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对诊断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

洪露曦

关键词:胎盘早剥,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我院超声诊断为胎盘早剥的39例病例的声像图表现.结果:经临床及病理证实33例为胎盘早剥,1例为前置胎盘,5例为正常胎盘,超声检查符合率为84.6%.结论:超声检查对胎盘早剥有较高诊断符合率.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初探在疾病医疗保险工作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义

    目的:分析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城镇职工、居民参保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影响,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方法:调查我院门诊治疗、住院治疗情况,分析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总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结果:我院医保科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处于合理水平,对所有参保人员的用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用药准确、安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医保政策,降低了医疗费用成本.为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减轻了其经济负担.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减轻就诊人员的医疗经济负担,缓解了参保人员“看病维,看病贵”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能.

    作者:宋碧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按照时辰药理学 选择佳给药时间

    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与机体昼夜节律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存在着有规律的循环往复的周期性运动,即“生物节律”.人体的基础代谢、体温变化、血糖含量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是呈规律性节律变化的,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

    作者:罗伯元;何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观察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3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能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急性发作,缓解患者的头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戴蒋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方法学进展

    随着生活生平不断提升,女性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阴道分泌物检查也在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检查方法已不能适应患者的要求,我院也新引进了一批新的仪器和采用更为有效的实验方法,笔者拟对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的进展做简要阐述.阴道分泌物检查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细菌性阴道病、肿瘤、其它病原体的诊断及雌激素水平的判断,同时还对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1].

    作者:张文忠;詹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胫腓神经损伤伤残等级评定1例

    1 案例1.1 简要案情:2013年4月22日1 7时1 5分,吕某乘坐一厢式货车与农用拖拉机相撞受伤入院.1.2 病史摘要:因“外伤致右小腿肿痛、畸形、活动受限1小时”入院.查体:右小腿中上段肿胀,畸形,有反常活动,触压痛敏锐,杆力消失,右足背动脉可扪及微弱搏动,肢端血运尚好,足背及足趾感觉丧失,踝关节及足趾背伸功能受限,屈曲尚可.

    作者:黄癸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预防接种人性化管理分析及对策

    免疫预防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基本国策,建立“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表现在计划免疫预防门诊的管理上,就是将政府对所有儿童的关爱融入预防门诊工作的全过程中,在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同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包括生理、心理、健康咨询等,使接受接种的儿童及儿童家长有一种温馨感、安全感,以达到顺利预防接种的目的.

    作者:李令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9例喹诺酮类药物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致急性肾衰竭发生机制,指导临床应用,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致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使用喳诺酮类药物导致出现急性肾衰竭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喳诺酮药物致急性肾衰竭的发生规律进行总结.结果:喳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在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发生率与年龄和使用疗程呈正比例关系,且少尿型急性肾衰竭的预后较非少尿型好.结论:采用喹诺酮药物时,需要对药物对肾脏的损害格外注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何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护理进展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应用多的一项实践活动.为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地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促进舒适,近年来护理同仁不断对其操作环节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良方法,本文从静脉输液前准备、操作方法及技巧、按压时间和拔针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付丹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与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笔者结合自已作为肿瘤科新护士的临床工作体会,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分析出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评价:提高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时的心理素质及穿刺技巧,合理使用静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可提高肿瘤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李媛;喻婷;张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呋塞米和托拉塞米交替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呋塞米和托拉塞米交替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1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先服用呋塞米片1周;然后改为托拉塞米片1周.对照组服用呋塞米片2周,对疗效进行观察和判断.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6 min步行试验,LVEF和BN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呋塞米和托拉塞米交替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良好,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梁一昕;陈晓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BiPAP(统称: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医治COPD(统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08到2009-02,我院收诊呼吸衰竭与COPD同时伴随的病人49例,将49例呼吸衰竭与COPD同时伴随者随机分组:双水平组(24例)与日常组(25例).对日常组经常规诊治(氧疗、对症支持以及平喘、祛痰、抗感染).对双水平组经常规+ BiPAP诊治.随后,比较双水平组和日常组的疗效.结果:医治前,日常组和双水平组的PaCO2、PH以及PaO2无显著差异,P>0.05,医治5d后,日常组和双水平组的PaCO2、PH以及PaO2差异显著,双水平组的疗效比日常组好,P<0.05.结论:用BiPAP(统称: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医治COPD(统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极其显著,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王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手术室是病人施行手术诊疗的场所,对于这个既陌生又特殊的环境,病人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以往我们只注意病人的手术配合,却忽视了病人的心理、精神等多层次的需要,因此做好病人的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现将几年来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慧;赵桂珍;郑桂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18例.对照组1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1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共持续进行4周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接受4周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数据明显低干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00例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与讨论针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注意观察分析致使儿童出现腹泻的原因,除了给予对应的治疗措施以外,再给予儿童皮肤、心理、饮食等各方面的护理措施来配合治疗.结果:100例小儿腹泻患者通过精心护理之后,没有出现过交叉感染的状况,100例儿童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92例患者痊愈出院,8例患者好转出院,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为(5.8±2.5)d,没有一例死亡病例.结论:给予小儿腹泻患者对应的护理措施来配合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进一步提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上述患者好转出院72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18例.结论:积极给予患者全面的基础护理,病情护理,呼吸道护理,血压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作者:马凤萍;梅彩荣;贺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9年至2012年我院支气管哮喘临床用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2年符合钠入标准的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析56例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据统计后发现50例患者应用了糖皮质激素,所占比例89.28%; 36例患者应用了茶碱类药,所占比例64.28%;37例患者应用各类抗生素,所占比例66.07%;应用B2受体激动剂患者19例,所占比例33.92%;应用抗胆碱能药患者11例,所占比例19.64%;应用抗组胺类药物患者20例,所占比例35.71%;联合用2、3、4、5、6种药物患者的例数分别是4、7、13、18、10例.结论:我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情况遵循、符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许梅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甲沟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通过对甲沟炎病因的分析,对其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徐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钙化性病变关注度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良、恶性乳腺钙化性病变的特征及关注度.方法:对200例乳腺X线检查发现的钙化性病变,由两位专门从事乳腺影像诊断的医师采用盲法分析所有数字乳腺X线检查的影像并达成一致意见,对检出的钙化病变进行良恶性评估.以钙化灶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为全标准,对比分析良、恶性钙化在乳腺数字X线检查中的特征及关注度.结论: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钙化性病变诊断敏感性很高,典型良性钙化所占比例大,其次高度可疑恶性钙化病变定性诊断的特异性较高,需患者接受活检诊断.而对中间型钙化病变定性诊断的特异性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在活检前进一步评估这类病变的良恶性,避免良性钙化性病变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活检.

    作者:文海光;文叶;宋立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检测对预防脑血栓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血液流变学以及凝血功能检查在脑血栓预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主要将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以及凝血功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PT以及APTT则明显缩短,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表明,血液流变学检测以及凝血功能检测在脑血栓的预防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匡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与防范策略

    免疫规划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有效、经济的手段,能有效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传播,极大地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但近年来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不断扩大,免疫接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其主要原因是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管理.流动儿童又不能及时的免疫接种而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对流动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作者:马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