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芹;冯菊华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文对住院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提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和无菌技术操作,正确判断才能做出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H)的疗法.方法:分别使用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奥曲肽组显效率48.37%,总有效率8S%;垂体后叶素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50%.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王随生;张明超;冯卫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细菌的耐药性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细菌对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在延缓和控制细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其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了解试验中培养基种类及质量、试验用药的纯度和菌液的浓度、药物的含量及孵育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作者:李琰男;包文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2006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多方面对比来说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否可行.结果:LC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OC组(t=2.785,t=2.825,t=2.831,t=2.904,P<0.05);OC组术后并发症23.0%,高于LC组9.0%(x2=3.764,P<0.05).结论:在严格的手术适应症的选择、精细的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急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性.
作者:林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hemorrage UGH)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消化内科的急症.而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其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1],故有其自身特殊性.本文就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通过胃镜诊断的16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病例资料,与同期非老年304例患者(非老年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回顾分析8例轻型甲型H1N1流感学生居家护理方法.护理重点: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指导家庭成员隔离消毒方法,加强营养,预防继发性并发症,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8例轻型甲型H1N1流感学生安全度过传染期,痊愈返校,无一例密切接触者感染.
作者:张霞;张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76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讨B-Lynch缝线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室温湿纱布覆盖宫体,缝合子宫,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产后2h的出血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Lynch缝线法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子宫复旧良好,有效避免子宫切除,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胡延晖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43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的临床确诊老年患者病例,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我们对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在内的全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预计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吴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80%的乡镇卫生院有化验室,仍有20%的乡镇卫生院没有化验室或有化验室根本没有开展业务,化验室人员学历和职称不高,有的未具有资质,房屋面积为20m2左右,仪器设备利用率低,根本未开展质控,要求乡镇卫生院按照标准化建立数字化整体化验室.
作者:杨顺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未婚女性在选择人工流产时往往承受了更多的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心理压力,很多患者要独自面对,无法得到亲友的引导、帮助,从而导致焦虑、恐惧等情绪较为突出.给予这部分人群更全面细致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汪彤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方法:对社区150例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非干预组75例,予常规护理.干预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对足部护理进行健康教育.两组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糖尿病足发生情况.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曹孝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选择术后禁食而意识清楚的病人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温水湿润嘴唇及口腔、单口瓶喷雾及茶水含漱等方法.结果:茶水含漱在缓解病人口渴、口臭、咽喉干痛方面,效果优于温水湿润口、唇及单口瓶喷雾法.
作者:姜胜菊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一般以成人血浆血糖浓度<2.8mmol/L为诊断标准.常见的低血糖症分为: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药物(诱导性)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及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1].2009年1月~ 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21例低血糖症误诊病例.现将误诊原因总结分析.
作者:曹燕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梅毒是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妊娠梅毒是妊娠期发生或出现的活动梅毒或潜伏梅毒,妊娠梅毒可以导致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流产、死产、先天梅毒儿,受感染的婴儿可有严重的后遗症.为了进一步了解妊娠梅毒对妊娠围产儿的不良影响,妊娠结局等,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妊娠梅毒病例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马晓燕;安公保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腋臭:俗称狐臭,由于腋下大汗腺产生的分泌在大量的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挥发性短链脂肪酸等物质,从而发出刺鼻难闻的恶臭味,夏季较为突出,多见于青年男女,我省属于少数名族地区,发病率较高,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交往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较多,但治疗均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我可从2010年开始,应用小切口修剪法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术后效果良好,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先报如下:
作者:李桂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有腰痛、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肿瘤、肾囊肿、不明原因单侧或双侧肾积水等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10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41.4岁.
作者:王云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对新生儿NT(血小板减少症)其病因与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100例NT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对不同胎龄的NT患儿发病率进行对比,以分析其病因;再将NT患儿随机分为A组50例(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与B组50例(非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并收集整理两组患儿其发病的时间与严重程度以及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例为足月儿,85例为早产儿,其中早产儿的发病率与足月儿相较,明显增高(85.0)%,15.0%,p<0.01).A组患儿较B组发病的时间早(P<0.01),并且程度重,而且血小板恢复的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均较长.结论:随着目前免疫性NT患儿比例逐渐增多,临床发病的时间早,并且程度重,再加上恢复较慢,则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而临床的工作中,则需注意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免疫学检查,早期诊疗多能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如发现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则需注重对患儿母亲其异常的免疫因素进行追查.
作者:刘常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探讨有效控制和大化降低手术室意外事件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手术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的方法.方法:通过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建立质控、感控小组,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及加强手术室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了手术室意外事件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升了临床科室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手术室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唐玉兰;李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急救及急救成功后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10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及在急救成功后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特征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在经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及30-60d的康复护理后,60例患者治愈出院,36例症状得到改善,7例无变化,3例死亡,有效率高达90.57%.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及急救成功后精心的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龚燕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责任制护理在门诊输液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门诊输液患者274例,其中根据具体护理方法分为责任制护理组(138例)和常规护理组(136)进行比较分析,常规组行输液常规护理,责任护理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责任制护理.随后,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并比较组别间患者的满意度及宣传教育效果.结果:在患者满意度和宣传教育成果上,责任护理组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责任制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和改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
作者:张平;郭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