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晓丽

关键词:醒脑静, 脑出血后昏迷, 盐酸纳洛酮, 临床效果, GCS评分
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中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相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08月到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68例脑出血昏迷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2例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实验组36例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清醒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清醒时间显著比对照组长,P<0.05.结论: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相联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延长清醒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的对象是从本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所取来的100例支气管哮喘病的患者.然后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是常规基础上的止咳、抗感染等措施;而研究组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孟鲁司特纳的治疗方法.然后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结果:在对两组进行比对之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则是80%;研究组的哮喘症状、不良反应呼吸恢复畅通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和咳嗽消失时间基本都小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两组的比对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杨登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抽取中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中心抽取中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分娩的50例产妇,并按照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进行产科护理管理,对这两种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25例孕产妇整体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7d内泌乳充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帮助产妇全面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怀先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孟鲁斯特纳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60例过敏性紫癜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皮肤紫癜、关节肿痛及消化道病变消退时间,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却,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武艳;梁彩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探讨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对于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对于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90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对照组采取单一氨氯地平,联用药组采用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比较两组冠心病伴高血压治疗效果;舒张压正常时间、收缩压正常时间、自发性心绞痛消失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结果:联用药组冠心病伴高血压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用药组舒张压正常时间、收缩压正常时间、自发性心绞痛消失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联用药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对于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效果肯定,可良好降压,缩短疗程,控制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梅毒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清分离后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测阳性率为97.67%,明显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87.21%的检测阳性率,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等方面,酶联免疫吸附法也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梅毒检验时,可优先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能够达到更高的检测阳准确性,可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杨绪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体育治疗对慢性精神患者康复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体育治疗对慢性精神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精神病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体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NS评分均低于常规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精神病患者采取体育治疗措施,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董爱红;林战军;董自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以专题讲座为基础结合典型病例分析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以专题讲座为基础结合典型病例分析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讨论,创建问题情境来引入相关专题讲座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教学活动. 结果:观察组实习学生综合成绩优于对照组,在综合分析能力、语言沟通、主动探索性、团队精神等方面明显提高.综合考核和问卷调查显示,81%以上的学生认为专题讲座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专题讲座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法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增强了对问题的探索精神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慧;刘建勇;吴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应用于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收集我科室2016年4月到2016年6月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统计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的情况.通过外出学习,改进护理方法,以科室 2017年4月到2017年6月同条件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平均为66.83%,观察组为89.46%,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表》对重症患者进行规范评估和处理,可以提高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达标率.

    作者:李苓;倪龙梅;周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临床体会

    肱骨髁间骨折的发病率较高,以青壮年为多.由于损伤程度的不同, 以及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 其终效果也有佷大差异.对于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如没有良好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极易发生骨折愈合不良和关节僵硬、 关节功能差、 肘部畸形等诸多并发症.我科从2007.6~2012.10经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固定肱骨髁间骨折 10 例, 获得的满意疗效.

    作者:甘磊;闵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与开腹胆囊摘除术进行胆囊摘除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与开腹胆囊摘除术进行胆囊摘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胆囊摘除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胆囊摘除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例,8.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例,20.0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胆囊摘除术比较,腹腔镜胆囊摘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邓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微波、妇科射频治疗仪、妇科专用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在治疗妇科宫颈疾病的过程中,运用微波、妇科射频治疗仪以及高频电刀三种方式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59例,按照各自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平均分成53例微波组、53例射频组以及53例电刀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60天的愈合人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复发率.结果:电刀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60天的愈合人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复发率显著优于微波组以及射频组,同时研究发现电刀组在治疗后能够获得整形的效果.结论:临床上运用高频电刀手术治疗慢性宫颈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情况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国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9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对比两组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和关节积液检出率.结果:在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方面,观察组的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股骨头关节积液检出率方面,对照组的81.3%远远低于观察组的95.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T诊断相比,核磁共振诊断应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中效果更好,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长辉;康中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临床病理特点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是甲状腺癌中常见的一种,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缓慢,但仍属致命性疾病,病变大多局限于颈部,治疗以手术为主.首次治疗恰当,可提高治愈率.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程度低,肿块生长慢,多无不适.病史可数月至数年,甚至长达数十年.本文将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各项研究指标进行综述.

    作者:王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和分析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从本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利普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90.9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因素,并对其严重程度和精神残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精神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运用WHO残疾评定的量表以及简明精神病的性量表等方式门诊复查的恢复期残疾患者展开调查;结果:该病患者在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上都能够直接预测患者在精神残疾方面的状况,以及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因素在患者病情和精神残疾之间出现一些中介效应;结论: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中的中介效果,把每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看做是依托,把全面评估看做是前提,随后给予个体一定的干预措施,进而对患者的精神残疾进行改善.

    作者:龚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的6 000份包括呼吸道、伤口分泌物、血液、粪便以及尿液的临床微生物检测样本,分析比较其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进行样本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24.43%.其中,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尿液样本的检验阳性率为33.01%,呼吸道样本的检验阳性率高为30.01%,伤口分泌物的检验阳性率为22.76%,血液样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为16.31%,粪便样本的检验阳性率为8.73%为低,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在不同样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不同能够大致了解到目前的疾病流行状况,为临床中进行疾病的预防以及诊断提供依据,具有进行临床上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云翰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后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后内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56例采用改良后内外侧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实验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21%,并发症发生率为1.7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内外侧手术入路治疗后踝骨折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吕延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输卵管炎临床药物治疗初探

    目的:分析急性输卵管炎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输卵管炎患者34例,34例患者均为药物治疗,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物治疗急性输卵管炎的方案及效果.结果:34例急性输卵管炎患者有1例形成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改为穿刺治疗,1例因盆腔脓肿穿孔破入腹腔改行手术治疗,剩余3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急性输卵炎的药物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转归,可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作者:韩孟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各个科室的标本,对标本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874份耐药菌株标本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较多,与其他耐药菌株相对比,存在明显差距(P<0.05);外科、ICU与儿科、内科耐药菌株相对比,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非常高,医务人员应强化抗菌药物的安全和规范管理,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从而有效的避免耐药菌株的发展.

    作者:林丽伟;王威军;郭书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豉翅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具体疗效.方法:在本院提取100例的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病例的患者,然后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的50例给予小人豉翅清热颗粒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50例则给予儿童感冒灵颗粒进行治疗.两组的治疗疗程都是3周,每一位患者的每一日口服均为三次.接下来的时间里便分别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和临床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在三个疗程下来之后,发现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总有效率以及症状体征改善率比对照组更加显著.结论:小儿豉翅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效果较好.

    作者:乔立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