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可佳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刘楠楠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压力, 经验总结
摘要: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在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等压力下,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愈加明显,导致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症状带给人们大的压力,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医理论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又常见肝、脾、心等功能的失调,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头晕乏力、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一系列症候.对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所出现的上述症状,导师黄可佳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审因施治,形成独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鉴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现状,教材部分内容繁杂重复,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脱节,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文章针对上述状况,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

    作者:何怀阳;张小萍;刘中勇;陈智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运用经方从心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正成为21世纪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药对治疗慢性心衰具有其独特性,其中以药简、效专、力宏之经方为代表.文章从心肾的生理、病理关系出发阐述心肾相关理论,并借鉴该理论提出从心肾论治慢性心袁的理论依据,进而论述在治疗慢性心衰的过程中所大力运用的体现心肾相关的代表性经方,从而发挥中医药在慢性心衰治疗上的独特优势.

    作者:赵殿臣;张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拔尖人才的素质特征

    中医拔尖人才的素质特征包括:(1)哲学素质;(2)中国文化素质;(3)拙朴求实的素质;(4)感官敏锐的素质.其中前三项属于能够诱发坚定信仰中医科学的素质,坚定的信仰是成就中医拔尖人才的前提;第四项是学好中医的生理素质要求,是成就中医拔尖人才的必要条件.

    作者:郭晓东;张丽艳;曲道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山奈酚-锰配合物的化学合成

    目的:探讨山奈酚与锰的反应条件并合成山奈酚锰配合物.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配合反应的佳酸度、原料的物质的量比、温度、反应时间.结果: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显著,原料物质的量比次之,pH影响小.结论:山奈酚与氯化锰的物质的量比为1.0:2.5,pH为6,25℃下反应3h配合物的产率大.且经紫外、红外光谱测定推测其结构.

    作者:徐芳芳;齐学洁;张毅;赵培莉;鞠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肺癌诊断与分期标准,选择1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补精解毒方组与化疗组.补精解毒方组86例口服冬虫夏草、番荔枝子,未用化疗等其它抗癌方法,化疗组86例采用EP或TP方案化疗.观察临床受益率,生存质量,2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判定补精解毒方临床疗效.结果:补精解毒方组较化疗组有较高的临床受益率(癌灶稳定率),生存质量(KPS评分治疗前后提高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改善生活质量,2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与化疗组疗效相近.

    作者:安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及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提高,肿瘤的治疗无外乎手术、化疗、放疗与中药治疗.无论哪种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人性化治疗和传统医学的国际化都在体现生活质量的必要性.现代医学的发展使量表的分类更详细、准确.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强免疫力,它的特色治疗远远优于西医,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婷;侯炜;刘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相关性研究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出有利于老年患者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的输液服务流程.方法:将6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巡视单,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两组分别发放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程度及对静脉输液过程中所担忧的问题.结果:实施安全、规范的输液服务流程后,患者对输液过程中所担心的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规范输液服务流程后,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老年输液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作者:梁碧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变,于治疗开始前1天与结束后次日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组改善心电图疗效为53.3%,优于对照组的30.0%(P<0.05).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同时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HDL-C)浓度(P<0.01,P<0.05),可明显降低血清CRP含量(P<0.01);对照组亦可降低血脂及CRP含量,但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C浓度及CRP含量,并升高血清HDL-C浓度(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法配合西药常规治疗能明显缓解PCI术后心绞痛症状,调节血脂和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宇;常延平;虞东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解毒活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MP-7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MP-7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子常规西药,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中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MMP-7及p-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组MMp-7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P<0.05.结论:解毒活血中药能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MMP-7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表明解毒活血中药能抑制PCI术后炎性反应,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预后判断已显示出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欢;吴敏;宫丽鸿;汪雨静;赵静;郭秋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鼻渊溯源

    <内经>时代,人们认为变应性鼻炎与肺、肾、胆、手足阳明经、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为其后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伤寒论>认为鼻塞、鼻鸣、鼻干等症状与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及寒湿之邪有关,并提出相应治法,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秋玲;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鼻用原位凝胶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原位凝胶是指高分子材料以溶液或半固体状态给药后,在给药部位对外界刺激(用药部位的温度、pH值、离子种类和浓度等变化)产生响应,发生分散状态或构象的可逆转化,形成的半固体或固体制剂.其分为温度、离子强度以及pH敏感等类型,并均能较好地用于鼻腔给药.鼻黏膜分布着丰富的血管,药物可直接进入体循环,有效避免肝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原位凝胶用于鼻腔给药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入开发研究.

    作者:谢伟容;褚克丹;郑健;徐伟;李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骨伤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本校不同学年、同等条件下的两班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人,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对照组44人,采用传统教学法,然后对两组进行病例考核和问卷调查,并将各项目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例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尤其在主诉、现病史的描述、体格检查及专科体征检查3个方面成绩明显提高;实验组学生对骨科实习的综合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病例书写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修忠标;韩大为;王荣茂;李良华;朱玮;林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哮喘病的名义源流

    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3个方面对哮喘病的源流进行考证.哮喘之发,有内外二因、虚实两端.内因五脏虚损,而以肺肾两虚为,痰热胶固,亦属病根;外因六淫侵袭,而以风寒、风热为主.接触过敏物质,为常见诱因.邪气滞肺为实,肺肾不足为虚.内外相因,哮喘发作.在临床治疗哮喘时,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作者:郑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药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验

    有机化学是中医药院校药学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而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对理论课程的补充,是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的体验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的操作过程,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文章作者以中医院校特色为出发点,结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若干经验与探索,从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邓仕任;郭晏华;孙艳涛;冯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路优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路优泰(圣·约翰草提取物)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抑郁症状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路优泰300mg,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于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间心前区疼痛和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并采用SDS、HAMD抑郁量表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观察组4周内抑郁情绪及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路优泰能有效的减轻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这种治疗更有利于冠心病的控制.

    作者:金星;张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紫舌研究初探

    紫舌是临床常见舌象,本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发掘、整理后发现,紫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血瘀、阴盛、阳热、酒毒、食滞、中毒;紫舌微观形成机理多与微循环障碍、血小板凝集性增高、动脉氧分压降低、舌血流变异常等相关;紫舌相关疾病多见于肺心病、冠心病、肝病、糖尿病、胰腺疾病、门脉高压症、癌症等.紫舌的出现常常提示病情较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免耽误诊治.

    作者:罗振亮;陈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了解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的发生.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蛋白因子添加素V和碘化丙啶(PI)联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导细胞凋亡的特征.结果:雷公藤甲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0、12.5、25、50、100和200μg/L雷公藤甲素处理细胞2h,凋亡率分别为1.67%、16.54%、32.53%、47.62%、57.12%及77.45%;100μg/L雷公藤甲素染毒0、0.5、1、2、3和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2%、14.37%、35.26%、49.75%、62.65%及78.46%.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诱导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

    作者:张武;朱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兰宏江用四妙勇安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34例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作者总结恩师兰宏江20年来对CIN治疗心得,并进行系统的辨证分型,并对68例CIN患者进行分组,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的34例,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帔霞;姚春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余甘子叶提取物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余甘子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余甘子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槲皮素在2.375~3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3C-0.0182,r=0.9999,测得余甘子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51.60%.结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单、快捷、准确、灵敏,可作为测定余甘子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作者:李舒;钟振国;赖进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针灸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优化与实践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针灸临床技能及思维创新能力,以<运动损伤病证临床诊疗学>课程为桥梁,整合要优化各种针灸治痛技能,借助精英式培训带动一般培训的激励机制,通过对学生针灸技能阶梯式培训,观察学生培训前后针刺效果和实践考核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的得气感出现人数和总成绩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问卷调查显示针灸临床实践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针灸技能培训教学尝试了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作者:董宝强;李春日;王树东;袁建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