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敏;刘光雁
目的:调查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并总结预防对策.方法:于2016年5月随机选择我院8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其在工作期间针刺伤发生情况,对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生情况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所选85名护理人员中,24名(28.24%)曾发生针刺伤,分离针头清理废物是发生针刺伤事件的主要环节,其次是输液后拔针;护士发生针刺伤事件的概率高,副主任护师发生针刺伤事件的概率低.结论:针对针刺伤事件,应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使针刺伤发生概率降低.
作者:吴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措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的措施相对于单纯使用放化疗治疗来说,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抗恶病质,增加患者的体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户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出院后模块化管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5年-2016年05月医院收治STEMI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入组患者均采用急诊PCI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出院后模块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诊断信息、加强患者随访、自我保健、警示标志及药物指导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行PCI手术出院后实施模块化管理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室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10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与B组,500件/组.一组实施常规管理(B组),一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A组).比较两组器械送至对应科室所需的时间、器械管理不合格情况.结果:A组器械送至对应科室所需时间为(42.26±4.21)分钟,短于B组,A组清洗不合格率(1.00%)、包装不合格率(0.40%)、发放不合格率(0.80%)、储存不合格率(1.00%)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避免管理不当事件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桴铖;徐红霞;代淑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选取所在科室3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15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HAMA、HAMD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自我效能评分更高,HAMA、HAMD评分更低,P<0.05.结论:开展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HAMA、HAMD评分较低,自我效能评分较高,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赵黎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普外科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护理工作繁杂且护理难度大.护理风险是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所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其在日常护理各个环节中均可能发生.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护理风险所采取的一种防范措施和管理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以促进护理效果的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该研究对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世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诊的95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95例泌尿外科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病情康复情况.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组满意率93.87%,对照组满意率76.0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投诉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护理质量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药熏眼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干眼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泪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人工泪液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干眼症联合中药熏眼与人工泪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疑似有宫颈癌前病变并接受阴道镜下活检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在阴道镜下对可疑区域进行多点活检,以病理检查为终标准诊断结果,分析对照阴道镜下活检的检查效果.结果:经阴道镜检查80例患者中宫颈炎21例、CIN I 31例、CINⅡ11例、CIN Ⅲ10例,宫颈癌7例.经病理检查80例患者中宫颈炎24例、CINI 25例、CINⅡ16例、CINⅢ 9例、宫颈癌6例.阴道镜下活检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符率为92.5%.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滕菲;吴军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经过调查问卷发现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7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发现研究组病人感染率2.9%及低血压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感染率22.8%及低血压发生率28.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的保证了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及舒适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金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方案以及效果,从而为妇产科门诊手术的安全性提供指导方案.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随机选取24名妇产科门诊手术护理人员,随机分成2组进行本次研究调查,同时在我院随机选取64名患者并随机分成2组让上面2组的妇产科门诊手术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然后分别记录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在护理安全管理前,有66.7%的妇产科手术人员有安全防控意识,同时有11个安全护理问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仅有62.6%.在护理安全管理后有91.7%的妇产科手术人员有安全防控意识,同时有2个安全护理问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仅有98.5%.讨论:对妇产科门诊手术护理人员进去安全管理学习后,可以明显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患者对医院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安全快速康复.
作者:古玉蓉;高爱华;王蓉;秦芙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时,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维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对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前后2周的VAS评分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受伤椎体高度恢复比率、复位成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2周VAS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腰椎骨折和腰椎滑脱症,不仅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而且能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和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近16年间在我国国内发表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事业中的研究文献就行相应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的结果了解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01年到2016年期间在维普、万方、知网等数据库中所发表的文章,针对其中的与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应用相关的文章就行分析研究.结果: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的教学中使用的比较少,相关的研究也寥寥无几.不能充分的研究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使用与意义.结论:在中医针灸学的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据哟很强的实践性,可以广泛的使用,但目前我国在案例的编写、学生的分配、学习效果的评价与考量、老师教学水平有限等不同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综合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措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中医针灸学的人才.
作者:刘海洲;鲁光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其也是确保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以及医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朝着数字化、融合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进行发展.本文主要就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大数据视角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杜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抗抑郁治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老年脑卒中并发抑郁患者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如降压、利尿、降血耱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西汀进行治疗,每天早上口服20 mg,1次| d,疗程持续3个月.对比分析两个治疗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在治疗后的2周、5周和8周全部患者的NIHSS评分和HAMD评分有明显的下降,而且在同一时间点治疗组评分均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抗抑郁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硫酸镁治疗,实验组则在硫酸镁治疗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为(338.47±21.17) ml,对照组患者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为(345.69±24.56),将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数据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机体的高度血凝状态,同时不会引起产后出血的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海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的6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护患沟通,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当中应用护患沟通技术,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急诊科护理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蹇德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和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且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乃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佳护理方法,分析路径化中医护理方案对行胆囊炎切除术后患者肠胃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0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开展分析研究,随机选择其中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展开常规围术期护理;选择另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路径化中医护理方案,在完成治疗后对两组的肠胃功能改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为(22.54±2.14)h,首次排便时间为(23.48±3.45)h,;对照组为(28.84±3.54)h,首次排便时间为(29.48±4.21)h,两组对比P<0.05.结论:路径化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肠胃功能方面表现优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有价值.
作者:徐业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