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玲;余萍;陈星东
高原地区由于组织缺氧,加之高原地区人们的生活饮食(多以肉类及高脂乳类饮食为主)习惯,机体的血液学、生化等参数有一定的改变,尤其区域性的膳食结构的差异对许多实验室检查参数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就谈谈,部分实验室项目参数的变化特点,以供参考:
作者:兰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儿科输液工作中,经常使用阿奇霉素等药物,它的作用主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发现连续滴注阿奇霉素类药物与炎琥宁之间会发生乳白色絮状物,立即更换输液器及液体.通过实验,分别准备炎琥宁16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阿奇霉素粉针稀释在生理盐水500ML内.
作者:蒋文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输液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32患儿,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改善了护理1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增进护患关系.结论:掌握良好的头皮针穿刺方法,有效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增进护患关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齐晓贵;李海燕;徐海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压迫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中常见的病变为L4~ 5及L5~S1椎间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明显的腰腿部疼痛,其次还会出现有下肢的麻木和跛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临床诊断此疾病,主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影像学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和CT影像表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樊志坚;朱莉杰;纪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作者:刘大树;吕利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克痹活络汤配合电针治疗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采用口服克痹活络汤配合电针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7.5%,痊愈11例,显效24例,无效4例.结论: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对轻中度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杨周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开始结合自身实际,逐步而有效的开展了医院后勤社会化的经营模式,并初步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作为医院后勤管理人员,也慢慢从原来的自己统办后勤改为选后勤和管后勤的职责.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乎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效果的好坏.
作者:蒋国彪;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近年来医院对门诊工作的加强,处置室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由于工作节奏快、体力消耗大,加之没有规律,每天要接触大量血液、脓液等感染因素,还有可能遭受各种暴力伤害,因此,加强门诊处置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尤为重要.
作者:胡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80例肝癌患者予以seldinger法穿刺行肝动脉插管至肿瘤血供的血管,予以阿霉素、氟尿嘧啶、顺铂、丝裂霉素等灌注,后予以明胶海绵栓塞.全程采用肝素化.术后常规补液对症.结果:总有效率60%.大部分患者1-3天内有恶心、呕吐,少部分发热、腹痛,极少数出现转氨酶、胆红素轻度升高及Ⅱ级以下骨髓抑制,均于对症治疗后1-2周恢复.结论: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肝癌疗效确切.并且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剂的研发和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会更高.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促进COPD病人尽快康复.方法: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合理用药、合理氧疗、有效排痰、适当运动、观察病情变化,并进行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实验组在以上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止咳平喘贴及呼吸功能锻炼来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实验组65例COPD病人肺功能检测,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平喘止咳贴能减轻COPD临床症状,呼吸锻炼能提高气体交换能力,二者联合在COPD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能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症状、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在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急性发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维宁;陈红梅;沈丽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每个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提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岳若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的患者均符合阑尾炎诊断,无一例发生误诊.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症状多不典型或不剧烈,转移性腹痛病史不明显;起病有时急,病势发展快,阑尾穿孔率高,在诊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时要做到早诊断、尽早进行手术.
作者:韦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介入的佳时机.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高压氧(HBO)介入时机疗的时间分为早期HBO治疗组(发病时间≤12h)31例和晚期HBO治疗组(发病时间>12d)33例,治疗30天后比较两种的临床治疗效果、NIHSS和ADL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早期HBO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晚期HBO治疗组的84.85%( 28/33),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治疗后NIHSS和A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早期HBO治疗组较晚期HBO治疗组更为显著( 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而且发病12h内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康复期生存质量的相关的的影响要素的研究.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2010年7月骨科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22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综合治疗组以及传统治疗组.观察综合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在康复期间的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经过康复期的治疗后.综合治疗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的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的恢复情况(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的患病年龄较为年轻,因此其在康复期治疗中的恢复的质量较为重要,随着现代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以及相关心理以及生理等各个方面对康复恢复的影响,因此将强此类干预措施以及配合先进的康复技术,使脊髓损伤患者达到理想的恢复状态.
作者:薛华伟;王晓东;李宏斌;徐小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减少急性巨大硬膜外血肿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生.方法:1994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在50~120ml的病例,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预后良好6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8例.结论:各种类型的脑外伤,均可引起脑血管微循环障碍,脑血管痉挛,受压闭塞,直至脑梗塞的发生.而大量硬膜外血肿在脑疝前手术,可减少脑梗塞的发生.一旦发生,则其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甲氨蝶呤配伍大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7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单一用药,成功率高.结论: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良好,疗程短,值得推广.
作者:游润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由于脊柱退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老年患者较多,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张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妊娠呕吐是在妊娠6-8周出现的症状之一,表现为频繁或剧烈的呕吐,令人食欲减退,并伴有头昏、目眩、消瘦及软弱症状,多于12周左右消失.加强对反复妊娠呕吐孕妇的心理护理,不但能够保护孕妇顺利地渡过呕吐期,更主要的是对胎儿和妊娠期心身疾病的预防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惠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腹部外伤性复合性的抢救和护理进行探讨,总结临床经验;方法以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腹部外伤性复合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40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对症的积极护理;结果:经过积极地抢救和有效的护理,40例患者中有36例治愈出院,有效治愈了高达90,3%,有4例患者死于顽固性休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27d;结论:对于腹部外伤性复合性患者的治疗,及时手术是主要的手段,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则对患者生存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晓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药物结合工娱治疗,并评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药物结合工娱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的均有治疗效果,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结合工娱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患者进行药物结合工娱疗法(简称药娱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疗法的疗效.
作者:刘祖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