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分析

龙智丽

关键词:诊刮术,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绝经过渡期功血
摘要:目的:讨论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治疗的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51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中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使用诊刮术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沙格雷酯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沙格雷酯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血管内介入手术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行血管内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2009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给予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栓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d口服,研究组患者给予沙格雷酯联合氯吡格雷抗栓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mg/d口服.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与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水平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率、有效率与临床不良反应水平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水平升高,内皮素、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下降,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提高、血管再狭窄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凝血指标与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雷酯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可以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调血清炎性反应,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治血栓形成,显著提高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明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larus可视喉镜硬镜与普通直接喉镜在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研究

    目的:探讨Clarus可视喉镜硬镜与普通直接喉镜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非颌面头颈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老年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采用Clarus可视喉镜硬镜插管;对照组120例,采用普通直接喉镜插管.比较两组口唇、牙齿以及咽喉部组织损伤程度、插管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声门暴露Ⅰ级86例、Ⅱ级33例,良好率为9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例、33例及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8.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为(31.54±19.25)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17±25.3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观察组在进行插管时机术后共出现9例组织损伤,发生率为7.5%,对照组出现27例,发生率为22.5%,组别比较,X2=10.588,P=0.001.结论:与普通直接喉镜相比较,Clarus可视喉镜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的缩短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提升插管成功率、减少组织损伤,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丽;郭安梅;吴秀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医院医学心理门诊中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

    目的:分析在综合医院的医学心理门诊当中,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诊断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医学心理门诊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05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主要对象,对患者的首诊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当中,仅有21例患者被明确确诊,其余84例患者出现了误漏诊情况.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患者很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首诊确诊的情况较少,医生需要在患者的诊断当中做好科学处理,尽量提高患者的首诊确诊率.

    作者:王星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压疮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老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医的90例老年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老年卧床患者有一人出现压疮问题,对照组有十一人出现压疮问题,其患者的发生率研究组2.22%(1/45)优于对照组24.4%(11/4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日后推广应用.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脉压(PP)与各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90例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30例,MS组非高血压病组(MS)3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组(HMS)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相应代谢指标,并进行靶器官指标检测(包括超声心动图、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结果:(1)MS组和HMS组PP均增大;(2)PP与各靶器官损害指标间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P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中膜厚(IMT)、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PP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菊红;杨锐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本院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220名和HBsAg阴性孕妇180名,分别纳入HBsAg阳性组、HBsAg阴性组,收治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2016年8月31日,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g阴性孕妇所生新生儿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对比血清学指标和母婴阻断情况.结果: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同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新生儿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HBsAg阴性组中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与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的新生儿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HBsAg阳性组中接种10μg乙肝疫苗+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比接种10μg乙肝疫苗组高(P<0.05).结论:针对HBsAg阴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实施接种5μg或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针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采取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1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疫方案效果良好.

    作者:姜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玉门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玉门市2013年-2016年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为当地政府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玉门市两家具有助产资质的玉门市第一民医院和玉门市中医院,2013年-2016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共出生6114人,发生出生缺陷176例,总发生率为28.79/‰,前5位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先心病、唇腭裂、多指、尿道下裂、神经管畸形、头颅畸形、小耳畸形、幽门闭锁、睾丸缺如等.结论: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继续加强优生优育的保健知识的宣传,积极开展婚前、孕前检查,提高产前筛查及诊断水平,适时终止妊娠,整治环境污染,为育龄妇女和孕妇创造优良环境,从而有效的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尚慧祁;李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方法:选我院于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560例急诊外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2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危机管理,并对2组患者在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观察组通过危机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等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机管理在急诊外科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并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升仪表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及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保障,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庆庆;张海玲;魏东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科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并患者中选取102例合并低血糖者,经过计算机随机分配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与低血糖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等4个维度的生命质量评分,均远高于参考组,3个月后,低血糖复发率为3.92%,显著低于参考组的15.69%,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生命质量,降低低血糖的复发率,临床护理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郭艳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预防脑卒中病人误吸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病人预防误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24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24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误吸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0.8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病人预防误吸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误吸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狄思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疗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初发胃癌与残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讨论手术治疗初发胃癌与残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初发胃癌与残胃癌患者64例,将初发胃癌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将残胃癌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3年和1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手术治疗后,残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对于初发胃癌患者来讲预后较差,需要在临床治疗中给高度重视,其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在治疗后进行定期跟踪回访,以保证治疗质量.

    作者:葛洪奎;左赤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口腔健康教育对老年牙周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延续性口腔健康教育对老年牙周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的牙周病患者50例,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诊间口腔卫生宣教,实验组实施家庭延续性口腔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初诊和治疗后1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之间没有差异(P>0.05),而经过3个月、6个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菌斑指数以及牙龈指数都明显的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牙周病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延续性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病治疗效果的长期维护具有促进作用,有效的减轻了牙龈的炎症,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牙周状况,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爱红;耿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讨论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福莫特罗配合综合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配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儿采用沙丁胺醇联合福莫特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可降低患者与家属的焦躁不安情绪,提高治愈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艺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患儿,共60例,现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小儿消化不良性急性腹泻的过程中,进行全程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肖建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急诊与延期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究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急诊手术与延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00例肱骨踝上骨折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延期手术治疗方法.将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急诊治疗与延期手术治疗方法在对于闭合复位转化为开放手术方面不存在显著地差异,并且并发症情况也不存在显著地差异,不满足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手术与延期手术治疗差异不明显,因此在术前准备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应尽早对患儿进行治疗.

    作者:马建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12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工作,每组60例.结果:观察组为95.3%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5.0%的总有效率,两组具备显著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征、病情恢复与精神状况上观察组都比对照组好,存在统计学意义护

    作者:徐华;孙晓杰;于文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的护理

    目的:探讨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青少年圆锥角膜的护理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于我科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圆锥角膜患者12例(12眼),年龄16~24岁,平均(19±1)岁,总结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中注重配合技巧,术后加强角膜上皮缺失的护理,疼痛的护理,配戴角膜绷带镜的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12例(12眼)患者术后效果满意,术后一周视力与术前相比,视力提高一行以上的有5例(占41%),视力不变的有7例(占58%).结论:通过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术前准备,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角膜上皮缺失的护理,角膜水肿的护理,疼痛的护理,配戴角膜绷带镜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的护理,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良好的血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并不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随透析周期容量的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因此很难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进行评估.因此应重视不同时间点血压测量在血液透析患者血压评估中的重要性,做好血压监测工作,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治疗,当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护理方法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认识,在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者:蓝永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做临床观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单位2015年12月到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64例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为选择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放化疗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为选择外科手术进行乳腺增生伴癌变治疗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患者的的治疗效果做出比较,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的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的为11例,占总数的34.38%,效果显著的为16例,占总数的50.00%,效果一般的为5例,占总数的15.6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8%,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1.99±4.67)分;对照组组患者基本痊愈的为6例,占总数的18.75%,效果显著的为15例,占总数的46.88%,效果一般的为11例,占总数的34.38%,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63%,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6.15±8.46)分.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继续观察和研究,保持治疗方法应用.

    作者:任亚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