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芳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013 年2 月至 7月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的患者 240 例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成绩显著,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形象等满意度大大提高,实现了护患零纠纷的目标.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规范的仪表是实施优质服务的前提,输液护患沟通技巧,严格的查对制度以及完善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的保证,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免疫学检验隶属于检验医学行业,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经由自动化以及半自动化的形式在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常规检验、微生物学等领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检验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检验技术的深层次发展,免疫学检验的分析流程得以大大缩短,有利于检验结果准确性以及精确度的提高.免疫学检验在免疫学技术的应用基础上对患者疾病进行鉴别与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预后方案,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等,目前,免疫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过程仍然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以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标准以及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对免疫学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予以评定,从而分析其所起的作用.
作者:许青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深静脉置管具有保护外周血管,穿刺次数少、安全、方便,减轻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置管期间护理不当,则会造成堵塞,脱落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昕;康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5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对照组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用药治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嗳气、上腹疼痛、反酸缓解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林志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6.5岁,伤后至手术治疗时间为7-14天.结果:采用Mazur频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30例患者中,优15例,良9例,可5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5例,开放性骨折发生感染1例,创缘皮肤坏死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正确的选择手术时机,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吴翼飞;陈旭宏;王正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护理问题.方法:对1 000例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实施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并对其恢复期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恢复顺利,并平安返回病房,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术后恢复室护理安全,并采取恰当防护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作者:蒋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冶疗(PCI)术后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合适的护理策略及护理体会.结果:180例患者经上述针对性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良好的针对性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以顺利康复.
作者:叶磊;赵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双流县农村妇女中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对监测对象宫颈癌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一步探索适合基层的宫颈癌检查服务模式.方法:对双流县9个镇35-59岁妇女共10104名,采用巴氏涂片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对初筛异常的1171人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阴道镜检查异常的598人,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0104名免费检查的妇女中,宫颈癌前病变(CIN)共19人,患病率为0.188%;检出宫颈鳞状细胞癌2例,患病率为19.79∕10万.CIN1-CIN3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5-45岁性生活较活跃的妇女.彭镇患病率高,金桥、永兴、白沙次之.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可能与地理环境污染、个人健康意识,性卫生等有关.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灿;吴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新麻醉过敏患者牙髓炎治疗方法.方法:尽量去除病变组织至疼痛感患者不能耐受时,在敏感处封牙髓失活剂,1-2周复诊,进一步开髓,仍有明显疼痛,再封失活剂1-2周,直到可以顺利开髓,随后行常规根管治疗或干髓治疗.结果:一次封失活剂后复诊,顺利开髓者13例,二次封失活剂后复诊,顺利开髓者11例,三次封失活剂后复诊,顺利开髓者2例.根管根管治疗22例,干髓治疗4例.封金属砷21例,封多聚甲醛5例.成功开髓率100%.结论:不开髓封失活剂,对于局麻药过敏患者,特别是常合并系统疾病的中老年患者的牙髓炎治疗,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传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ICU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识别、评价及处理,持续寻觅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探索风险管理对于ICU护理工作所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估量出其可以有效回避的护理风险,不断改善护理的质量.全科医护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潜在风险识别的知识,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相关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辨别风险事故的临场应变能力,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为患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这样才能通过ICU护理风险事故的分析与防范,树立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并加强风险监控力度,落实好护理仪器的监控以及相关的护理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雷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加强护士法律法规和服务意识教育,预防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发生.方法:认清形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措施到位,管理工作到位.加强急救物品器材管理、加护理文书管理.结果:通过对护士加强法律和服务意识教育,几年来无一例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质量得以提高.结论;只有加强法律和服务意识教育,才能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郭爱芹;欧艳霞;汤永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扁桃体肿大是小儿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打鼾、腺样体肥大等多种并发症,对儿童生长及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我院自2009年8月开展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肿大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晓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围绝经期是每个妇女人生必经的重要生理过程.围绝经期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及一些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在绝经期前后出现以植物功能紊乱为主并伴有神经心理的一系列综合症的症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临床通过对围绝经期妇女正确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有效地改善和缓解围绝经期综合症妇女的不良心理和精神症状.且在绝经早期给予干预可以预防和缓解绝经远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陈继兵;辛小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为后期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计80例.将其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气管扩张治疗以及氧疗等相关常规性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莫西沙星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临床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莫西沙星雾化吸入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余皓月;封明霞;陈照俊;曹国强;胡佳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脉通络方治疗首发急性期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血栓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6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脑脉通络方(主要药物:蝉蜕、地龙、水菖蒲、桃仁、赤芍),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3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愈显率比较,治疗组愈显率为78.9%;对照组愈显率为46.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脉通络方治疗首发超早期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王立国;王庆华;高凤萍;张俊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蒙医千百年来以治本而著名于世,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一个好的医生必须锻炼好自己的基本功并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不断学习,是适应社会医学不断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蒙医医生的基本功包括对病史的采集必须详尽,体格检查准确而全面,实验室的选择科学而合理,辅助检查认真而周到,这些对于蒙医医生在临床决策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道德修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自己的立足之本,否则达不到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临床决策能力和水平.
作者:莎仁图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在临床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优质护理在门诊小儿患者输液中临床应用效果,为以后的门诊小儿患者输液护理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在2013年7月份收治的100例输液治疗的患儿中,按照1∶1的比例将这些患儿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性的优质服务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特殊性优质护理服务,具体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在患儿合作率上,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6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上,实验组为98%,对照组为74%(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80%(P<0.05).结论:门诊输液时,患儿心理情绪不稳定,对他们进行特殊优质护理服务,让患儿感受到家的温暖,患儿会主动配合医院的治疗,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刘普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分析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急诊急救中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在护理实践基础上,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护下,这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成效.在患者的治愈率上,观察组为80%,对照组为7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残率及死亡率上的比较上,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2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4%,对照组为6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够切实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有助开展和谐医院建设的工作.
作者:朱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浅析心理护理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分娩的200例孕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所有分娩孕妇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孕妇分娩期常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这些心理反应可能影响分娩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产妇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分娩,助产人员应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增加分娩的信心.逐步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顺利完成分娩.
作者:高建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伽玛刀联合DC-CIK生物免疫疗法对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伽玛刀治疗后联合DC-CIK生物免疫疗法.结果:伽玛刀联合DC-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为73.21%.结论:伽玛刀联合DC-CIK生物免疫疗法,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可以更好帮助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不会让癌细胞有复发转移的机会.另外,在肺癌患者接受了伽马刀的治疗后,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及时供给营养调养,生物免疫治疗通过对外周血的培养与回输,就像打点滴一样没有痛苦,却把重要的培养后的具有侦查、杀伤癌细胞的DC-CIK细胞输入血液,既补充了患者体力不支,又有效清除了血液中残留的肺癌细胞,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扩散、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作者:徐松梅;杨育峰;高志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