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刘威;徐秋阳;高万楠
目的:探讨应用补肾化痰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98例行ⅣF-ET长方案治疗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补肾化痰中药干预3个月.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获卵数(17.9±10.17)vs(19.1±10.13)、卵裂率(87.32±16.75)%vs(86.68±15.96)%、移植胚胎数(2.2±0.6)vs(2.3±0.6)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间HCG注射日E2值(2858.7±551.1)pg/mL vs(3577.4±799.6)pg/mL、优质胚胎率(45.02%vs32.95%)、临床妊娠率(40.74%vs26%)、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5.56%vs12.0%)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化痰中药在PCOS患者IVF-ET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降低OHSS发生率.
作者:张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中国,传统医学与易学本为一源,中医的诸多理论均来源于易学,脏象理论学说更不例外,故借此文想浅谈一下对中医脾脏的理解.
作者:杨永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复方中药.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能降低全血黏度,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么丽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TNFRⅠ与TNFR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拮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腹腔注射法构建小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并分别予解毒化瘀颗粒、乳果糖、安宫牛黄丸干预治疗,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TUNEL法检查肝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脏TNFRⅠ与TNFRⅡ的表达.结果:解毒化瘀颗粒干预组肝组织凋亡、坏死程度轻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的肝脏TNFRⅠ表达量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TNFRⅡ表达多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通过下调肝组织TNFRⅠ的表达、上调TNFRⅡ的表达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延缓肝脏坏死的进展.
作者:毛德文;陈月桥;韦艾凌;唐农;邱华;张荣臻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和大学生接触多密切的教师群体.那么,如何当好一名高校的辅导员,进而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航人,是我们每一名学生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作者:徐晓东;张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JAKs激酶作为JAK/STAT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重要信号传感器,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免疫调节等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正逐渐形成一个热点.JAKs激酶不仅在神经系统表达,也是脑缺血后的炎性反应,决定病灶区细胞凋亡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就JAKs激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影响及针刺干预作用予以介绍.
作者:刘荣;易玮;黄康柏;许能贵;苏敏芝;诸葛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止痛巴布贴的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对小鼠进行热板法镇痛实验及鼠尾压痛实验,对比空白组及阳性药物扶他林组,以研究该药的镇痛作用.结果:中药止痛巴布贴对小鼠热板法舔后足时间延长及鼠尾压痛法小鼠出现挣扎嘶叫时施加压力有明显增大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药物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小鼠热板法镇痛实验及鼠尾压痛实验,证实中药止痛巴布贴对小鼠舔后足时间有延长作用,对小鼠出现挣扎嘶叫时施加压力有明显增大作用,即有明显镇痛效果.
作者:战祥毅;王文萍;王艳;高奉;曹崎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鉴于<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现状,教材部分内容繁杂重复,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脱节,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文章针对上述状况,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
作者:何怀阳;张小萍;刘中勇;陈智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护理警示标识在临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要静脉采血的患者160例,按1:1比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头交代提醒抽血及注意事项,试验组采用口头交代,并使用护理警示标识提醒,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成功采血和未采血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成功采血的人数分别为78、56人,未成功采血人数分别为2、24人,试验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未成功采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可以提高临床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立嵩;梁春凤;黄承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肺癌诊断与分期标准,选择1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补精解毒方组与化疗组.补精解毒方组86例口服冬虫夏草、番荔枝子,未用化疗等其它抗癌方法,化疗组86例采用EP或TP方案化疗.观察临床受益率,生存质量,2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判定补精解毒方临床疗效.结果:补精解毒方组较化疗组有较高的临床受益率(癌灶稳定率),生存质量(KPS评分治疗前后提高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精解毒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改善生活质量,2年总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与化疗组疗效相近.
作者:安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优选伸筋草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以醇溶液的PH值、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生物碱提取量的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总生物碱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结果:佳工艺为pH值为3的30%乙醇,提取60min,提取科液比为1:10.结论:该提取工艺可用于伸筋草总生物碱的提取,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何凡;刘威;徐秋阳;高万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寻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分期、动脉血气结果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方法:采集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研究.结果:CT表现为纤维化期者50例,其中痰瘀阻络证25例,占50%.蜂窝肺期患者36例,其中肺肾两虚证19例,占52.8%.结论:肺纤维化期的患者,辨证以痰瘀阻络为多,治疗可予逐瘀通络,宣肺化痰;蜂窝肺期患者辨证多为肺肾两虚,治疗应侧重补益肺肾.
作者:郭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文章根据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以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作者:唐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肾阳虚型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阳虚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30例)与电针组(30例)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JOA下腰痛评价表评分.结果:温针灸较之电针组能够更好地改善JOA下腰痛评价表评分,提高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肾阳虚型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
作者:曾天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傅青主女科>中,对湿的论治有独到的见解,从湿证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探讨傅山先生治湿的特色.
作者:陈秋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周围性面瘫的发生多由正气虚弱、风邪入中、气血痹阻、筋脉失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糖尿病的病机特点加重了面瘫发病的各个环节的病理变化.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多病情较重、疗效较差,病程较长,故在治疗上应针对其病机特点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作者:田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10g单尼龙丝、128Hz分级音叉、振动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s,VPT)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有症状组116例,无症状组64例.所有对象用上述检查方法进行感觉功能评价,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神经传导速度(NCV)作为标准,比较3种简易方法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并计算各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有症状和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各种检查方法都出现了一定的阳性检出率,尤其是VPT在无症状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47.7%);3种简易方法都与NCV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且与NCV阳性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感觉功能评价在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周围神经损害方面具有很好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黎群;何翠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出有利于老年患者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的输液服务流程.方法:将6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护理巡视单,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两组分别发放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程度及对静脉输液过程中所担忧的问题.结果:实施安全、规范的输液服务流程后,患者对输液过程中所担心的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规范输液服务流程后,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老年输液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作者:梁碧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30例确诊为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等级评价及生存质量量表填写.结果:治疗前后症状等级评价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能有效改善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学麟;赖长沙;罗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群众基础,因此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不能仅局限于高校教育,应当从高中阶段起步.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学习中医药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基础,高中阶段学习中医药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更有利于消除古今文化差异给高校初学中医的学生带来的困惑与不适,是对高校中医药教育的有益过渡.
作者:林大勇;孙赫楠;曲道炜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