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纯
目的:总结分析胎儿心脏病采用超声系统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90例高危胎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高危胎儿采用超声系统中心脏三节段诊断法实施诊断,回顾分析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以及与诊断标准确诊结果.结果:90例高危胎儿采用超声系统心脏三节段诊断后有48例胎儿为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53.3%,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确诊,诊断结果符合病理诊断.结论:在胎儿心脏诊断中采用超声系统心脏三节段诊断法,能够较为准确的检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夫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诊断心脏复杂缺损(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三种缺损并存)的准确性.方法:对我院CDE检查的24例心脏三种缺损并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CDE对VSD检出率100%(24/24)、ASD次之79.17%(19/24)、PDA低54.17%(13/24).其中21例行右心导管检查确诊,3例经手术证实.结论:漏诊原因除技术问题外,CDE对心脏三种缺损并存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杨燕淑;李云安;段峰;康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前,在给儿童输液的过程中,儿童哭闹造成输液外漏并重新写注射的现象非常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儿童需由家长抱着,配合医护人员将儿童的手或胳膊用胶布绑在硬板上进行扎针,这种方法,无形中加大了儿童对输液的恐慌,同时给家长和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保证小儿输液安全,我们设计了一种安全移动式儿童注射椅,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丽娜;罗飞云;李灵;蒙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加强医护人员有效沟通,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和增强护理人员团队协作能力.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2014年手术病人交接过程和运送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手术患者接送流程,严格查对制度,对手术患者实行无缝隙安全管理.结果:有效避免交接遗漏所致的安全隐患,保障手术患者安全.结论:从细节上规范了护士在交接环节中的护理行为.交接流程可快速、准确地指导低年资护士掌握交接顺序、内客;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使手术病人的信息完整准确,标识醒目;促使交接双方更严谨细致的交接,明确职责,避免内部责任推诿现象.
作者:汪萍;章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12月与2016年1月-12月两个时间段作为研究阶段,并将第一段时间设为对照组,第二段则设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管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于干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于干预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显著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建议推广.
作者:杨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中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对新生儿感染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中分娩且母婴同室病例9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调查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增强母婴交流,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
作者:方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10例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10例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应用盐酸地芬尼多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患者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大血流速度,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两组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血流速度均有一定幅度升高,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于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治疗时,应用阿托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贵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应用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把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治疗的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方法),并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体有效率方面,治疗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讨论: 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方法在偏头痛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使得患者信赖,值得推广.
作者:胡惠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于老年粘连性肠根阻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患者,并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围术期具有突出疗效,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辛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9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比较两组心电图监测指标、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心率变异性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值、ST段压低持续时间、房性、室性及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DNN、SDANN及PNN50等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临床疗效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能有效改善心电图指标和心律失常发作情况,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杨万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急诊重症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75例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将31例非脓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APTT、PT 及DD指标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PCT、CRP及FIB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FIB、CRP联合PCT升高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具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作者:彭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2例急诊肾结石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96.1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73.08%),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敏;王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于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以往接收过治疗肩袖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患者数量12例,包括前期的准备、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前宣传、心里指导、看护、安全饮食、监测、运动指导等一些常规护理.并在手术后的1、3、5、7、9周,6个月、12个月进行指导性功能锻炼,并每年进行访问,并跟据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按照活动范围、疼痛评分进行做出计算.结果:通过对接收过治疗肩袖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后相对比较平稳,结果1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肩袖患者疼痛效果有着明显降低,而ASES评分升高,肩部活动范围增大(P<0.01)结论通过对接收过治疗肩袖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后相对比较平稳,并改变患者的肩袖损伤状况,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史青林;汪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近五年来临床输血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至2016年间临床输血情况,针对临床用血情况、输血总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总结目前临床输血现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临床用血量随着手术台次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随之增多,与其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体质、血液质量、输血次数等.结论:输血治疗手段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只有找出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率,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周文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护理干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4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进行两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床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具有2.7%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具有21.6%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手术患者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和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武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针灸理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理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痊愈39例,显效3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1%.对照组40例患者痊愈35例,显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中观察组患者提高幅度显著较大,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表情痛苦,护理人员应关心、安慰患者,康复护理结合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可靠,创伤较小的临床优势,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永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的情况.方法:采取整体抽样法抽取本地区600名幼儿园儿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男童与女童饮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年龄段5~,男童体重测量值相比女童明显较重,在年龄段6~7,男童体重测量值相比女童较轻,P<0.05;比较男童与女童身高测量值的年龄段5~与年龄段6~7均差异显著,P<0.05;男童与女童体格发育情况绝大多数处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所有幼儿园儿童的肥胖率总体偏高,可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普及营养知识.
作者:钱云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呋塞米与氢氯噻嗪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作为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4月-2016年12月),30例/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患者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采取呋塞米与氢氯噻嗪联合的用药方案.比较两组的平均血压值和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血压值和四项肾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呋塞米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单药治疗更高.
作者:宋长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产科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产科静脉留置针患者92例作为样本,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与常规组(46例)两个组别.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综合专家、医师、患者意见,对患者加以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穿刺风险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风险发生几率2.17%,护理满意度97.83%,常规组穿刺风险发生几率10.87%,护理满意度86.96%.两组对比,研究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可将循证护理应用到产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降低穿刺风险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魏婷婷;胡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心内科临床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1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进行两组护理投诉、护理差错、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心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促进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的降低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