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毛积女

关键词: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药具管理
摘要:作为一项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至关重要.为了满足社会新时期的需求,必须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创建更加完善、规范的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体制.因此,对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日益严格.本文分析了目前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状况,探析了现在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完善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对策,希望为今后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裨益.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各项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79.06%,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急诊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以及消毒隔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旭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颈鳞癌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诊治子宫颈鳞癌的具体模式.方法:2011-01-05到2013-01-05,我院诊疗子宫颈鳞癌患者35例,对35例子宫颈鳞癌者实施临床分期:9例为Ⅰb期,其中,Ⅰb1期3例,Ⅰb2期6例;12例Ⅱa期;4例Ⅲa期;10例Ⅱb期.在这35例子宫颈鳞癌者中,11例予以单纯手术,称为手术治癌组,24例予以综合医治,称为综合治癌组.随后,比较手术治癌组与综合治癌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在综合治癌组的24例中,无瘤生存:17例,子宫颈鳞癌未控:2例,子宫颈鳞癌复发:2例,死亡:3例.在手术治癌组的11例中,无瘤生存:4例,子宫颈鳞癌未控:2例,子宫颈鳞癌复发:2例,死亡:3例.显然综合治癌组的治疗结果比手术治癌组的好,P<0.05.结论:在临床中,子宫颈鳞癌有三大特性:预后差、病程短、恶性快.实施综合方案医治子宫颈鳞癌疗效显著.

    作者:任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总结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总性分析我科65例骨科老年患者护理方法,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健康教育等.结果:本组65例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及护理不当,痊愈出院.结论: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应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池泓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瘤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在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恶性肿瘤手术配合中应用无瘤技术操作原则.结果: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避免肿瘤医源性传播.结论:无瘤技术的应用可以防止或减少肿瘤细胞脱落,扩散或种植,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D=聚体对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栓风险评价模式

    目的:研究D=聚体对于髋关节围手术期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方法:对2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中的D=聚体用vidas酶联免疫荧光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在手术前后检查是否有患者存在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都不存在静脉血栓,但在术后患者血浆中D=聚体的含量有明显的上升.结论:D=聚体含量在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血浆中越高,发生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张振芳;崔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334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前优生检查对孕妇预防妇科疾病和预防婴儿出生缺陷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站进行孕前检查的计划怀孕的2334例育龄夫妇作为研究对象.免费为准备怀孕的男女双方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血型检查、尿常规检查、乙肝五项检查、肝、肾功能检查、梅毒螺旋体检查及女方血常规、血糖、风疹病毒、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甲状腺检查及B超检查等.结果:共检查出610例高风险人群,其风险因素可分为七类,分别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性传播疾病,外科、内科、及生殖系统疾病,不良妊娠,环境毒害物质暴露;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优生优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文荣;张美菊;吴绍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诊的32例AC患儿的临床表现、结肠镜下表现、病理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特应性疾病史.结果:(1)临床表现:21例患儿出现腹泻 (65.6 %),其中1例病程<2周,10例0-2月18例,10例>2月;14例粘液血便 (43.8%),13例鲜血便 (40.6%);2例呕吐 (6.3%),1例腹痛 (3.1%),0 例低蛋白血症 (0%),1例营养不良(3.1%).(2)结肠镜下表现:患者在结肠镜下表现20例患儿出现局部红斑、黏膜变脆,占 62.5%;18例患儿出现多发淋巴样颗粒结节,占 56.3%;6例患儿出现表面糜烂,占18.8 %;2例患儿出现正常黏膜,占 6.3%;1例患儿出现溃疡,占3.1%.(3)病理学表现:AC 的病理学表现主要为固有层内嗜酸性粒细胞的侵润,24 例患儿中1 例> 20 个/HP,15例6 ~ 20 个/HP,8 例< 6 个/HP.(4)实验室检查与特应性疾病史:4例ALT 轻度升高,6例甘油三脂升高,6 例AST 升高;6 例lg A下降,4 例lg G 下降;9例患儿具有特异性体质;1例患儿具有家族遗传性病史,1例患儿的母亲具有哮喘史.(5)治疗:患儿经入院治疗后,排便次数减少,便血症状逐渐减轻消失,粪便成形或糊状,AC症状好转,在镜检下表现正常,患儿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8 ±4.0)天.结论:综合患儿的喂养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应性病史以及家族病史,有助于对AC疾病的初步诊断,结肠镜下表现以及病理学表现可进一步加强AC疾病的诊断,回避过敏源是防止AC疾病的首要方法.

    作者:王登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层流普通手术室应用空气净化器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器净化普通手术室空气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通手术室内的两间条件较均衡的房间做为研究对象,将其二间房间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对照组应用常规消毒臭氧发生器,并监测两组术、术中、术后及24h后的空气尘埃粒子数和空气细菌浓度,从而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术前空气尘埃粒子数和细菌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中、术后和24h后不同时间节点比较,观察组的空气尘埃粒子数和细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空气净化器是控制医院内感染源重要手段,是手术成功可靠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探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总计30例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B组总计30例应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C组总计30例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D组总计30例应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然后将4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4组患者疗效、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4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C组和D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治疗费用较少、治疗效果良好,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济有效的主要药物.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虹膜嵌顿术、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术等不同的术式治疗[1],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结论:通过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陈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及对策

    在我国中药的发现、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药物的来源丰富,中药在民间广泛流传,其组成的方剂是临床的传统剂型,能体现中医的辩证施治,可随证加减,具有服用方便、易吸收、副作用小等优点.毒性是早总结出的中药药性内容之一,主要用以概括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庆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颈椎病康复护理体会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到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受累引起的临床表现[1],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约为10%.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治疗方法繁多,临床治疗颈椎病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复发率高.因此应加强颈椎病专科护理工作,积极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复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科对颈椎病患者采用科学康复护理,效果良好,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它是人类危害性大的疾病之一,也是近年来发病率极高的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及各种并发症,给患者的心理上带很大的压力,很容易产生忧虑、恐惧、烦躁、悲观等情绪.而且这些不良的情绪直接影响病情和治疗.通过我们对122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到了以下几方面对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有效的.

    作者:郝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113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对113例患者进行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全面正确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所有病人均于1周左右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复发率低、腹腔镜术后盆腔粘连率低、妊娠率高.结论: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手术,同时熟练掌握科学规范的护理技术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快速康复的保证.

    作者:白澜;吴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一例精神分裂症伴发脑梗塞后反复噎食的护理

    噎食病人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反射迟钝,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导致通气障碍、窒息.

    作者:韩淑芬;韩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鄞州区免疫规划冷链设备装备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分析鄞州区免疫规划冷链设备装备情况.方法:根据各单位上报的报表汇总和实地核实全区免疫规划冷链设备装备数据.结果:鄞州区疾控中心装备冷链车1辆,常温冷库2台.低温冷柜4台.全区24家基层预防接种门诊共装备常温冰箱67台,其中医用冰箱35台,普通冰箱32台;配备低温冰箱25台,其中医用低温冰箱23台,普通低温冰箱2台.配备接种临时用小冰箱共计39台.结论:鄞州区冷链设备装备数量能基本保障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疫苗冷链设备管理中,急需补充和更新的为2-8℃的冷藏设备,医用冰箱是以后疫苗储存设备的选择方向.

    作者:任美娟;马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议手术室职业防护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手术患者手术治疗的场所,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是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场所,也是危重患者和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因此工作繁重、紧张,无固定规律,突发状况多,且经常接触血液、化学消毒剂、吸入麻醉药物粉尘、噪音、射线等有害因素, 因此要加强室内气流通,避免生物污染和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增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减少污染.

    作者:朱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对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舒适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21例患者治愈,16例患者治疗有效,1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4%,5例患者复发,观察组30例患者治愈,16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柏小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对策

    了解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因素,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全文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旨在降低医院中接触性感染的发生,更好地达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形成医务工作者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管的长资金长效机制.

    作者:庞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8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就8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86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康复组(43例)、对照组(43例),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43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死康复护理方法.结果:43例对照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配合之后,显效9例(20.93%),有效21例(48.84%),无效13例(30.23%),总有效率69.77%;43例康复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配合之后,显效25例(58.14%),有效12例(27.91%),无效6例(13.95%),总有效率86.05%.结论:通过运动锻练措施,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减慢或终止动脉粥样硬化过程,降低冠心病患病率;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作者:吴永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