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在浅表部位检查中的应用探讨

韦新鸿

关键词:高频超声, 浅表部位, 应用探讨
摘要:我科应用高频超声对2006年至2010年以来的659例浅表部位的肿块或非肿块的检查,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共659例,其中男398例,女261例,大85岁,小2岁,部位有头部,颈部,胸部,腰部,腹部,臀部,会阴部,四肢部,腋部,膕窝,腹股沟部.有明显肿块的有498例,无明显肿块,疑似肿块的有11例,刺伤脚部检查异物的有150例.使用仪器为Mylab15彩超,探头频率为10-12.5MHZ1.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管理模式的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探讨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早期教育.儿童保健管理就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儿童健康、教育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散居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需求为服务一导向的综合性连续服务.研究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不仅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关系重大,而且对今后的成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霍香正气滴丸临床观察及运用

    在我国传统中医治疗夏季消化消化道疾病的方药中,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霍香正气.霍香正气滴丸是夏天的良药,因为夏天蚊虫内滋生,湿腐之气加重、细菌病毒肆虏,人体极易受到外邪侵袭,各种呼吸道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霍香正气滴丸其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扶正祛邪方面的功效已经过近千年的验证,其功效更是为人熟知.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剂型,本文作者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不同霍香正气滴丸临床疗效,患者在使用时应注意仔细辨别.

    作者:周斯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目前常用的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上.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等,同时由于留置针外套管使用的材料具有柔软性,使患儿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易于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谭雪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提高药房服务质量促进用药安全

    近几年来,我院药房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出了“优质高效工作,热情文明服务”的承诺,为提高药房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围绕帮助解决患者安全用药方面的疑问和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药费开支.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归纳、总结,积极探讨为患者提供更深层次的药房服务,力求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我院药房服务水平,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促进用药安全,实现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

    作者:李瑶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和讨论超声检查在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宫角妊娠超声检查资料.结果:13例确诊为宫外孕,误诊6例,其中2例误诊为宫内早孕合并输卵管妊娠,诊断符合率68.4%.结论:宫角妊娠与异位妊娠和其它疾病相混淆,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以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作者:孙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医院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体会

    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开始结合自身实际,逐步而有效的开展了医院后勤社会化的经营模式,并初步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作为医院后勤管理人员,也慢慢从原来的自己统办后勤改为选后勤和管后勤的职责.医院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乎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效果的好坏.

    作者:蒋国彪;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65例肛裂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肛裂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肛裂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资料,对患者施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并对患者做出院指导.结果:6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并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结论:对肛裂患者采取系统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治量,对减少病情的复发有重大意义.

    作者:姜梦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论一种简易、有效的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及其意义

    众所周知,宫颈糜烂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宫颈糜烂在妇科门诊中越占了40%左右.有的宫颈糜烂虽然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但是也不可小视,发生宫颈糜烂后,宫颈分泌物会明显增多,而且质地变得比较粘稠,这样对于精子的运动和生存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精子穿透,从而造成女性不孕.

    作者:刘华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分析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方法有很多种,麻醉效果不一,文章根据作者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结合120例到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种有效的麻醉镇痛方法,能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手术进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庄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溶入护理情感的效果研究

    目的:实施专业情感教育,培养护生良好职业态度.方法:通过入学指导,采用情景演练、角色扮演、病例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结果:实验组总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能促使护生护理情感发生积极变化,形成浓厚的专业兴趣和良好职业态度.

    作者:谭晓虹;杜心涛;陈少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方法:通过对21例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2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及预防感染是降低产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关键.

    作者:蒋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专生能力培养初探

    笔者在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以求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1 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是个人知识不断补充、丰富更新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项基本能力.中专学生由于年龄及认知等方面的特点,自学能力相对较差.为提高自学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改革:①将学生的自学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即课前自学及课堂自学.首先,教师备课过程中将与下次课自学内容相关的基础学科理论列出自学提纲或自学问题、参考书目、阅读任务等,于前一次课堂教学时作为预习作业交给学生课下完成.第二步骤一般是由教师提出自学问题,课堂上由学生讲出,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考评学生第一步骤自学结果并及时向学生反馈,以强化第一步骤的实施.②针对教学内容及其特点,提出不同形式的自学任务,提高自学兴趣.

    作者:曾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关于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而需要紧急救护的特点,且对陌生环境及对疾病本身的体验,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俱、愤怒等心理障碍[1]而需要心理治疗[2].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快速、有效的反复洗胃以及合理用药治疗,并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结果: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通过有效及时的救治护理,74例患者治愈出院,6例重度中毒患者死亡,死亡率7.50%.结论:快速、有效、反复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及时的抢救配合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王晓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67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和护理的经验.方法:对67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及时的急救和有效的术后护理,使患者治愈率大大提高,患者恢复较快,并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论:及时的急救是治疗的关键,有效的护理是重要保障,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病人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内江市东兴区2007年-2010年居民食用碘盐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内江市东兴区2007年-2010年居民食用碘盐含碘情况.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每年对我区9个乡镇随机抽取288份居民食用盐,检测方法按照GB/T13025.7- 1999氧化还原法测定食用盐中碘含量.结果:2007年-2010年共检测居民户盐样1152份,食用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5.83%、99.31%、99.31%、99.65%;食用不合格碘盐率为:4.17%、0.69%、0.69%、0.35%.食用不合格碘盐率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东兴区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率连续四年均大于90%,食用碘盐情况良好.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诊断研究进展

    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压迫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中常见的病变为L4~ 5及L5~S1椎间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明显的腰腿部疼痛,其次还会出现有下肢的麻木和跛行,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临床诊断此疾病,主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影像学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本文主要分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和CT影像表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樊志坚;朱莉杰;纪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数字化摄影(DR)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有腰痛、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肿瘤、肾囊肿、不明原因单侧或双侧肾积水等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10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41.4岁.

    作者:王云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维生素AD滴剂、白葡奈氏菌片、甘露聚糖肽三药联合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维生素AD滴剂、白葡奈氏菌片、甘露聚糖肤三药联合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本院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例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雾化、氧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组5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维生素AD滴剂、白葡奈氏菌片、甘露聚糖肽三药联合口服,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57例,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21%,观察组60例,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观察组.结论:维生素AD滴剂、白葡奈氏菌片、甘露聚糖肤三药联合佐治毛细支气管炎能及时控制症状,减少肺部体征,有较好临床效果,而且几乎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亚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室外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了脑室外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行侧脑室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无1例出现引流管脱出等事件.结论:针对脑室外引流护理措施的实施于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室外引流易出现的并发症,缩短脑室外引流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惜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健康必读(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