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谦
1病例介绍女,32岁,因行人工取卵术后一日腹胀来院就诊.于201 1年6月21日遵医嘱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10分钟,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搏细弱扪不清,伴短暂意识障碍,查体:脉搏140次/min,呼吸38次/min,血压82/46mm Hg.诊断为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药物,更换输液器,平卧,鼻导管吸氧6L/min.0.1%肾上腺素1mng皮下注射,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半小时后症状缓解,脉搏100~ 120次/min,呼吸22 ~ 30次/min,血压96/56mmHg,2小时后,患者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郭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报道,对羟乙基淀粉的理化性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相关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其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国骨伤发病率逐年上升,骨伤医院护理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从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入手,注重护理质量管理,让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使“真情服务在骨医”的服务理念温暖每一位就诊患者.
作者:巴淑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自发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用整肠生辅助治疗肝硬化并发SBP,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83例肝硬化并发SBP病例均为2002年8月~2009年8月来我院住院的患者,SBP诊断标准为:①发热;②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③腹水迅速增加,用利尿剂无效;④腹水白细胞等于或大于500×106/L;⑤白细胞少于250×106/L时,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等于或超过0.50,或PMN绝对计数大于或等于250×106/L.其中④、⑤两条必须具备一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0-70)岁,平均45.6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29~69)岁,平均48.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培养、血常规、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廖燕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稳步推行,农村已成为计划生育的重点,近几年避孕药具也在农村地区开始进行推广,但在药具管理发放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地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关建议.
作者:黄素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EB病毒检测在EBV感染诊断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步检测76例疑诊EBV感染患儿住院时及起病1、3、6、9个月血浆当中EBVVCR-IgM及其外周血全血、单个核细胞当中EBVDNA,有效比较EBV感染患者病程当中4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在疑诊EBV的感染初期,全血及其PBMC当中ENVDNA阳性率比较高,与EBVVCR-IgM及其血浆EBVDNA相比较,会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起病之后的1、3、6、9个月,4种检出的方法阳性率逐渐的降低,但是PBMC当中EBVDNA敏感性会高于其他的3种方法.结论:EBV感染的初期,通过检查,检测全血和PBMC当中EBVDNA是为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EBV可长期的存在于PBMC当中,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PBMC中EBVDNA对于EBV感染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能够作为判断疗效及其监测病情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悦英;黄银群;陈泽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婚及待孕夫妇优生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婚检的夫妇100例,年龄在21-43岁,平均年龄28.2岁.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3%,大专学历34%,中专(高中)22%,初中以下21%.职业:干部15%,工人52%,个体户21%,农民10%,家务2%.对其进行优生教育干预,在干预前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宣传教育和婚检咨询进行优生教育干预,在干预后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结果.结果:本组100例夫妇中,生殖系统疾病13例(43.33%),传染性疾病5例(16.67%),遗传性疾病2例(6.67%),内科及其它10( 33.33%).干预教育后对100例夫妇进行问卷调查,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了很大提高.结论:加强优生教育,预防出生缺陷,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苏桂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护理干预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作理论分析.方法:采用方便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例,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两种方法.从平均住院时间、手术过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对两种不同护理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的优良率明显高.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艳芳;蒋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浅谈如何大程度地减少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满足临床用血的同时保障献血者的人生健康安全.
作者:陈秀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48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出院时均能翻身,无褥疮、护理不当或意外发生.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有利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晓英;赵桂珍;逢广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探讨酒精性肝损害的超声检查方法及其结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106例酒精性肝损害患者,对其B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超声声像图诊断酒精性肝损害主要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洒精性肝硬化,其病理学检查及超声声像图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性肝损害的超声检查能有助于临床判断其肝病类型、损害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反义TIMP-1真核表达质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运用重组DNA技术及反义技术,构建反义TIMP-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经脂质体包埋,将其导入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体内,通过半定量RT-PCR,病理形态学观察及west-em bloting免疫印记技术,观察反义TIMP-1表达质粒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反义TIMP-1质粒组与肝纤维化组、空质粒组相比TIMP- 1mR.NA、MMP-13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空质粒组与肝纤维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之间的病理学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义TIMP-1质粒组病理学分级较空质粒组及有明显改善(P<0.05);空质粒组与肝纤维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反义TIMP-1/pcDNA3.1(+)真核细胞表达质粒使TIMP-1 mRNA、MMP-13mRNA及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反义TIMP-1表达质粒对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为以后肝纤维化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紫琼;木尼拉;郑勇;高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和护理的经验.方法:对67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及时的急救和有效的术后护理,使患者治愈率大大提高,患者恢复较快,并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及时的急救是治疗的关键,有效的护理是重要保障,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病人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加强肾结核CT表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1999年2月至2009年7月3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肾结核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结合肾结核的病理基础结合分析.结果:左肾结核15例,右肾结核11例,双肾结核5例,共36个患肾,CT表现为结节状低密度灶6例,多发囊状影围绕肾盂呈“花瓣”状排列18例,肾实质钙化7例,合并输尿管壁增厚13例.讨论:肾结核的CT表现与结核灶存在的不同病变时期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作者:王丘;万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例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诊断主要靠胸部X线及CT,19例中18例治愈,1例死于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结论:COPD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多样,易被基础疾病所俺盖,造成误诊、漏诊.可疑病例应尽早作X线或CT检查确诊,治疗关键在于快速排气减压.
作者:梁玉玲;余萍;陈星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指出基层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自身工作体会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与总结.结果发现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改进,结论基层医院应提高药房人员的素质,完善相应药房制度、规范化管理及提高药房信息化水平.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期间使用定型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33例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切口疼痛轻微,仅有5例(15.15%)需肌注镇痛剂1次.无切口感染发生.1例(3.03%)患者有局部异物感,2~3个月后消失.术后发生尿潴留2例(6.06%).未发生补片排斥的病例.随访2~30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符合现代疝修补术的理念,手术技术简单,很容易实现标准化操作,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少而且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肛瘘肠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变,其发病率占肛肠疾病的40%,现将我科从2002年7月以来,对21例肛瘘病人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简介如下:肛瘘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为此患者对术后肛门的功能及病灶的复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担心,恐惧.而且部分肛瘘病变的特殊性,科学性.正确而精心的护理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感,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田茂芹;颜永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开始结合自身实际,逐步而有效的开展了医院后勤社会化的经营模式,并初步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作为医院后勤管理人员,也慢慢从原来的自己统办后勤改为选后勤和管后勤的职责.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乎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效果的好坏.
作者:蒋国彪;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法,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专门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而建立的永久性通路,手术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共为48例患者行上肢动静脉内瘘手术,在医生与护士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取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雯春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