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

魏希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将2015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28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常规西药+中医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全面观察并记录,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障碍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肺功能障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妇科射频治疗仪、妇科专用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在治疗妇科宫颈疾病的过程中,运用微波、妇科射频治疗仪以及高频电刀三种方式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59例,按照各自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平均分成53例微波组、53例射频组以及53例电刀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60天的愈合人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复发率.结果:电刀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60天的愈合人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复发率显著优于微波组以及射频组,同时研究发现电刀组在治疗后能够获得整形的效果.结论:临床上运用高频电刀手术治疗慢性宫颈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情况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国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巴曲酶治疗中度以上突发性耳聋7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中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病例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用药治疗,实验组加用巴曲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巴曲酶治疗中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疗效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战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评价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对HPV、TCT、宫颈刮片进行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因宫颈异常进入我院进行检查的353例妇女当作研究对象,均行HPV、TCT、宫颈刮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PV与TCT的阳性检出率、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均明显较宫颈刮片高,(P<0.05).结论:在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HPV、TCT检测阳性检出率较高,可对传统宫颈刮片进行替代,使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早期检出率提升.

    作者:祁西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60岁将患者分为老年组(116例)和非老年组(10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死亡率及再梗死率的差异,从而总结出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比较分析发现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不典型症状和无症状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51.72%和9.26%、48.28%和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梗死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危害大,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和无症状,且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梗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特别注意,以今早发现并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

    作者:符以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社区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急诊急救

    目的:分析和观察急性腹膜炎患者的社区急诊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对100例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措施,并记录和观察患者急诊急救的效果.结果:10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当中,经过急诊急救后62例患者痊愈回家,治疗天数为1-3天内即痊愈出院,32例患者则经过确诊留院观察,6例患者情况严重则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结论: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救治应当迅速有效,一旦患者情况危急,则应当立即转至上级医院,确保急诊急救效果.

    作者:王修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26例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同时性原发癌的各种发病特点和镜下表现.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26例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在内镜下的特点和相关的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的患者发病情况主要以二原发癌的形式为主,其患者数量占全部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2.9%,其中,发病的主要年龄为42-56岁,占了所有的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患者的73.1%,该病的患者中,男性较女性多,另外,多发的部位主要是在食管的下段,其次在食管中段的数量较多,调查其病理学的特征,其中,组织的病理学中主要是以麟癌为主,在镜下的观察中,发现主要是溃疡状,结论:对于同时性食管多原发癌,相关的临床医师必须使用较好的检查手段,如内镜检查,CT等,临床医生在检查的过程中必须仔细的观察食管的全程,对于局限性的溃疡,充血糜烂等的病灶本位进行活检,并切实提高同时性食管多发癌的检出率.

    作者:林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导光波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9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超导光波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功血患者提供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超导光波治疗,对其实施1年有效随访后记录各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统计学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功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功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1%,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超导光波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保障其预后、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郅玉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本文主要对我国目前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意识,避免生物安全问题的发生.

    作者:吴庆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雅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不同类型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从2012年~2017年4月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均进行常规的磁共振成像以及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心源性脑栓塞组以及腔隙性脑梗塞死组患者的CMBs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短暂性缺血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对脑微出血敏感性较高,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胆结石73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寻找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老年胆结石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观察其手术后的情况.结果:73例老年胆结石患者基本得到治愈,5例手术后存在并发症,经治疗后得到治愈.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可尽快帮助老年胆结石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刘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普外护理的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外患者对其自身治疗中的护理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由于普外患者自身病情的复杂性及特殊性等,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护理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进而提高普外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但是,目前而言,普外护理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仍需要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护理角度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评价医护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内容之一.因此,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前卫哨,护理人员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严格的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寻找适应基层的管理模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胸腹部手术中循证护理对手术低体温的预防效果

    目的:研究对老年胸腹部手术患者针对手术低体温强调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位胸腹部手术老年住院病患,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基础护理以及循证护理,对比手术不同阶段患者平均体温以及手术情况差异性.结果:从手术一小时开始对照组体温呈现明显偏低状态;该组发生寒战机率为32%,切口感染率为26%,观察组则分别为14%以及4%.结论:针对手术低体温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预防术中体温过低导致的手术风险,具有应用意义.

    作者:徐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风险评估

    目的:对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中的风险评估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26例,将其分为两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大小较高,残余肌层厚度较低,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后发现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出现大出血的风险因素包括病灶大小、病灶分型、血流分级与残余肌层厚度.结论:患者病灶大小、病灶分型、血流分级与残余肌层厚度可作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相关风险的预测指标,临床医生在对患者实施检查时需着重对相关指标进行关注,这对预测剖宫产瘢痕妊娠手术中的风险预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近况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大肠癌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认为大肠癌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郁毒、瘀毒内阻、脾肾双亏、气血亏虚等.国内学者针对其病因病机,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健脾、补益气血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治疗癌病是中医的特色,应深入研究.

    作者:宋志强;王猛;周永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行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实际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行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两组临床疗效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况,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杨恩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调脂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7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调脂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作者:陆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单一治疗组(n=50)和试验组(n=50),单一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试验组在单一治疗组药物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对比治疗效果和血脂变化.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水平变化优于单一治疗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血脂水平,适合临床用药.

    作者:于红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诊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急诊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普外科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1/30)7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8/30)93.33%,两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恢复正常水平,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治疗所带来的创作小,术后不易产生并发症,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张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