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辉
仪器设备是高校在教学实验、科学研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物资基础和必要条件.随着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对仪器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仪器设备现代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装备技术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高校设备管理的重要研究问题,只有大限度的管好、用好仪器设备,才能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完成.
作者:田福珍;陈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无污染的天然藏药资源,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藏药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长期的临床验证,为藏医学的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藏医学不仅在药物的生长环境、类别、药味、药性、药效和配方诸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在临床验证过程中,将单味药组成复方用于临床,既提高了疗效,又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藏药中有许多疗效确切的方剂,七十味珍珠丸藏文译音为然纳桑培(RanNaSangPei,RNSP)是有代表性的名贵珍宝藏成药之一.
作者:陈秋红;海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肺宝颗粒13.4g/kg(相当生药25.8g/kg),能明显促进鸡红细胞免疫的小白鼠血清溶血素(IgM)生成,具有增强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6.7g/kg(相当生药12.9g/kg)能促进小白鼠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功能,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13.4g/kg对卡介苗(活菌)所致小白鼠迟发超敏反应(Ⅲ型变态反应),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张宏;杜佳林;李显华;李大明;王玉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从重视手法示范、练习及实验室建设,理论联系实际,现代化教学等方面探求提高推拿教学方法.
作者:庄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观察82例尿路结石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总攻法治疗,总有效率95%.结论:中西医结合总攻法疗效满意.
作者:龚剑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辽宁中医学院炮制教研室的教师与教育技术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近一年来的开发和研制,完成了<中药炮制学>多媒体教材.并分别获得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医药教育技术研究会2001年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全国医学院校2001年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东北地区高校2001年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辽宁省高校2001年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下面从设计思想,结构设计和制作及主要特点3个方面简要介绍该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黄学军;李军;唐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医德医风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医德医风问题与千家万户的安康幸福息息相关;是因为医德医风确实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影响甚至危害着广大群众的利益.诚然,我们在评价医疗战线的医德医风现状时,必须充分肯定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在主流上是好的,他们为保护社会生产力中活跃的要素-人的健康;为保证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转,为千千万万的人们防病治病;为保证千家万户的幸福欢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夜以继日,呕心沥血,钻研技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人民的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白求恩式的医生的先进事迹感天动地,他们成了社会主义医疗事业大厦的擎天大柱.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少数医德败坏的人,的确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表示了医德医风一定程度的滑坡.
作者:徐兴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红斑性胃炎,是临床较难治疗的病证之一.其病情往往是反反复复,难以完全彻底治疗,主要病证表现,胃脘疼痛或胃脘不适,饮食欠佳.笔者在临床中以半夏越鞠金铃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本组106例病人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红斑性胃炎,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女性输卵管结扎术后腰痛进行调查和病理分析,以中药配合医疗体育康复治疗术后腰痛,取得较好疗效,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张神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傅青主女科>一书中的血崩病的治疗及用药特色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指出其特色有3点:治病务求其本;治血不离治气;药寡量多,力专效宏.
作者:黄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采用单昧中药丹参粉治疗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不孕症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沈开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46叶天士巧用蛎壳叶天士的儿媳临产以后,交骨不合,投药不效.恰巧叶天士脚踩一物,弯腰拾之,乃是蛎壳,即令煎汤,服后即愈.盖蛎蛤之类其形皆两片相合,性本喜合不喜开,用治交骨不合,取其性也.事载清·青城子<志异续编>.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纯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适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为了探讨双黄连口服液的杀菌作用,笔者对多种标准实验菌进行了杀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白瑞珍;宗润芝;陈荣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医血证一般分虚实两大类,笔者选中虚证中的血虚证,实证中的血瘀证,应用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从而探讨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辨证特点及诊断条件.
作者:刘穗梅;贾敏;周跃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根本病机为心气亏虚,胸阳痹阻,心脉瘀阻.故益气化瘀是根本治法.临床使用益气化瘀方药多为复方煎剂或丸散,种类较多,疗效各异,不利于统计和推广.目前临床使用的中药针剂多侧重于化瘀或益气,而刺五加注射液具有益气化瘀双重作用.我院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并与2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极化液治疗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凯;朱晓玲;戴玉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运用自拟桑元丹耆止痒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共观察31例,全部有效,复发率较低,疗效较好.
作者:武维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采用消痹药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91例,结果临床治愈45例,显效32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5%.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本品有较好抗风湿、抗炎作用,具有生效快、疗效高、标本兼治、安全、副作用少的特点,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想方药.
作者:郑春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了30例肝肾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治疗前后血清TNF(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旨在探讨慢性肾炎患者血清TNF及中药丹芍汤对其影响.结果:肝肾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TNF水平明显降低(P<0.001),尿畸形红细胞明显减少(P<0.05),尿蛋白明显下降(P<0.001).表明TNF在慢性肾炎疾病发病中有重要意义,丹芍汤是治疗肝肾阴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詹林达;何训昌;缪灿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本组46例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1~76岁.肿胀38例,疼痛40例,皮温升高39例,其中皮色暗红17例,皮色潮红21例,色素沉着38例,有条索状物25例,硬节15例,静脉曲张28例,压痛40例.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际体检标准>.
作者:荣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医药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不但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理论,中药也先后被制成数十种剂型应用于临床.然而受历史条件限制,直至建国以前,除了1938年由抗日根据地研制出的柴胡注射液外,中药制剂一直停留在丸、散、膏、丹水平.然而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不断创新,通过对人体组织结构、药物组成的深入研究,早就创制出了注射剂,并成为一种常用的大剂型.
作者:焦巍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