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玲
目的:观察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使用普通喉罩全身麻醉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进行普通喉罩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出现的并发症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喉罩麻醉在进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
作者:汪林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成瘾的心理特征及相应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物质依赖戒断科收治的192例酒依赖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酒依赖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并开展积极治疗与护理干预,192例患者中,有174例酒瘾戒断成功,并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0.63%;对患者饮酒观念、睡眠质量、劳动习惯、性欲、记忆力、家庭关系、性格及肝功能等方面均起到积极性作用.结论:对酒依赖成瘾患者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后再做相应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对酒依赖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玲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医院精神心理科水痘的临床表现、爆发原因和控制措施.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13日-2017年3 月 19日发生的3例水痘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对传染源的控制、传播途径的切断以及易感染人员的管理,所有水痘患者全部转诊,进入观察期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导致本次水痘爆发的原因主要有医院疾病检查工作未到位、精神科医务人员知识及经验的缺乏、病房环境的不干净卫生,通过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易感染人群的管理,全部水痘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王录叶;黄敏捷;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析在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中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相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08月到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68例脑出血昏迷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2例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实验组36例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清醒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清醒时间显著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相联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延长清醒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脑血栓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常规组(54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4例,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前NIHSS评分、ADL评分与常规组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护理后以上两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脑血栓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作者:王芝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超促排卵并发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超促排卵并发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更高的SDS评分和SAS评分,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超促排卵并发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同时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卫爱宁;程园园;江继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44例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斑块积分及性质.结果:干预前血脂、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斑块积分及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斑块积分小于对照组,斑块较对照组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的提高了斑块的稳定性,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赵启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用于急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疼痛均明显减轻.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用于急性牙髓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张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匹多莫德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0例.对照组使用单一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匹多莫德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治疗时,使用匹多莫德联合抗感染药物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卫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眼科手术中患者的舒适影响到手术的进行和术后效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方法:将双眼手术病人按手术时间长短分组,病人在局麻下进行手术,第一只眼手术时头下垫薄的软枕,第二只眼手术头直接枕在手术床上.结果手术时间在20分钟内结束的病人感觉区别不大,超过30分钟的病人后枕部常用针刺样的感觉,导致患者疼痛、憋气.结论:对于手术时间超过30分钟的病人,手术开始前要将供氧装置准备好,在手术床上放置薄软的小枕,减少病人术中的通气不足和后枕部的压迫.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雷考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宣教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如定期血糖监测、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显著效果,且能良好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这两种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0例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则单纯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种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发生心绞痛次数、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这两种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尚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的瘙痒评分以及风团数量、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机体的瘙痒评分和风团数量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机体的瘙痒评分、风团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皮肤出现的瘙痒、风团等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效率,且药效安全可靠.
作者:邹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1746例羊膜腔穿刺孕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作用.方法:采用在B超监测下用穿刺针穿过腹壁和子宫进入羊膜腔吸取少量羊水,获取胎儿细胞的方法.结果:1746 例穿刺患者术后胎儿丢失率为1.15‰,无术后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羊膜腔穿刺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和护理孕妇患者以及掌握熟练技能与医师配合手术,才能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作者:章珍;金克勤;李笑春;沈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儿豉翅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具体疗效.方法:在本院提取100例的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病例的患者,然后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的50例给予小人豉翅清热颗粒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50例则给予儿童感冒灵颗粒进行治疗.两组的治疗疗程都是3周,每一位患者的每一日口服均为三次.接下来的时间里便分别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和临床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在三个疗程下来之后,发现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总有效率以及症状体征改善率比对照组更加显著.结论:小儿豉翅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效果较好.
作者:乔立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CT分级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总结,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我院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所有急性胰腺炎病患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实验对象都要经过CT扫描,造影剂禁忌证的患者进行平扫,其余进行增强扫描,根据患者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划分CT等级,研究对比临床分级和治疗预后的状况,探讨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结果:在200例的实验对象中,CT表现为A级的患者有8例,48例表现为B级,40例表现为C级,20例表现为D级;84例患者(42.00%)表现为急性出血性坏死胰腺炎,在这些患者中,24例CT表现为D级,60例患者表现为E级;A和B级患者经保守支持治疗均痊愈;C级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病情出现反复,其余也都痊愈;D和E级患者中各有1例、5例治疗无效,好转率是97.00%.讨论:CT分级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其能够直接反映病程范围、变化以及程度等,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包子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将其按照电脑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抢救,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4h的生命体征和哮喘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哮喘会缓解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诊抢救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国标常见的沙门氏菌属有140个血清型,血清学分型是沙门氏菌检验中的重要鉴定方法,主要有 O抗原的鉴定、H抗原的鉴定、少数菌的Vi抗原的鉴定.血清学分型比较复杂,常出现H因子没有很好生长发育而无法分型的现象,采用位相变异试验来诱导另一相H因子,可以很好地鉴定其血清型.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
作者:刘庭琨;普茺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120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件,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采用护士观察量表(精神科监护记录单)对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找出患者发生意外更确切、更详细的原因,从而针对这些护理风险评估、特征或原因,总结出更好、更科学的护理对策.结论:通过精神科风险评估强化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降低了精神科风险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并进行科学管理.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加味四君固本汤联合西药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正常人群对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加味四君固本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而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血浆粘度以及血沉两组差异不明显.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是恶性肿瘤患者明显的特征,采用加味四君固本汤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变患者的血瘀状态.
作者:王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