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科的院内感染控制

周鹏

关键词:口腔科, 控制感染, 灭菌
摘要:目的: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牙钻高速涡轮机在使用时可形成血性及唾液性气溶胶等使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对医护人员构成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因此加强对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以减少口腔科感染的发生,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 骨痿的病因病机祖国传统医学并无“骨质疏松”这一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发现其与中医的“骨枯”、“骨瘘”、“骨痹”、“骨蚀”等证极为相似,其中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痿”.中医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虚、脾亏与血瘀,同时认识到肝脏在其发病机制中不容忽视的地位.

    作者:李德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4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实施超声消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鲜佩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支架取栓术与动脉溶栓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疗效

    目的:分析支架取栓术与动脉溶栓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排列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实施动脉溶栓术进行治疗,予以实验组患者实施支架取栓术进行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5天后TICI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10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预后良好程度以及颅内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指标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5天后TICI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预后良好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实施支架取栓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作用效果显著,且其颅内出血出血量小于实施动脉溶栓术,且安全性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龙;吴升祥;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在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中心慢性非传染病防治科监测、管理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据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效的心理治疗策略及糖尿病教育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效果,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窦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实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阐述相关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到某医院就诊的200例窦性心律不齐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分别对其临床的相关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患有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比例高,高达95%,多数患者曾患有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大多数是诱因为药物作用和情绪因素,采取针对性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90.0% (P<0.05).结论:老年窦性心率不齐以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为常见.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消除诱发病因,治疗基础疾病,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延华;苏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在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中采用二甲双胍与格列砒嗪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社区卫生站接收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予以格列砒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内血糖(F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FBG2h以及HbA1c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BG、FBG2h以及HbA1c指标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相比,格列砒嗪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血糖浓度,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冬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引流组和开颅组(各45例),引流组行钻孔引流术,开颅组行传统开颅术,对比其效果.结果:引流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100%,两组间无差异(P>0.05);引流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P<0.05),昏迷时间无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引流组中急性、亚急性、慢性患者术后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且GCS评分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疗效显著,但临床应用需谨慎.

    作者:寸守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卡前列腺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96例剖宫产产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实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产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产后2小时、24小时的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等方面,实验组产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下降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产妇略高于对照组产妇,但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有效预防,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夏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10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3.6%,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2%,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对比,对照组患儿在体温降至正常体温、出院时间、大便正常时闻方面显著长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倪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细节管理

    目的:主要研究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细节关系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146例妇产科产妇为观察组,将安全隐患与防范细节管理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并选取2015年同一时期152例产妇为对照组,评价相关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在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干预后,产妇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等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细节管理思想应用到妇产科护理中,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祥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纳入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52例单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以手术结果为依据,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检出率与漏诊率均与单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多次宫腔操作例数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临床治疗结果指标及随访情况方面,观察组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进行产前超声诊断,能够对患者进行较为显著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林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探究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足月妊娠初产妇进行分组,实验组56饲产妇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进行引产,对照组56例产妇采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对比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以及分娩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100%,远高于对照组的73.21%,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产妇在治疗开始至临产时间、临产至分娩时间中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差异不大,组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代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影响.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胃肠手术患者98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经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近16年间在我国国内发表的案例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事业中的研究文献就行相应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的结果了解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01年到2016年期间在维普、万方、知网等数据库中所发表的文章,针对其中的与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应用相关的文章就行分析研究.结果: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的教学中使用的比较少,相关的研究也寥寥无几.不能充分的研究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使用与意义.结论:在中医针灸学的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据哟很强的实践性,可以广泛的使用,但目前我国在案例的编写、学生的分配、学习效果的评价与考量、老师教学水平有限等不同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综合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措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中医针灸学的人才.

    作者:刘海洲;鲁光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手术切除孕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采用好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减少剖宫产,支持顺产,降低对子宫宫腔的损坏,控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石岩;梅松原;曹黎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入院的7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实施PCNL术,观察两组一般性手术指标,同时进行术后随访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手术安全性较高,能够加快术后康复,结石清除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五官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自以南丁格尔为代表的现代护理学产生以来,心理护理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已成为当今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倍受学者们的青睐.本研究对我院五官科收治的需手术患者120例,对其术前和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及比较,现阐述如下.

    作者:杜卿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发性脑梗塞的临床与CT分析(附540例报告)

    多发性脑梗塞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病理上脑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梗塞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与CT等检查所显示的病灶部位和数目不完全一致.本组540例,男340例,女200例,平均年龄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40例,糖尿病30例,风心痛40例,冠心病10例.活动发病140例,静态发病400例,有定位体征500例,无定位体征40例,共计梗塞病灶1270个,其中大病灶370个,小病灶900个,梗塞位于右侧670个,左侧600个,大直径32.5 mm,小直径0.3mm,多为点状或片状,290例治愈,显著进步180例,进步50例,死亡20例.本病特点为多在5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吸烟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头疼、头晕、肢体麻木、肢体障碍、偏瘫等症状及体征,头质CT扫描可见多发性低密度痛灶,多位于基底节,内囊,丘脑及各脑叶白质及皮质,治疗上可按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预防复发.

    作者:桂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防范策略

    目的:分析血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策略.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实施血糖检验的患者中选取80例,分析血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防范对策.结果:血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包括;采血时间段、样本放置时间、血糖监测仪器设备正确使用情况.结论:在血糖检验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必须要针对影响因素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提高血糖检验准确性.

    作者:费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选取所在科室78例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更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较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艳平;吴宗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