对照组亦可降低血脂及CRP含量,但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C浓度及CRP含量,并升高血清HDL-C浓度(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法配合西药常规治疗能明显缓解PCI术后心绞痛症状,调节血脂和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宇;常延平;虞东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从特色专业建设的特征、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介绍了近几年来贵阳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心理学特色专业建设.强调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和特点,搭建出具有中西医结合特征的心理学专业教学平台,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临床心理学为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医学院校心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李燕;董湘玉;陈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根据当代对人体衰老机制的认识并结合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保健灸法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应用.认为保健灸法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和抗衰老的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作者:赵胤;王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针对目前教学学时少、内容多等现状,从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和充实实训教学内容两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并就具体实施方法和实践结果进行了介绍.
作者:王淑娟;苏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护理警示标识在临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要静脉采血的患者160例,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头交代提醒抽血及注意事项,试验组采用口头交代,并使用护理警示标识提醒,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成功采血和未采血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成功采血的人数分别为78、56人,未成功采血人数分别为2、24人,试验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未成功采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可以提高临床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立嵩;梁春凤;黄承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内服中药加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中医辨证分型(共3型,分别为血瘀气滞型、气血两虚和肝肾亏损型),内服中药和加服仙灵骨葆胶囊.结果:采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百分评价法.93例共103个股骨头(103髋)患者中,男78例,女15例;单髋83例,双髋10例;年龄28~71岁;结果:优28例(30髋),良48例(54髋),可9例(10髋),差8例(9髋),总有效率达91.2%,优良率达81.5%.结论:该疗法具有浓郁的中医特色,对身体无伤害,对Ⅰ、Ⅱ期患者疗效较佳,能被大多数患者接受,特别是较适合于老年人的治疗方法.
作者:任德华;侯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并分析皮试结果.方法:采用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生产研制中心提供的标准变应原皮试液对疑似变应性鼻炎症状和体征的385例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并对阳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85例患者中变应原阳性反应者278例,阳性率72.2%.12种变应原中以螨类阳性例数为多,包括屋尘螨、粉尘螨,分别占总阳性例数的80.2%和76.2%;其余为狗毛、猫毛、法桐花粉等.结论:尘螨是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
作者:王惠敏;周晓松;周美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国内内分泌专业中西医各专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意见的统一性,为制订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提供依据和意见.方法:通过两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第1轮问卷回收率100%,第2轮问卷回收率96.42%;满分比达85%以上核心条目共27条,占调查的核心条目的77.14%;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064和0.479,卡方检验分别为P>0.05和P<0.05;专家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198.结论:专家的积极性与专业水平均较高,意见可信度高,第二轮专家咨询协调性较好,结果可取.本研究诊治方案所涉及的核心条目专家意见达到了较高的统一,为确立终的方案提供了依据.
作者:范冠杰;罗广波;魏华;刘振杰;王璐;熊旻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傅青主女科>中,对湿的论治有独到的见解,从湿证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探讨傅山先生治湿的特色.
作者:陈秋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眼周针刺对干眼患者泪液流量及泪膜的影响.方法:将干眼患者106例(212眼)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53例(106眼)采用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等眼周穴位针刺治疗;西药组53例(106眼)给予外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染色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后在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西药组治疗后在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针刺组在改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流量方面,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眼周针刺治疗能增加干眼患者泪液流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作者:高卫萍;李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耳压、敷脐疗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外治组和综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服用双氢克尿噻片、硝苯地平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外治组采用穴位埋线、耳压、敷脐治疗;综合组为西药与外治法联用,观察治疗4周.结果:降压疗效综合组总有效率70%,与西药组43.3%、外治组4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耳压、敷脐疗法配合西药可以有效地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作者:田元生;孙玮琦;陈磊;马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口腔扁平苔藓分为气虚血瘀型、脾虚湿阻型、湿热瘀积型,分别采用益气活血化瘀、健脾化湿祛瘀、清热燥湿行瘀加以治疗8周,并在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结果:有效率分别为87.8%、81.8%、76.9%,总有效率84.2%,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同病异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戚清权;蒉纲;廖明娟;王永灵;李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王长洪教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临床善用经验方,口服中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作者有幸师从王长洪教授学习,对其运用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法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两则医案加以整理,以期反映导师独特的辨证治疗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
作者:柳越冬;陶弘武;刘玉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制前列宁肠溶胶囊,确定其提取制备工艺,初步制订质量标准.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明确组方设计,确定前列宁肠溶胶囊制备工艺,采用TLC法和制剂规定制定质量标准.结果:减少用药剂量,提高了药物的有效性、稳定性和方便性,TLC法结果可靠,无干扰.结论:处方合理,制剂稳定、质量标准可靠.
作者:徐伟;李煌;洪振丰;林久茂;陈瑞龙;周建衡;郑海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郭文勤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中后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作者领悟到导师应用人参芍药散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独到之处,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凤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定喘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以定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缓释茶碱及酮替芬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3.6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喘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临床上可以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
作者:杜蕊;王多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