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卧位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干预效果的临床分析

郭灵灵

关键词:早产儿, 呼吸暂停, 卧位
摘要:目的:观察与仰卧位相比,头部抬高倾斜15°(俯卧位15°)对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2009年6-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32例早产儿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仰卧组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俯卧组头抬高15°偏向左或向右,仰卧或俯卧时间≥12h/ d,疗程5~7 d.观察期间若患儿出现呼吸暂停,给予托背、刺激足底,使其恢复自主呼吸,并经统计学比较.结果:俯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仰卧组,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少于仰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俯卧位辅助治疗呼吸暂停安全有效.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院内呼吸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分析,以老年人呼吸内科感染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叙述.

    作者:罗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导管在眼科泪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在眼科的应用.方法:试将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作为义管应用于10例泪道阻塞探通术后复发患者、7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中,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0例泪道阻塞患者拔除置管后均通畅,7例拔除置管的泪小管断裂患者中通畅者5例.结论: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管的支撑作用大大降低了泪道阻塞探通术后的复发率,提高了泪小管断裂吻合的成功率.

    作者:陈忠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BeAg水平及其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检测3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以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配对检测其血清HBeAg水平.结果:不同HBeAg水平对应的HBV-DNA载量有所不同.HBeAg 1~50(s/co)组的患者其HBV-DNA载量高于0~1(s/co)(即阴性组),但这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HBeAg水平在>50(s/co)组患者的HBV-DNA与1~50(s/co)组及0~1(s/co)阴性组比较,发现前者血清HBV-DNA载量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HBV-DNA载量与HBeAg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不完全一致;在低水平HBeAg的患者中,其血清仍有一定的HBV-DNA检出率,临床、流行病学上仅以HBeAg作为复制的血清指标,来判断HBV复制和评估传染性有明显的局限性,临床应结合HBV-DNA与HBeAg水平综合判断HBV复制程度,以指导治疗.

    作者:林晓霞;崔国辉;易伟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藿香正气水致低血糖昏迷一例

    目的:希望临床医务工作者警惕藿香正气水所致的昏迷.方法:门诊接诊过程中实践所得.结论:藿香正气水可以导致低血糖昏迷.

    作者:李亚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5-氟尿嘧啶联合放线菌素治疗侵蚀性葡萄胎致腹泻一例的护理体会

    侵蚀性葡萄胎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种,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具有恶性肿瘤行为,但恶性程度一般不高,治疗方法以化疗为主[1].我科于2012年6月收治1例经5-氟尿嘧啶联合放线菌素治疗后引起腹泻的侵蚀性葡萄胎患者1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于2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高娅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科围手术期的访视护理

    医学是具人文精神的科学之一.新医学模式的医方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护士应当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的不同,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还可直接涉及患者能否配合手术治疗,甚至成为术中生命的保证.

    作者:翟佳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CT图像的特点及常用扫描方式

    随着工艺水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的多排螺旋CT投入实用的机型已经发展到了320排,同时各个厂家也在研究更先进的平板CT.现在CT与PET相结合的产物PET/CT在临床上得到普遍运用,特别是在肿瘤的诊断上更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CT在肿瘤的诊断应用为例,探讨了CT图像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扫描方式.

    作者:曾凤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子宫托嵌顿导致宫颈癌1例及分析

    在近20年间,子宫托治疗子宫脱垂在农村基层医院较为常用.此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经济.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及人们文化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子宫托在临床已较少应用.本文报告子宫托嵌顿导致宫颈癌1例的临床资料,并讨论子宫托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经验总结:

    作者:张仝琼;赛敏;刘成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静脉注射药物为什么要现用现配

    很多药物在原液或粉针状态时是稳定的,但是配制成溶液后这些配制后,因受溶液的PH值、渗透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稳定性降低.临床上住院病人静脉注射给药是常见的一种给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病人住院5-7天,静脉给药占用药比例的80%以上,住院7-14天,静脉给药占用药比例的50%以上.临床上许多病区护士,一上班就忙于将静脉注射用药一一摆放到操作台上,再将每位患者的全部用药一一混合稀释后,集体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有的用药能放置几小时,有的甚至十几小时,配制好的药物在一定环境下,出现了一些不应出现的问题.

    作者:丛娟;尚德慧;倪洪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察其护理前后患者生理和心理变化.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的配合度、不良心理、对疾病认识度等均有明显改善,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结论:对四肢骨折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作者:徐萍;王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

    文章对今年来的内科住院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一起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着重对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这一情况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作者:谢景萍;陈惠霞;刘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理论研究初探

    中医内科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中医临床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针对当前我国中医内科理论研究现状,对中医内科临床研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李显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口腔科护理工作的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在现在医学中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如何避免院内感染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医务人员如何提高自我防护来减少不必要的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转变成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在口腔科的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医疗器械与患者的唾液,血液直接接触并刺破口腔组织,如HBV,HIV,HCV等病毒,可通过血液污染的器械经手传播而造成院内感染,因局部麻醉,口腔科的护理工作较比其他科室发生针刺伤的几率要大,加上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飞沫,粉尘,有毒气体,使得口腔科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结合本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口腔科护理工作的职业防护进行论述.

    作者:尚德慧;丛娟;倪洪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①诱因:感染133例,占58.59%;进食特殊食物57例,占25.11%;②出现肾脏症状105例,发生率为46.26%;57例皮肤紫癜者14例出现肾损害,占24.56%;67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中4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4.18%;48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中15例出现肾脏损害,占31.25%;55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中3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0%;③预后:215例治愈好转,占94.71%.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者,易发生肾脏损害.

    作者:雷延德;贾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子宫全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后注入95%乙醇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价值.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后注入95%乙醇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的特点,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韩淑霞;王旭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目的:探讨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011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患者23例,对照组中患者17例.对干预组中的患者采用50-100mg/(kg·d)静脉滴注头孢硫脒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50-100mg/(kg·d)静脉滴注头孢唑啉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均为5天-7天.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在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血、肝、肾功能、尿常规以及胸部X线等方面的检查.结果:干预组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9.8%,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和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头孢硫脒在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安全性高,疗效显著.而且头孢硫脒在对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倪青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谈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体会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是医院中风险较高的护理科室,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尤其是急重症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意外性及严重性,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这不仅仅对医院的形象、医疗水平以及服务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更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对于减少心血管急重症护理的风险,对降低死亡率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清醒的留置胃管病人评价对提高护士留置胃管技术的效果

    目的:探讨清醒患者留置胃管后评价对提高护士留置胃管的影响.方法:82例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47例A组,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44例为B组.A组患者留置胃管后对护士评价,护士根据评价进行整改;B组是整改后留置胃管患者对护士评价.结果:乙组患者对护士留置胃管评价明显优于甲组.结论:请清醒患者对护士留置胃管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留置胃管技术.

    作者:周兰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关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2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西药的情况下,进行中医的辩证疗法,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2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有良好的缓解,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症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应华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胸腺五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为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5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额,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含27例.针对对照组,进行单纯化疗,针对观察组,应用胸腺五肽配合化疗.在治疗前与治疗21天之后,检测所有患者的T细胞亚群、IgA、IgG、C3、C4 、自然杀伤细胞,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体质量、血常规、体能、肝功、肾功方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CD3、CD4/CD8、CD8以及CD4的活性等都显著增强,与疗前同一指标相比,比较差异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在上述指标上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IgA、IgG、C3、C4的含量上,观察组略微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胸腺五肽配合化疗的方法,可以防治化疗引起的血小板与白细胞含量下降等骨髓抑制现象,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机能,有助于改善疾病体征,临床疗效安全可靠,适于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