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高志;黄献宏;林盛强
目的: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加减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子宫肌瘤),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5例,分别采用桂枝茯苓加减丸(对照组)以及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加减丸(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桂枝茯苓加减丸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通过探讨黄元御和傅青主两位医家对闭经的论述和证治方药,为临床治疗闭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高雄;侯俊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非生物型人工肝用于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在剑河县人民医院随机选取的急性肝衰竭患者22例进行人工肝治疗,此组为试验组,另选取20例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为对照组,对治疗前后的病人临床主要症状、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治愈有效率以及生存时间.结果:试验组经过治疗后其肝功能有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有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治愈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是61.90%,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延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非生物型人工肝的血浆置换治疗是经过将血液中有毒性的代谢物质清除,可缓解急性肝衰竭病患的临床症状和病情.与此同时为肝功能的恢复以及细胞的再生提供有利条件,使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
作者:黄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PPH结合悬吊术在环状混合痔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的所有环状混合痔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35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对这35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结合悬吊术进行治疗,分析和总结PPH结合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这3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100%,在术后1-3d内患者的肛门部坠胀感、便意感消失,患者的肛门疼痛显著减轻,在术后1-5d内疼痛消失,在术后2-3周后,患者的水肿消失、创面愈合.结论:采用PPH结合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疼痛消失、水肿消失和创面愈合的时间,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银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早期开展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64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入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同时开展早期康复干预.比较患者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ADL评分分别为(84.2±11.6)分、(65.7±13.9)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6% 、65.6%,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郝彦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用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择取我院妇产科前置胎盘行剖宫术术后出血患者共72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院,通过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行宫腔填纱法,研究组则行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用治疗法,对两组患者产后2h及24h出血量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研究组患者两个时间段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欣母沛与宫腔填纱联合应方案的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作者:何丽君;赵宇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科收住的发热患者病因构成,为发热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于本医疗组6年来收住的发热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电话随访患者等方法.结果:收住的发热病人病因,仍以感染性发热为主.结论:感染仍是发热的主要原因.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和风湿性疾病,发热首先考虑合并感染,尤其警惕结核感染.
作者:车燕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丹地化瘀汤应用与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丹地化瘀汤治疗.比较患者的疗效,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的治疗指标.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试验组更少,数据对比P<0.05.结论:丹地化瘀汤应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锡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止血方式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即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B-Lynch缝合+子宫下段纱布填塞,给予观察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子宫下段压迫缩窄缝合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剂量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给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子宫下段压迫缩窄缝合术,相比子宫下段纱布填塞,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与术后出血量,还能减少术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应用剂量,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罗付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行负压吸引流产,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临床治疗早期妊娠具有很好的疗效,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学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用复方黄芪粥对角叉莱胶诱导的小鼠急性血栓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复方黄芪粥滤液(6.4g/kg、12.8g/kg、25.6g/kg)连续给5组小鼠灌胃2周后,经腹腔注射角叉莱胶建立小鼠血栓模型,分别从小鼠止血(BT)、凝血时间(CT)和尾部成栓长度探讨复方黄芪粥的抗血栓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数据相比,复方黄芪粥高剂量组可延长凝血和出血时间(P<0.01),相较于正常对照组,高剂量组尾部血栓形成长度明显缩短(P<0.05).结论:复方黄芪粥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作者:王锐凡;张义龙;朱远洋;彭承鑫;郑新飞;吴曙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药物引起过敏症状导致老年人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方法:从我院2014-2016年中患者挑选100例,随机挑选老年患者由过敏反应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60例(实验组),参考组40例青年患者.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少尿性引起的过敏反应急性肾功能衰竭得例数、血液的透析例数、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例数、死亡离都高(在统计学上P<0.05).结论:在由于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中,老年患者居多,而且他们的恢复能力也相对差一些.
作者:邓慧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肠造口的总体相关并发症是21%-70%[1,2].许多病人感到造口解决了问题,而其他的人感觉是一种伤害.造口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不仅要求医师有高超的造口技术,造口后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也相当重要.
作者:杨文琴;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评估自由体位对提高自然分娩与降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69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产妇常规分娩方式、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差异、第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用于初产妇,可有效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临床价值加高.
作者:李开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以其出血少、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 ].俯卧位也已成为国内大多数医院行 MPCNL 术所选体位[3] ,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俯卧位存在病人舒适度低、极易造成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给麻醉监测管理及术中抢救带来困难等一些不利因素 ,尤其是老年病人[4].自2012 年11 月-2017 年4 月我院采用侧卧位B 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共106 例 ,术后效果良好 ,现将手术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徐肖肖;罗娜;陈丽娜;蒋聿瑛;汪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营养支持和护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患中的具体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4例,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增加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8.03±1.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4.34±1.61)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8%,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可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明显提升,有利于患者康复与良好护患关系的维护.
作者:蒋良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诊断的价值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2016收治的5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5人,一组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治疗方法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开腹肝切除的诊疗方法为对照组,经过治疗,比较两个治疗方法.结果:25例患者经腹腔镜下的治愈率为96.25%,高于开腹肝切除的8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相比于开腹肝切除治疗来说,治愈率较高,有利于在临床治疗中解决治愈率低的缺点,这对于普外肝胆科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毛兴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过敏性紫癜小儿患者采取丹参注射联合西咪替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过敏性紫癜小儿患者,病例资料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6例,丹参注射对照组,丹参注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实验组,观察小儿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情况以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22%,较对照组高;两组的相关数据比较有区别,P<0.05.结论:丹参注射联合西咪替丁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方案,可帮助小儿尽快康复,提高其免疫功能.
作者:包赛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出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本科室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后的42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从患者表现,家属告知和电话回访的方式整合患者的病情资料.结果:在选取的420例扁挑体切除术患者中,发生出血现象的有28例,出血率为3.76%.手术中采用局部麻醉剥离法的患者有22例,全麻剥离法有3例;原发性出血21例,继发性出血4例;少量出血17例,中量出血5例,大量出血2例.上述实验中出现出血现象的患者均及时止血,痊愈后出院.结论:良好的干预和防护措施可以及时有效的防止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现象的发生,术后出血问题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作者:刘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腹胀(3.18±1.06d)、腹痛消失时间(3.16±1.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经综合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总分与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范文禧 刊期: 2017年第12期