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马骥;庞其昌;赵静;胡翠英;崔代军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寻常痤疮患者122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结果:经过治疗,穴位注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4.5%,总有效率为95.2%;口服药物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76.7%.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复合作用的药物穴位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药物组.
作者:何煜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根据当代对人体衰老机制的认识并结合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了保健灸法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应用.认为保健灸法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和抗衰老的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作者:赵胤;王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西药抗血小板疗效确切,但副作用较多,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活血等中药抗血小板作用在冠心痛治疗中研究较多,文章就上述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薛峥;王向培;吴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黑布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4只,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对比研究在瘢痕形成过程中黑布药膏对瘢痕形态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影响.结果:光镜下见黑布药膏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黑布药膏能降低瘢痕增生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黑布药膏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
作者:赵丽;刘波;周晓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国内内分泌专业中西医各专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意见的统一性,为制订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提供依据和意见.方法:通过两轮德尔菲法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第1轮问卷回收率100%,第2轮问卷回收率96.42%;满分比达85%以上核心条目共27条,占调查的核心条目的77.14%;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064和0.479,卡方检验分别为P>0.05和P<0.05;专家权威程度平均值为0.8198.结论:专家的积极性与专业水平均较高,意见可信度高,第二轮专家咨询协调性较好,结果可取.本研究诊治方案所涉及的核心条目专家意见达到了较高的统一,为确立终的方案提供了依据.
作者:范冠杰;罗广波;魏华;刘振杰;王璐;熊旻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鉴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现状,教材部分内容繁杂重复,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脱节,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文章针对上述状况,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
作者:何怀阳;张小萍;刘中勇;陈智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深入贯彻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校深入理解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的精神,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努力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调查研究,采取了一些工作措施,建立了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尚冰;丛培玮;马铁明;许南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pH梯度-探头超声法制备盐酸小檗碱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和粒径,以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结果: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8±5)nm;盐酸小檗碱包封率为91.8%.结论:结果表明脂质体粒径均一,体系稳定.
作者:李莉;王振华;王玉蓉;周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MMP-7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子常规西药,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活血中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MMP-7及p-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组MMp-7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P<0.05.结论:解毒活血中药能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MMP-7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表明解毒活血中药能抑制PCI术后炎性反应,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预后判断已显示出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欢;吴敏;宫丽鸿;汪雨静;赵静;郭秋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运用光谱成像技术快速鉴别中药五加皮与混淆品香加皮,为其质量控制和品质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电可控液晶滤光光谱成像装置,测定不同市售来源的香加皮饮片5种,五加皮饮片2种.光谱高分辨率5nm,光谱范围400~680nm,空间分辨率4000×4000.从成像光谱立方体中提取特征光谱,构建其指纹图谱,并用类平均距离法等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五加皮和香加皮的光谱成像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与其中药鉴定学结果相吻合.结论:光谱成像技术可用于中药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其操作方法简便、快捷、无损.
作者:王琳;马骥;庞其昌;赵静;胡翠英;崔代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近10年内盆腔瘀血综合征(PVCSS)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管数据库近10年来关于中西医研究PVCSS的相关文章,从PVCSS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VCSS西医和中医方面病因病机明确,而西医治疗进入瓶颈阶段,中医药治疗效果明确,但缺乏临床验证.结论:值得深入研究具有中医临床特色的安全、高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冬梅;姚石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针对目前教学学时少、内容多等现状,从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和充实实训教学内容两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并就具体实施方法和实践结果进行了介绍.
作者:王淑娟;苏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30例确诊为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等级评价及生存质量量表填写.结果:治疗前后症状等级评价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能有效改善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学麟;赖长沙;罗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根据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以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作者:唐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前我国的中医本科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对中医学生科研教育认识不足,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科研素质的训练等问题.因此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中医学生科研素质,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作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通过科研精神的树立、科研思维的培养、标准化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及科研实践活动几个方面提高中医学生科研素质.
作者:赵丹玉;柳春;王艳杰;李宝坤;贾连群;冯晓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不被认为是生命的威胁,但对病人的康复不利,文章将分别从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入手,现代医学又分别从神经源性、炎症性、药理学、药理-免疫学4个方面来阐述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有助于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垚;朱永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滋阴活血利咽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滋阴活血利咽口服液和健民咽喉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该制剂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滋阴活血利咽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钟渠;彭顺林;郑桃晓;邹文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应用灸法治疗痛经的选穴规律,为规范与推广灸法治疗痛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对所得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建立经灸法治疗选穴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灸法治疗痛经主穴选取共出现25个穴位,其中以关元、三阴交出现频次多,分别为25.56%、14.29%.结论:临床应用灸法治疗痛经应以关元、三阴交为主穴,以达到调理冲任、温经止痛的目的.
作者:李娅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IF)对AD大鼠海马Apo-E4的影响.方法:采用Aβ双侧海马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Apo-E4含量.结果:大豆异黄酮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1),减少海马神经元丢失,显著性降低Apo-E4含量(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降低AD大鼠海马Apo-E4的含量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蔡标;申国明;汪远金;刘向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介绍了作者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对多元化考核方式的运用情况,突破了期末考试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方式,采用以传统期末考试为核心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歌诀背诵、背记章节功效、闭卷期中考试、中药材饮片认知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作者:刘立萍;李然;任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