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觉功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黎群;何翠娥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定量感觉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
摘要: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10g单尼龙丝、128Hz分级音叉、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有症状组116例,无症状组64例.所有对象用上述检查方法进行感觉功能评价,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作为标准,比较3种简易方法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各种检查方法都出现了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尤其是VPT在无症状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47.7%);3种简易方法都与NCV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且与NCV阳性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感觉功能评价在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损害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妇康丸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医院中药制剂产后妇康丸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从而探讨活血养血止血法在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治疗中的作用,尤其是温经消癥法在其中所起的独特作用,以及中药制剂产后妇康丸组方的合理性,单药在其中所起的药理作用.方法:将符合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诊断的不同时期的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组、治疗组共两个组,确定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对照组选用黄体酮,中药治疗组应用本院自制中药制剂产后妇康九,5日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78例,痊愈6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26例,痊愈10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9%(P<0.01).结论:治疗组效果满意,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沈艳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突发性耳聋中医病因病机现代研究概况

    目的:初步总结得出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规范、严谨、权威的检索策略检索近30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突发性耳聋中医证治的现代文献,建立权威的突发性耳聋中医证治的现代文献数据库,提取关于突发性耳聋中医病因病机的现代文献,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检索得到有关突发性耳聋中医病因病机的现代文献29篇,可总结如下:实证有外感风热、肝火上扰、痰瘀互结、痰火蕴结、气滞血瘀等.虚证有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肾阳亏虚等.其中血瘀耳窍为主要的病机.结论: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需要我们运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严格设计、衡量与评价,取得科学的结论.

    作者:李展宗;李云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感觉功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10g单尼龙丝、128Hz分级音叉、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有症状组116例,无症状组64例.所有对象用上述检查方法进行感觉功能评价,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作为标准,比较3种简易方法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各种检查方法都出现了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尤其是VPT在无症状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47.7%);3种简易方法都与NCV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且与NCV阳性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感觉功能评价在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损害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黎群;何翠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寻常痤疮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穴位注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4.5%,总有效率为95.2%;口服药物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76.7%.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复合作用的药物穴位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药物组.

    作者:何煜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紫舌研究初探

    紫舌是临床常见舌象,本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发掘、整理后发现,紫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血瘀、阴盛、阳热、酒毒、食滞、中毒;紫舌微观形成机理多与微循环障碍、血小板凝集性增高、动脉氧分压降低、舌血流变异常等相关;紫舌相关疾病多见于肺心病、冠心病、肝病、糖尿病、胰腺疾病、门脉高压症、癌症等.紫舌的出现常常提示病情较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免耽误诊治.

    作者:罗振亮;陈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不被认为是生命的威胁,但对病人的康复不利,文章将分别从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入手,现代医学又分别从神经源性、炎症性、药理学、药理-免疫学4个方面来阐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有助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垚;朱永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护理研究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运用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1例因接受静脉用药治疗、使用静脉留置针或行静脉内化疗而致静脉炎的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金黄膏外敷在炎症区域及周围1~2cm的皮肤上;对照组:使用33%硫酸镁湿敷在炎症区域及周围1~2cm的皮肤上.结果:实验组静脉炎治愈率为98.8%,对照组静脉炎治愈率为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黄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硫酸镁湿敷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便利,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钟小玲;梁惠霞;楚伟英;张昌娇;谭爱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警示标识在临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护理警示标识在临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要静脉采血的患者160例,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头交代提醒抽血及注意事项,试验组采用口头交代,并使用护理警示标识提醒,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成功采血和未采血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成功采血的人数分别为78、56人,未成功采血人数分别为2、24人,试验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未成功采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可以提高临床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立嵩;梁春凤;黄承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伸筋草醇提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伸筋草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以醇溶液的PH值、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生物碱提取量的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总生物碱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结果:佳工艺为pH值为3的30%乙醇,提取60min,提取科液比为1:10.结论:该提取工艺可用于伸筋草总生物碱的提取,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何凡;刘威;徐秋阳;高万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和大学生接触多密切的教师群体.那么,如何当好一名高校的辅导员,进而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航人,是我们每一名学生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作者:徐晓东;张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盆腔瘀血综合征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近10年内盆腔瘀血综合征(PVCSS)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管数据库近10年来关于中西医研究PVCSS的相关文章,从PVCSS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VCSS西医和中医方面病因病机明确,而西医治疗进入瓶颈阶段,中医药治疗效果明确,但缺乏临床验证.结论:值得深入研究具有中医临床特色的安全、高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冬梅;姚石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清热祛湿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次,1次/d;治疗组(30例)同时用清热祛湿方150mL/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56.67%,治疗组在HBV-DNA阴性、ALT、AST、TBil复常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祛湿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郑婕;卢秉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孟安琪教授治疗继发性闭经经验

    孟安琪教授从医2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对于继发性闭经的治疗从肾入手,以补肾为根本,调血为其标,善调气血,以调为主,养血为先,补肾为要,灵活运用四物汤,临证中,对于四物汤用之恰到好处,四物汤中之四物有着独到的应用见解,且在保持其调经的前提下,灵活改变各药剂量及增减药味以达到改变其主治作用或者增加兼证的治疗方面,临床中治疗继发性闭经效果显著.

    作者:张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了解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的发生.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蛋白因子添加素V和碘化丙啶(PI)联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导细胞凋亡的特征.结果:雷公藤甲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0、12.5、25、50、100和200μg/L雷公藤甲素处理细胞2h,凋亡率分别为1.67%、16.54%、32.53%、47.62%、57.12%及77.45%;100μg/L雷公藤甲素染毒0、0.5、1、2、3和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2%、14.37%、35.26%、49.75%、62.65%及78.46%.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

    作者:张武;朱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复方中药.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能降低全血黏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么丽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豆异黄酮对AD大鼠海马Apo-E4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AD大鼠海马Apo-E4的影响.方法:采用Aβ双侧海马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Apo-E4含量.结果:大豆异黄酮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1),减少海马神经元丢失,显著性降低Apo-E4含量(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降低AD大鼠海马Apo-E4的含量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蔡标;申国明;汪远金;刘向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鉴别五加皮及其混淆品香加皮

    目的:运用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鉴别中药五加皮与混淆品香加皮,为其质量控制和品质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电可控液晶滤光光谱成像装置,测定不同市售来源的香加皮饮片5种,五加皮饮片2种.光谱高分辨率5nm,光谱范围400~680nm,空间分辨率4000×4000.从成像光谱立方体中提取特征光谱,构建其指纹图谱,并用类平均距离法等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五加皮和香加皮的光谱成像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与其中药鉴定学结果相吻合.结论:光谱成像技术可用于中药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其操作方法简便、快捷、无损.

    作者:王琳;马骥;庞其昌;赵静;胡翠英;崔代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路优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路优泰(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抑郁症状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路优泰300mg,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间心前区疼痛和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并采用SDS、HAMD抑郁量表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观察组4周内抑郁情绪及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路优泰能有效的减轻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这种治疗更有利于冠心病的控制.

    作者:金星;张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于文献研究的原发性痛经灸疗选穴规律探讨

    目的:总结应用灸法治疗痛经的选穴规律,为规范与推广灸法治疗痛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对所得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建立经灸法治疗选穴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灸法治疗痛经主穴选取共出现25个穴位,其中以关元、三阴交出现频次多,分别为25.56%、14.29%.结论:临床应用灸法治疗痛经应以关元、三阴交为主穴,以达到调理冲任、温经止痛的目的.

    作者:李娅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药术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

    文章通过回顾中医药术语在翻译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说明中医药术语翻译准确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曹玉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