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帔霞;姚春雷
目的:观察护理警示标识在临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要静脉采血的患者160例,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头交代提醒抽血及注意事项,试验组采用口头交代,并使用护理警示标识提醒,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成功采血和未采血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成功采血的人数分别为78、56人,未成功采血人数分别为2、24人,试验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未成功采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可以提高临床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立嵩;梁春凤;黄承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段富津教授从事临床50载,在治疗痹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把本病分为风寒湿痹、湿热痹、虚痹、顽痹等.段老认为治疗痹证常祛邪以治湿为要;通络乃治痹之常;痹久当扶正祛邪.文章精选段富津教授治疗痹证病案4例略加分析,旨为临床治疗同类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毕珺辉;李胜志;段凤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运用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鉴别中药五加皮与混淆品香加皮,为其质量控制和品质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电可控液晶滤光光谱成像装置,测定不同市售来源的香加皮饮片5种,五加皮饮片2种.光谱高分辨率5nm,光谱范围400~680nm,空间分辨率4000×4000.从成像光谱立方体中提取特征光谱,构建其指纹图谱,并用类平均距离法等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五加皮和香加皮的光谱成像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与其中药鉴定学结果相吻合.结论:光谱成像技术可用于中药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其操作方法简便、快捷、无损.
作者:王琳;马骥;庞其昌;赵静;胡翠英;崔代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在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等压力下,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愈加明显,导致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症状带给人们大的压力,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医理论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又常见肝、脾、心等功能的失调,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头晕乏力、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一系列症候.对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所出现的上述症状,导师黄可佳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审因施治,形成独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楠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介绍了作者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对多元化考核方式的运用情况,突破了期末考试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方式,采用以传统期末考试为核心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歌诀背诵、背记章节功效、闭卷期中考试、中药材饮片认知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作者:刘立萍;李然;任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PCI术在临床已经广泛开展,其在心血管疾病的ACS、CAD中有着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使血管再通,缺血的心肌获得养分,挽救濒死心肌.PCI术后的调理在病人康复阶段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根据病人在PCI术后的身体状况和临床症状、体征,本篇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方面探讨如何对病人进行辨证调理.
作者:王祥贺;张艳;刘晓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深入贯彻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校深入理解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的精神,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努力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调查研究,采取了一些工作措施,建立了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尚冰;丛培玮;马铁明;许南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内经>时代,人们认为变应性鼻炎与肺、肾、胆、手足阳明经、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为其后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伤寒论>认为鼻塞、鼻鸣、鼻干等症状与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及寒湿之邪有关,并提出相应治法,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秋玲;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JAKs激酶作为JAK/STAT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重要信号传感器,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免疫调节等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正逐渐形成一个热点.JAKs激酶不仅在神经系统表达,也是脑缺血后的炎性反应,决定病灶区细胞凋亡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就JAKs激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影响及针刺干预作用予以介绍.
作者:刘荣;易玮;黄康柏;许能贵;苏敏芝;诸葛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余甘子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吸光度计算余甘子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槲皮素在2.375~3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3C-0.0182,r=0.9999,测得余甘子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51.60%.结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单、快捷、准确、灵敏,可作为测定余甘子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作者:李舒;钟振国;赖进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周围性面瘫的发生多由正气虚弱、风邪入中、气血痹阻、筋脉失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糖尿病的病机特点加重了面瘫发病的各个环节的病理变化.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多病情较重、疗效较差,病程较长,故在治疗上应针对其病机特点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作者:田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郭文勤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中后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作者领悟到导师应用人参芍药散治疗气阴两虚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独到之处,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任凤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傅青主对带下病病因及辨治论述精辟,用药精当.文章从以下4方面论述了傅氏带下病的论治特色:一湿邪是带下病的主要病因;二治病求本.祛湿为要;三肝脾同调.扶正治带;四带下分五色.论治各异.
作者:白玉双;陈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TNFRⅠ与TNFR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拮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并分别予解毒化瘀颗粒、乳果糖、安宫牛黄丸干预治疗,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TUNEL法检查肝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TNFRⅠ与TNFRⅡ的表达.结果:解毒化瘀颗粒干预组肝组织凋亡、坏死程度轻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的肝脏TNFRⅠ表达量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TNFRⅡ表达多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通过下调肝组织TNFRⅠ的表达、上调TNFRⅡ的表达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延缓肝脏坏死的进展.
作者:毛德文;陈月桥;韦艾凌;唐农;邱华;张荣臻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pH梯度-探头超声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和粒径,以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结果: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8±5)nm;盐酸小檗碱包封率为91.8%.结论:结果表明脂质体粒径均一,体系稳定.
作者:李莉;王振华;王玉蓉;周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观察祛风除湿汤与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寻找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年龄在25~70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祛风除湿汤组)、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祛风除湿汤;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果:治疗后两组膝骨性关节炎症状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骨性关节炎症状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改善指数分别为62.99±24.19、59.97±23.07,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86.67%,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疗效相当.结论:祛风除湿汤与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均能明显改善其症状和体征,促进其功能恢复,且其疗效指数无明显差异;但祛风除湿汤较透明质酸钠具有价格优势,提示祛风除湿汤,可望做为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济、有效的新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成亮;李宏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口腔扁平苔藓分为气虚血瘀型、脾虚湿阻型、湿热瘀积型,分别采用益气活血化瘀、健脾化湿祛瘀、清热燥湿行瘀加以治疗8周,并在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结果:有效率分别为87.8%、81.8%、76.9%,总有效率84.2%,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同病异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戚清权;蒉纲;廖明娟;王永灵;李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超滤技术应用于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时的适用性以及细菌内毒素的去除.方法:以pH值、温度、浓度和超滤膜截留分子质量4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HPLC法和动态浊度法分别检测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超滤前后有效成分及细菌内毒素,分别计算透过率和去除率.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甘草酸二铵透过率无显著性影响,且超滤可以有效的去除细菌内毒素.结论:甘草酸二铵的超滤适用性好,超滤技术可以用于去除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为制备工艺的优选提供依据,提高制剂质量和用药安全性.
作者:徐浩坤;李存玉;彭国平;尹楠;张同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骨伤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本校不同学年、同等条件下的两班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人,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对照组44人,采用传统教学法,然后对两组进行病例考核和问卷调查,并将各项目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例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尤其在主诉、现病史的描述、体格检查及专科体征检查3个方面成绩明显提高;实验组学生对骨科实习的综合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病例书写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修忠标;韩大为;王荣茂;李良华;朱玮;林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初步总结得出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规范、严谨、权威的检索策略检索近30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突发性耳聋中医证治的现代文献,建立权威的突发性耳聋中医证治的现代文献数据库,提取关于突发性耳聋中医病因病机的现代文献,并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检索得到有关突发性耳聋中医病因病机的现代文献29篇,可总结如下:实证有外感风热、肝火上扰、痰瘀互结、痰火蕴结、气滞血瘀等.虚证有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肾阳亏虚等.其中血瘀耳窍为主要的病机.结论:突发性耳聋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需要我们运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严格设计、衡量与评价,取得科学的结论.
作者:李展宗;李云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