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探讨

杨建宝

关键词:多普勒, 彩色超声波, 布加综合征, 诊断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意义,为其他研究和临床治疗做出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3例布加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进行超声检查和传统检查,对其病例、多普勒图像和医生分析等进行统计观察,完成探讨.结果:在对上述患者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诊断结果为肝静脉阻塞患者11例,占总数的25.58%,下腔静脉病变患者为29例,占总数的67.44%,同时出现肝静脉阻塞和下腔静脉阻塞的患者为2例,占总数的4.65%,误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为1例,占总数的2.33%.在比较后,其数据显著优于传统检查方法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意义,成像能够清晰显示病变阻塞部位的情况,值得推广应用和保持继续研究.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采取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和其它研究做出参考.方法:选取我单位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匹多莫德治疗疾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患者亲属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患者为4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患者亲属满意例数为47例,满意度为77.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患者为5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患者亲属满意例数为57例,满意度为93.44%.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满意程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具有较好的价值,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冯小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7例(50只患病眼睛),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包括25只患病眼睛,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小梁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前房深度及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前房深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天时实验组患者的眼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GnRH-a联合IVF-ET治疗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接受GnRH-a联合IVF-E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不孕患者,分为A、B两组,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55例作为A组,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55例作为B组,两组均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比较其妊娠结局.结果:A组Gn使用量、获卵数、受精数与B组均有差异,A组妊娠率为63.64%,B组妊娠率83.64%;A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为34.29%,B组11.11%.结论:GnRH-a联合IVF-ET治疗子宫腺肌病不孕患者有一定效果,但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乔娟;牛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埋伏多生牙拔除护理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埋伏多生牙拔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埋伏多生牙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常规护理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拔除后伤口恢复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经过优质护理患儿的伤口恢复快,明显缩短的住院时间.结论:在小儿埋伏多生牙拔除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自梅;朱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EB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

    EB病毒是一种感染广泛的人类γ疱疹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嗜血细胞综合症、鼻咽癌、淋巴瘤等发生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EB病毒感染机体后少有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果合并免疫功能异常者则预后不佳.本文就EB病毒流行病学,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临床表现,疾病转归及目前针对感染后的相关治疗进行阐述.

    作者:刘婧;周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产妇100名,按初产妇来到医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初产妇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初产妇,护理人员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的初产妇,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产前及产后护理,分别观察两组初产妇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96%)、护理满意度评分(96.92±2.5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64%)、护理满意度评分(82.42±2.53),(P<0.05)本次实验研究中的护理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初产妇,能有效的提升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提升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膜剥脱术对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膜肥厚患者疾病转归的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膜肥厚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性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脓胸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胸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膜剥脱术,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手术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膜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手术时间短,术后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对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伟;狄文荣;樊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larus可视喉镜硬镜与普通直接喉镜在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研究

    目的:探讨Clarus可视喉镜硬镜与普通直接喉镜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非颌面头颈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老年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采用Clarus可视喉镜硬镜插管;对照组120例,采用普通直接喉镜插管.比较两组口唇、牙齿以及咽喉部组织损伤程度、插管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声门暴露Ⅰ级86例、Ⅱ级33例,良好率为9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例、33例及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8.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为(31.54±19.25)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17±25.3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观察组在进行插管时机术后共出现9例组织损伤,发生率为7.5%,对照组出现27例,发生率为22.5%,组别比较,X2=10.588,P=0.001.结论:与普通直接喉镜相比较,Clarus可视喉镜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的缩短气管插管操作时间、提升插管成功率、减少组织损伤,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丽;郭安梅;吴秀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CT影像观察

    目的:探讨CT影像在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与2014/1-2017/6收治的5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A组)和50例胰腺癌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均行CT影像学检查,总结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统计疾病的确诊率;结合CT影像学检查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并于1年后进行回访调查,对两组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A组疾病确诊率为96.0%(48/50),B组疾病确诊率为90.0%(45/50);在CT影像下,A组患者特征:①直接征象,病变区有明显边缘,胰管存在假性囊肿、不规则扩张、钙化情况;②间接征象,腹腔内粘连;肾前筋膜增厚、胆总管扩张终端.B组患者特征:①直接征象,病变区域存在显著扩大、胰管远端处于均匀扩张、密度分布不均衡;②间接征象,受累、胰周血管脂肪存在显著转移、胆总管扩张终端等.结论:在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临床诊察中,CT影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结合患者具体的CT影像征象特征来提高疾病确诊概率,同时也可以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东生;李俊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兰索拉唑和抗生素结合用于酒精型消化溃疡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酒精性消化溃疡治疗中应用兰索拉唑和抗生素结合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和抗生素结合用于酒精性消化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能够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鲁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放疗同步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相关预后因素,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18例确诊的宫颈鳞癌局部晚期患者(Ⅱb-Ⅲb期)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分为三组,35例采用三维调强放疗+腔内三维插值放疗+顺铂每周方案,为顺铂周疗组;55例采用三维调强放疗+腔内三维插值放疗+TP每三周方案,为TP组;28例采用三维调强放疗+腔内三维插值放疗+FP每三周方案,为FP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根治性放疗结束1月后3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0%,81.82%,78.58%,部分缓解率(PR)分别20%,16.36%,21.42%,3月后3组患者CR率为:94.28%,98.18%,96.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月后PD率为2.86%,0%,3.57%,FP组较高,t<0.05.主要近期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低、粒细胞减低、低钾血症及呕吐,其中TP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反应(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7.27%、81.81%,t<0.05;低钾血症TP组发生率58.18%,<0.05;呕吐反应DDP组、TP组为40%、45.45%,<0.05.其余不良反应如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肾功损伤、腹泻、肠梗阻、皮肤反应、膀胱反应等近期反应及远期放疗反应,三组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3种同步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相似,FP组3月PD率稍高于其他两组,TP组骨髓抑制较其他两组高,FP组在低钾血症及呕吐反应方面优于其他两组.

    作者:霍雯;孙立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背痈伴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护理

    痈是一种较难治愈的暴发性重症感染,为了对背痈伴糖尿病病例进行伤口护理,通过动态评估伤口及影响因素,采取创面局部换药和全身综合处理,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使用新型敷料等手段.临床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疗效,对相关病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童天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做临床观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单位2015年12月到2017年7月住院治疗的64例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为选择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放化疗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为选择外科手术进行乳腺增生伴癌变治疗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患者的的治疗效果做出比较,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的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的为11例,占总数的34.38%,效果显著的为16例,占总数的50.00%,效果一般的为5例,占总数的15.6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8%,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1.99±4.67)分;对照组组患者基本痊愈的为6例,占总数的18.75%,效果显著的为15例,占总数的46.88%,效果一般的为11例,占总数的34.38%,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63%,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6.15±8.46)分.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继续观察和研究,保持治疗方法应用.

    作者:任亚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究双氯芬酸钠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双氯芬酸钠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患者152例进行分组,即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8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双氯芬酸钠栓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9%),P<0.05.结论:使用双氯芬酸钠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纳涛;邓刚;孙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运用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兰索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用兰索拉唑结合凝血酶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高分辨MRI研究音乐电针对TIA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分析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高分辨率 MRI与传统 MRA相比较,具有更高的精确性;与DSA比较,又具有无创伤的特点,不用注射造影剂.是适合进行颅内动脉管壁成像的影像学检测方法[1].为此,笔者应用HRMRI技术,对音乐电针治疗前后TIA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国相;章一鸣;于建军;梅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折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中医骨折三期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血肿4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伤口感染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血肿7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伤口感染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6.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实施中医骨折三期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有助于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泽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方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我们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记录,以方便后面的对比.结果:观察组通过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供血情况,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慧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南京市鼓楼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调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存满意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辖区内社区居民113人作为此次调查对象,调查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状况.结果:社区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为33.1%,基本满意度为20.6%,不满意度为46.3%,满意率为53.7%.结论:社区居民对鼓楼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且有效解决了一些公共卫生存在的问题.

    作者:陈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2月104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护理中增加沟通技巧的应用.比较两组小儿脑瘫康复效果;患儿治疗配合度、生理舒适度、生活能力水平;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小儿脑瘫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配合度、生理舒适度、生活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提高患儿生理舒适度和治疗配合度,改善其生活能力,减少护理纠纷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