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玲;余萍;陈星东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患者能否在清醒无痛情况下拔管.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术毕停止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S组,术毕前30分钟静注舒芬太尼0.05ug/kg,C组静注生理盐水10ml.观察记录患者苏醒期有无呛咳、躁动,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毕、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BP、HR,拔管后5、10min疼痛评分采用语言评价量表(VRS).结果:S组患者呛咳、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睁眼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S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P和HR均低于C组(P<0.01),S组拔后5minVRS评分均低于D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苏醒期可使患者在无痛清醒下安全拔管.
作者:汪桂萍;姚勇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腹部外伤性复合性的抢救和护理进行探讨,总结临床经验;方法以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腹部外伤性复合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40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对症的积极护理;结果:经过积极地抢救和有效的护理,40例患者中有36例治愈出院,有效治愈了高达90,3%,有4例患者死于顽固性休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27d;结论:对于腹部外伤性复合性患者的治疗,及时手术是主要的手段,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则对患者生存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晓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医院改革的深入,在现代医院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医疗统计的作用,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统计模式,机构设置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必须树立全新的意识,适应医院深化改革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医院的统计工作,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作者:管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后血管危象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术后心理护理,严密观察再植指皮肤颜色、饱满度、皮肤温度,给予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内严格禁烟,合理用药,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并及时处理等措施.结果:40例断指再植,共61指,成活57指,成活率93.4%.结论:做好预防工作和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有助于再植指的成活.
作者:辛凤萍;徐海波;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hemorrage UGH)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症.而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其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1],故有其自身特殊性.本文就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通过胃镜诊断的16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病例资料,与同期非老年304例患者(非老年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产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58例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剖宫产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羊水粪染、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长、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
作者:王新菊;崔吉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科应用高频超声对2006年至2010年以来的659例浅表部位的肿块或非肿块的检查,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共659例,其中男398例,女261例,大85岁,小2岁,部位有头部,颈部,胸部,腰部,腹部,臀部,会阴部,四肢部,腋部,膕窝,腹股沟部.有明显肿块的有498例,无明显肿块,疑似肿块的有11例,刺伤脚部检查异物的有150例.使用仪器为Mylab15彩超,探头频率为10-12.5MHZ1.
作者:韦新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换药前,首先要对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正确评估伤口修复情况,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在换药过程中,应态度和蔼,操作准确、轻柔、细致,以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作者:周爱华;郭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抓好在职护士培训,可避免护患纠纷发生,它是有于患者、有于医院、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本人,是一个四赢的好举措.
作者:王梅秀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2月-2010年12月应用带锁髓内钉做内固定与植骨治疗5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42例6个月内愈合,8例出现延迟愈合,一年以后骨折愈合,按照Shelbourne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结论: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带锁髓内钉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薛文喜;史晓东;徐文松;彭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本文阐述了关于人类生命科学中的《梦学》基础理论,以通俗的语言描述了梦的产生机理.梦是大脑记忆细胞对人类社会生活轨迹时空信息的量化存储,也是大脑在睡眠期由不同生活信息进行优先级别无序传递的回放过程,同时也包括脑部控制神经接受人体感官传导低强度信息的参与组合.简单来说,大脑会将两部分信息进行组合生成虚拟时空镜像回放,这就是人类的梦幻成因.
作者:于如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方法:对社区150例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非干预组75例,予常规护理.干预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对足部护理进行健康教育.两组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糖尿病足发生情况.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曹孝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比较两组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2.174%,对照组复发率为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结论:乳栓菌阴道胶囊配伍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肯定,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玲;庞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检测梅毒多为TP-ELISA方法进行筛查,为了降低临床检测中的漏诊率,避免产生医疗纠纷,我们用TPPA、RUST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安公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按照新修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 WS288 - 2008)[1],肺结核分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临床诊断病例(涂阴肺结核).1)三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2)三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且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作者:孙金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当前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医院药师将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这一转变,标志着传统的“以医生为中心”的医院药学模式到“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形式的转变,因此医院药师不能只是从事传统的制剂配方、血药浓度监测等工作,更要逐渐开始走向直接面对病人,指导,监督,保障合理用药的道路.
作者:杨小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终止妊娠作用进行药理研究和分析,并了解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对在铜陵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药物终止妊娠的孕妇112例,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平均年龄26岁.所有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及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孕周10-16周,同时经血、尿、白带常规、凝血时间、血糖、肝、肾功能、分泌物常规等检查无异常,无急慢性器质性疾病,无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其中初孕75例,多次37例.早晨空腹凉开水口服米非司酮75mg,连用3日,第4日早晨6点左右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并留院观察,服药后禁食1h,并定期复诊,观察终止妊娠结果.结果:服米索前列醇片至宫缩发动时间平均需3h,腹痛至胎儿排出时间平均为5h,完全流产97例(86.6%),不完全流产12例(10.7%),药流失败3例( 2.7%).结论:米索前列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疗效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高效,适合在临床上应用于妇科和消化内科治疗.
作者:丁彩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相关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患者在常规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膀胱功能训练和心理护理.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常规综合护理、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芹;冯菊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迅速导致骨质疏松,其严重性依赖于剂量和治疗时间,它引起的骨副作用并没有安全的界限.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其损害肠道的钙吸收,严重抑制成骨形成,刺激骨细胞的凋亡.
作者:梁启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者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的患者均符合阑尾炎诊断,无一例发生误诊.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症状多不典型或不剧烈,转移性腹痛病史不明显;起病有时急,病势发展快,阑尾穿孔率高,在诊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时要做到早诊断、尽早进行手术.
作者:韦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