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丽春
文章从特色专业建设的特征、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介绍了近几年来贵阳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心理学特色专业建设.强调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和特点,搭建出具有中西医结合特征的心理学专业教学平台,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临床心理学为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医学院校心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李燕;董湘玉;陈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pH梯度-探头超声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和粒径,以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结果: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8±5)nm;盐酸小檗碱包封率为91.8%.结论:结果表明脂质体粒径均一,体系稳定.
作者:李莉;王振华;王玉蓉;周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巴布贴的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对小鼠进行热板法镇痛实验及鼠尾压痛实验,对比空白组及阳性药物扶他林组,以研究该药的镇痛作用.结果:中药止痛巴布贴对小鼠热板法舔后足时间延长及鼠尾压痛法小鼠出现挣扎嘶叫时施加压力有明显增大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药物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及鼠尾压痛实验,证实中药止痛巴布贴对小鼠舔后足时间有延长作用,对小鼠出现挣扎嘶叫时施加压力有明显增大作用,即有明显镇痛效果.
作者:战祥毅;王文萍;王艳;高奉;曹崎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傅青主对带下病病因及辨治论述精辟,用药精当.文章从以下4方面论述了傅氏带下病的论治特色:一湿邪是带下病的主要病因;二治病求本.祛湿为要;三肝脾同调.扶正治带;四带下分五色.论治各异.
作者:白玉双;陈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口腔扁平苔藓分为气虚血瘀型、脾虚湿阻型、湿热瘀积型,分别采用益气活血化瘀、健脾化湿祛瘀、清热燥湿行瘀加以治疗8周,并在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结果:有效率分别为87.8%、81.8%、76.9%,总有效率84.2%,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同病异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戚清权;蒉纲;廖明娟;王永灵;李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寻常痤疮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穴位注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4.5%,总有效率为95.2%;口服药物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76.7%.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复合作用的药物穴位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药物组.
作者:何煜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鹿尾是鹿正常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和组织结构,而且其产品也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是药中上品.文章从鹿尾生物学功能、组织学结构及其调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较全面的对鹿尾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以后鹿尾的深入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高慧;王峰;王玉方;李淑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西药抗血小板疗效确切,但副作用较多,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活血等中药抗血小板作用在冠心痛治疗中研究较多,文章就上述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薛峥;王向培;吴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内经>时代,人们认为变应性鼻炎与肺、肾、胆、手足阳明经、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为其后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伤寒论>认为鼻塞、鼻鸣、鼻干等症状与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及寒湿之邪有关,并提出相应治法,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秋玲;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降糖得安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型糖尿痛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饮食和运动治疗,治疗组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加服中药(降糖得安汤),对照组服用玉泉丸,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在降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改善血流变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降糖得安汤,能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血流变,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何刚;王体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寻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分期、动脉血气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方法:采集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研究.结果:CT表现为纤维化期者50例,其中痰瘀阻络证25例,占50%.蜂窝肺期患者36例,其中肺肾两虚证19例,占52.8%.结论:肺纤维化期的患者,辨证以痰瘀阻络为多,治疗可予逐瘀通络,宣肺化痰;蜂窝肺期患者辨证多为肺肾两虚,治疗应侧重补益肺肾.
作者:郭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学好中医,发展中医,必须要重视中医文化.中医文化范围甚广,医易会通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周易>不但使医易相通,而且使<周易>与中国古代科学相通、<周易>与宗教相通,<周易>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周易>的思维模式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综观人类文明,没有像中华文明能够如此持续发展,并表现出文化的稳定性.中医学也一直在医疗实践中体现着它的价值.从适应中医学发展需要来看,建立以医易会通为基础的中医文化学也愈益迫切.
作者:张继;何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鉴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现状,教材部分内容繁杂重复,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脱节,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文章针对上述状况,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
作者:何怀阳;张小萍;刘中勇;陈智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作者总结恩师兰宏江20年来对CIN治疗心得,并进行系统的辨证分型,并对68例CIN患者进行分组,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的34例,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帔霞;姚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通过回顾中医药术语在翻译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说明中医药术语翻译准确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曹玉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周围性面瘫的发生多由正气虚弱、风邪入中、气血痹阻、筋脉失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糖尿病的病机特点加重了面瘫发病的各个环节的病理变化.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多病情较重、疗效较差,病程较长,故在治疗上应针对其病机特点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作者:田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在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等压力下,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愈加明显,导致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症状带给人们大的压力,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医理论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又常见肝、脾、心等功能的失调,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头晕乏力、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一系列症候.对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所出现的上述症状,导师黄可佳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审因施治,形成独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楠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根据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以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作者:唐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不被认为是生命的威胁,但对病人的康复不利,文章将分别从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入手,现代医学又分别从神经源性、炎症性、药理学、药理-免疫学4个方面来阐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有助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垚;朱永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与方法:对3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中医养生指导,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16例(53.33%),有效10例(33.33%),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气阴两虚是心衰的基本病机,益气养阴活血法为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辅以中医养生指导,让慢性心衰的治护工作更能体现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新的防病治病观念.二者配合相得益彰.
作者:何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