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兰
半夏泻心汤方首见张仲景《伤寒论》,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共七味组成,半夏泻心汤方证乃素体脾虚之人少阳证误行泻下而成,病机实为脾寒胃热,气机郁滞.方用人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辅以干姜温阳祛寒,黄芩、黄连苦寒性泄热,中阳既足,邪热亦清,则痞满自除.故该方实有脾胃同治,寒温并调之功,除痞止呕乃其用.其取效之关键,必须以辩证为脾寒胃热,中焦气机郁滞者为宜.
作者:苏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优质护理在急诊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房巡视、给药指导、服务态度、就诊环境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优质护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因此,在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对本研究所提到的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杨小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并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有关基础以及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运用甘草酸二胺,维生素C以及门冬氨酸钾镁进行常规治疗,对于实验组患者,应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疗程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8周后肝功能明显改善,并且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均趋于正常值.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通期进行比较,在治疗4周后肝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对照组在8周之后肝功能指标才恢复正常.并在两组治疗中,均无恶心呕吐及过敏症状,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肾功能正常,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临床疗效良好,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了安全的治疗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书园;孙建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痂呆患者的精神护理以及家庭护理.方法:对比进行不同护理程度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精神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38例患者在护理后的简易精神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量化表现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较好的精神护理以及体贴的家庭护理的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较好生活质量更高,逻辑更清晰.
作者:戚亚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传染病预防成了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内容.预防传染病要从根本做起,加强儿童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作者:张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院于2010年相应卫生部号召: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运转已近3年,目前我科在编护士13人(含护理员和协议护士各一),针对妇科病人周转快,急症病人多,专科性强,隐私保护需要等,我们通过移动护理查房车的应用,改变护士培训方法、方式,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业务水平及新项目开展,按需、个性化的服务,获得良好效果,护士对责任范围的病人从人院到出院进行整体护理,病人认可,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茵茵;包银花;王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外伤性截瘫病人大部分为青壮年,伴有死亡率高的特点,常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因该病病情严重,病程长,且常继发其他合并症,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必须加强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我院共收治外伤性截瘫患者25例,为了使截瘫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尽早使生活自理,重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进行了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指导,使患者增强了治疗的信心,减少了并发症,达到预期的目的.
作者:高凤;姜琼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的1 6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30例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肾错构瘤病例的1 6排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4例为多发病灶共10个瘤体,直径0.6-1.6cm,内含较多脂肪成份;其余均为单发、实质性肿块,边界较清,其中右肾1 2例、左肾14例,大小为1.3cm*2.7cm 9.0cm* 13.2cm不等;30例中24例病灶内部含脂肪成份、6例内部呈较高密度影,8例具有“劈裂征”、12例具有“杯口征”、3例肿瘤破裂出血伴后腹膜血肿.结论:大多数肾错构瘤具有典型的CT表现,术前多可明确诊断;仔细观察、分析肿瘤的各种CT征象有助于提高部分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正确性;16排CT相比单排螺旋CT对肾错构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作者:陈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学习压力大,以及情绪紧张,许多人表现出烦躁不安,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长期得不到缓解和释放就会产生紧张和焦虑,医学上把它分为慢性焦虑(也就是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性惊恐状态),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坐立不安、睡眠障碍等全身不适症状,通过药物治疗、心里治疗、物理治疗充足均衡营养催眠疗法,松弛疗法等,对缓解焦虑情绪有很好作用,但主要的是,防病在先,治疗在后,俗话说预防胜于治疗.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一下几种预防和缓解焦虑的方法供同仁参考:1.良好的心态,自信感恩学会调解情绪宽容,当受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鼓励自己,对自己说你真行太好了、太棒了,你一定做得到,善待自己理解别人,换位思考.
作者:王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急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西医综合治疗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高血压的70例病患,全部病患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前均接受了脑部CT检查,已确诊有出血现象,且均超过15ml,其病情恶化较快,颅内压不断升高,有头晕和头疼等现象出现.依据脑部CT检查出的病患颅内具体的出血情况和血肿情况对病患进行手术治疗,主要实行骨膜颞肌及筋膜脑表贴附去骨瓣减压术.医生需要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对病患主要采取中医针灸的方式,通过刺激病患的曲池、合谷、足三显等常用穴位,之后再配以刺激病患的神门穴、心俞穴、照海穴、涌泉穴、四神聪穴等对病患进行相关治疗,同时服用一些可以起到脱水、降低颅内压作用的西药加以治疗.结果:在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之后,有10例病患出现恶化现象(14.3%),有12例病患为有效(17.1%),有22例为显效(31.4%),有26例为基本痊愈(37.1%),本次治疗总的有效率为85.7%.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良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肖陈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尿液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尿液检验为无创性,取材方便.在疾病筛选、诊断和健康体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种不同的尿液测试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女性新生儿尿道短、会阴亦短[1],排出尿液的随意性大,因此,做好留尿护理,提高尿液留取质量和成功率[2],在临床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白福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儿科静脉留置针发生留置失败的原因,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儿科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5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留置针发生留置失败的原因并实施的护理对策.结果:研究发现置留失败的主要包括血管选择、固定方法不当、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液以及封管方法不当等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留置针失败的发生率得以显著降低.结论:通过对留置失败原因的分析总结,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小脱管、局部外渗以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增长留置的时间,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谭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3年应用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80例患者96条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双下肢患者一侧肢体局部复发;2例单侧患者出现腹股沟血肿后期均吸收; 3例出现下肢皮肤灼伤伤口延期愈合;7例单侧患者出现局部麻木感;10例出现主干有条索僵硬及皮下结节.结论:EVLT术式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彦成;李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肥胖在全球迅速蔓延,已上升为举世瞩目的健康问题.笔者对现有的比较流行的肥胖发生机制学说进行了综述,并对肥胖的治疗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作者:王元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多发性骨髓瘤的用药治疗一直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通过无数临床实践与经验不断总结,对其临床用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新进展.
作者:赵静;陈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PICC管的维护体会.方法:3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置管治疗,对置管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对PICC管的维护进行总结.结果:本组一次置管成功28例,二次置管成功2例.留管期间经严格精心护理,除1例导管堵塞外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PICC置管化疗可以更好地保证药液准确输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而正确的导管置入和精心护理是保证PICC导管成功留置的保证.
作者:崔莉;何云霞;窦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房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50名老年精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和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了患者的发病率,减少了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发生.结论:在老年精神科病房护理中分析常见的护理隐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减少患者发病及病情发作导致的安全事件.
作者:李继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城镇职工、居民参保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影响,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方法:调查我院门诊治疗、住院治疗情况,分析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总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结果:我院医保科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处于合理水平,对所有参保人员的用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用药准确、安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医保政策,降低了医疗费用成本.为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减轻了其经济负担.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就诊人员的医疗经济负担,缓解了参保人员“看病维,看病贵”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能.
作者:宋碧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确诊的15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进行检测,150例患者均通过生化指标检测,医生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选取同期无糖尿病患者(对照组)150例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生化检验之后,患者的血浆葡萄糖均高于正常范围,血清甘油三酯也不同程度高于正常范围.对照组患者经过生化检验之后,血浆葡萄糖以及血清甘油三酯均属于正常范围.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1);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应用于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仲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